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低温对黑麦草和狗牙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5℃低温处理黑麦草和狗牙根,并以25℃为对照,比较低温胁迫下,黑麦草和狗牙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Pro)和电导率(BEL)的差异,结果表明,25qC时上述5个指标差别不大,5℃,处理20h时,黑麦草和狗牙根的SOD活性均达到峰值.分别为处理4h时的2.88倍和2.87倍,但24 h后狗牙根的SOD活性减少速率明显大于黑麦草.POD活性的变化规律与SOD活性相同,黑麦草和狗牙根的POD活性同样在5℃处理20 h时达到峰值,峰值后的POD活性减少率同样是狗牙根明显大于黑麦草.Pro含量:狗牙根的峰值比黑麦草出现早、量值低、下降速度快.REL:狗牙根各低温处理时间均高于黑麦草,且增长率也高于黑麦草.说明在低温胁迫下,狗牙根叶片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较严重.酶活性降低,抗性下降,这是狗牙根越冬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将广东万年青在25(对照)、30、35、40、45℃下分别处理8 d后,在常温(25℃)下恢复3 d,于2,4,6,8,11 d取样检测叶片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在低于35℃处理后的变化幅度不大,在40、45℃高温胁迫下随时间的延长增幅变大,最大增幅可达72.62%;丙二醛含量在高温胁迫初期明显上升,且随胁迫温度的升高增幅变大,常温恢复3 d后高于35℃胁迫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未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高于35℃胁迫处理下先升高,至胁迫第6天开始下降,且胁迫温度越高的处理的酶活性变化越大,常温恢复3 d后高于40℃胁迫处理的酶活性继续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高于35℃高温胁迫处理的初期迅速积累,在处理中期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常温恢复3 d后含量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3.
贺启刚  文果  胡良国  刘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23-13225,13282
[目的]为筛选抗寒优异材料、选育抗寒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外引进的狗牙根品种Tifway材料为对照,研究连续9 d的低温(5℃/-5℃,昼夜)胁迫下Sau02011、Sau9934、Sau9928和Sau9926四份野生狗牙根选系代谢、生化、理化等指标的响应。[结果]在低温胁迫下,野生狗牙根选系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而保护酶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狗牙根材料对低温胁迫表现出积极的响应,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狗牙根材料也受到一定的伤害。[结论]Sau02011和Sau9926在低温胁迫下叶绿素损伤较小,相对电导率与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小,而保护酶SOD活性较大。它们是极具抗寒潜力的优良狗牙根选系。  相似文献   

4.
高温胁迫对高羊茅草坪草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以两种耐热性不同的高羊茅(热耐受型美洲虎3号和热敏感型TF66)为材料,研究了高温逆境(35℃/30℃,昼/夜,20 d)对高羊茅叶片内总氮量、硝态氮含量和氨态氮含量以及参与氮同化和代谢过程的主要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1)两种高羊茅叶片总氮量和硝态氮含量降低,氨态氮含量升高;(2)两高羊茅叶片内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持续下降,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均先升后降;(3)高温胁迫20 d时美洲虎3号叶片内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较对照下降34.14%,而TF66叶片内GDH较对照上升了51.94%,表明TF66可能启动了通过谷氨酸脱氢酶同化铵的途径;(4)高温胁迫20 d时两高羊茅草种叶片内硝态氮含量、氨态氮含量、NR活性、GDH活性差异显著。综合结果可知,长时间的高温胁迫对两种高羊茅氮代谢的影响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造成两种高羊茅耐热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连续干旱胁迫下测定6份新疆狗牙根(新农1号狗牙根、新农2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2、C3以及C5)的土壤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度等抗旱指标,比较6份新疆狗牙根的抗旱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连续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新农1号狗牙根、新农2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2、C3、C5分别下降18.63%,19.1%,8.39%,17.91%,11.16%,5.58%;叶绿素含量在于早胁迫早期下降,胁迫3~30 d,新农1号狗牙根、新农2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2、C3、C5分别下降10.03,11.91,6.74,15.27,11.07,14.12 mg/g,干旱胁迫后期上升,胁迫30~60d,新农1号狗牙根、新农2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2、C3、C5分别上升11.98,18.48,4.68,16.27,10.16,1.62 mg/g;电导度上升,新农1号狗牙根、新农2号狗牙根、喀什狗牙根、C2、C3、C5分别上升32.69%,40.66%,29.67%,48.16%,32.36%,38.83%;复水后均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综合分析可知、6份新疆狗牙根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喀什狗牙根>C2>新农1号狗牙根>C5>新农2号狗牙根>C2.  相似文献   

6.
寒热胁迫下狗牙根品种在植被砼上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被砼生境下的6个狗牙根品种为试材,观测其发芽和生长情况,后对在植被砼生境下生长好的5个狗牙根品种分别进行5℃和40℃的低温和高温胁迫处理,测定叶片的电导率、游离Pro、POD活性和MDA含量4项植物逆境生理抗性指标。结果表明:普通脱壳狗牙根和佳宝是对植被砼生境适应性较好的狗牙根品种;植被砼配方一上各狗牙根品种发芽和生长情况均好于在植被砼配方二上,植被砼配方一更适合应用于生态护坡工程;各狗牙根品种抗性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抗寒性和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南京狗牙根和新农一号的抗寒性强,南京狗牙根和040459/680的抗旱性强,综合考虑形态指标、生长速度、成坪期和抗性指标,普通脱壳狗牙根和南京狗牙根表现较其他狗牙根品种好,适合应用于砼护坡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7.
高温胁迫对不同油茶品种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高温条件下油茶叶片细胞膜的稳定性及变化规律,以来自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种质资源圃中耐热性不同的(包括感热型、中间型和耐热型3类)25个优良油茶品种为材料,对成年大树的水培枝条进行8h常温(对照)、40℃、45℃3种温度处理,测定了其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与常温相比,40℃、45℃高温胁迫后,25个油茶品种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平均值分别增加53.68%、113.00%,MDA含量平均值分别增加81.76%、198.46%,SOD活性平均值分别增加88.33%、131.5%;油茶品种间上述各指标在同一胁迫温度下差异极显著,由此可见,高温胁迫使油茶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SOD活性均显著升高,且同一温度胁迫下感热型品种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耐热性品种。综合分析表明,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SOD活性可以作为评价油茶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 Costa)在吐鲁番高温的适应性机制,分析枣实蝇蛹逆境适应性,从生理生化角度解释枣实蝇蛹耐热性。【方法】 通过温度胁迫处理枣实蝇的蛹,分别测定其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等在45、43、41、37、33、28(CK)、4、0℃处理3、6和9 h下的活性,分析枣实蝇体内抗氧化物酶系统变化。【结果】 高温和低温胁迫下枣实蝇蛹体内的MDA含量都较CK(28℃)显著升高,33℃/6 h时MDA含量最高,0℃/9 h时MDA含量最低(0.039±0.012) nmol/(mg protein);枣实蝇蛹遭受热胁迫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0℃/9 h下最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4℃/9 h下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41℃/9 h下最高,在低温0、4℃和高温41℃下出现三个峰值;故抗氧化物酶活性在低温区0~4℃和高温区41~45℃的峰值后显著降低,此降低趋势在处理温度33~37℃下不显著;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在41℃/6 h下最高,且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均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值,稳定地发挥着抗氧化胁迫的作用。【结论】 在极端温度下,热胁迫对枣实蝇的蛹产生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温胁迫对25个油茶品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探索高温条件下油茶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种质资源圃中25个油茶优良品种为材料,对成年大树的水培枝条进行常温对照、40℃和45℃等3种温度处理,处理时间8h,并测定了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常温对照相比,40℃、45℃高温胁迫后,25个油茶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增加63.29%、77.88%,游离脯氨酸平均含量分别增加40.82%、83.97%,可溶性糖平均含量分别增加56.57%、147.26%;油茶品种间上述各指标在同一温度胁迫下差异极显著。由此可见,高温胁迫使油茶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且不同油茶品种间存在显著的耐热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高羊茅、高羊茅+黑麦草(混合草)、狗牙根为背景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对其形态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草坪草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均能正常生长,但盐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它们的分蘖数减少;(2)盐胁迫对3种草坪草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大于地下部分;(3)3种草坪草相对含水量均总体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溶性糖含量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150 mmol/L NaCl处理下3种草坪草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达到最高。研究表明,3种草坪草均对150 mmol/L NaCl胁迫处理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可以用于中度盐胁迫土壤的生物修复。3种草坪草综合耐盐能力依次为混合草高羊茅狗牙根。  相似文献   

11.
叶面喷施水杨酸对红掌植株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红掌植株经0,100,200,300,400和500 mg·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常温25℃ 预处理1 d后再经6 ℃低温胁迫2 d后测定其相对电导率, 结果表明,当SA浓度为300 mg·L-1时 ,相对电导率比对照下降了20.38% , 抗寒效果显著。 测定此浓度下SA对红掌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处理可降低红掌叶片在低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强Pro的累积量,提高SOD和CAT的活性,增加POD活性的稳定性,表明SA处理可以提高红掌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反应,减少细胞膜的伤害程度,从而提高红掌植株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2.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剑叶抗氧化酶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中筋小麦扬麦12在灌浆最快时期(花后19~21 d)、温度(25℃、30℃、35℃、40℃)、大气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对剑叶抗氧化酶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上升趋势。高温胁迫对中筋小麦扬麦12 SOD、CAT活性的伤害大于弱筋小麦扬麦9号,对扬麦9号POD活性的伤害大于扬麦12,扬麦12 MDA积累速率大于扬麦9号。高温胁迫导致千粒重下降。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下樱桃属4个品种抗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4个樱桃主栽品种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抗寒特性。[方法]以早大果、红灯、拉宾斯、喀什壶汗4个樱桃主栽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其休眠枝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①4个樱桃品种相对电导率大小顺序为喀什壶汗〉红灯〉早大果〉拉宾斯,丙二醛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喀什壶汗〉早大果〉红灯〉拉宾斯,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②4个樱桃品种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与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相反,大小顺序均为拉宾斯〉红灯〉早大果〉喀什壶汗,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4个樱桃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拉宾斯〉红灯〉早大果〉喀什壶汗。  相似文献   

14.
孙莉  刘国道 《热带农业科学》2011,31(5):61-64,83
为选育抗旱性强的狗牙根优质品种,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10份狗牙根种质的植株生长高度、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酶活性、SOD酶活性、脯氨酸和丙二醛等9项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份种质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福建A478〉海南A373〉海南A185〉海南A476〉福建A492〉江苏A72〉江苏A25〉上海A330〉河南A237〉云南A301。  相似文献   

15.
以5年生牡丹品种‘乌龙捧盛’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对不同温度处理牡丹花瓣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经5、25℃处理的牡丹花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15℃处理的,而经35℃处理的降低了SOD和CAT的活性,提高了POD的活性;分别经5、25、35℃处理的脯氨酸质量分数、丙二醛( MDA)质量摩尔浓度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高于15℃处理的,以经35℃处理的最高;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总酚和类黄酮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经0.2 mg· L-1硝普钠处理后,不同处理组牡丹花瓣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各温度处理下MDA质量摩尔浓度均有所降低,总酚和类黄酮的质量分数增加,这有利于缓解不适温度对牡丹花瓣造成的损伤,维持其正常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16.
沈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83-11286
[目的]探讨模拟酸雨和Pb复合胁迫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pH分别为3.5、4.5、5.6)和Pb(0、500、1 000、1 500 mg/kg)复合胁迫对高羊茅和黑麦草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高羊茅和黑麦草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随酸雨强度和Pb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在pH为3.5、Pb浓度为1 500 mg/kg时出现最低值;叶中SOD和POD活性均随Pb浓度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电导率均随Pb浓度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在pH为3.5、Pb浓度为1 500 mg/kg时出现最大值。[结论]高羊茅和黑麦草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应对酸雨和Pb胁迫,但在高酸度酸雨和高浓度Pb复合胁迫下2种草坪草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在低酸度酸雨和低浓度Pb复合胁迫下高羊茅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高温胁迫对苹果果皮组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探讨了高温胁迫对苹果果皮组织中O2-·和MDA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25℃)相比,45℃高温处理增加了果皮组织中O2-·和MDA含量及SOD和POD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在高温胁迫下,O2-·能迅速产生,其含量在胁迫1 h内达到最大值,从而刺激诱导了细胞内过氧化保护系统功能的增强,致使SOD和POD活性明显增加,其活性在胁迫3 h左右达到高峰,而后迅速下降;而MDA含量在胁迫3 h最低,随后迅速上升,在胁迫5 h时其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以切花寒菊‘雪白’和‘雪中花’为材料,研究了低温下2个寒菊品种舌状花在不同开放期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升-降-升过程中,两品种相对电导率、MDA含量的变化与温度变化趋势相反,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自然低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持续积累。随温度变化,‘雪中花’和初花期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变化分别较‘雪白’和盛花期平稳,调节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的能力也分别强于‘雪白’和盛花期,表明‘雪中花’抗低温能力强于‘雪白’,而初花期强于盛花期。  相似文献   

19.
李璟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93-4395
[目的]探讨寡糖素提高作物抗逆性的机理。[方法]以黄瓜幼苗为材料,在低温胁迫下,通过测定喷施不同浓度(13、17、20、25和40μg/ml)寡糖素后叶片SOD和POD活性、MDA含量及电导率变化,研究了寡糖素对黄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浓度寡糖素的黄瓜叶片细胞SOD和POD酶活性均高于对照,MDA含量和电导率均低于对照,其中喷施20μg/ml寡糖素的效果最佳,2种酶活性分别高于对照44.7%和92.5%,MDA含量和电导率分别低于对照45.4%和26.3%。寡糖素是通过提高叶片内SOD和POD保护性酶的活性,使植物细胞内自由基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减少电解质外渗和对细胞膜的伤害,提高了细胞的自我恢复和调节能力。[结论]寡糖素提高了黄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能力,以喷施浓度为20μg/m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高温老化处理对棉花种子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99B、晋棉32号、中棉41号3个棉花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高温老化处理,研究了棉花种子在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45±1)℃)、高湿(相对湿度100%)密闭环境条件下,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3个棉花品种的种子活力均表现出先升高而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电导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种子在高温处理过程中,POD,SOD,MDA活性均呈双峰曲线,MDA含量变化与POD,S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