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政策的引导,种粮收益明显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去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了67万公顷,今春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呈现增加趋势.去年晚秋黄淮棉区大范围、高强度、连续降雨,导致棉花普遍减产减收,植棉效益大幅下滑,致使农民植棉的积极性严重受挫,预计今年棉花面积将大幅减少.据年初全国11个农业大省的农民种植意向调查:河北省棉花面积将比去年减少12.67万公顷,至今年1月底全省棉种销售量仅为需求量的1.5%,比去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在去年下降11%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豫、皖、鄂等省反映,今年棉花种植面积也都减少.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棉花监测系统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2010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为531.56万公顷,较2009年增加13.63万公顷,增幅仅2.63%。从各省市的实际情况来看,2010年棉花的种植面积增长不会太大。专家预计,受此影响,2010年国内棉价整体仍将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山东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人员对全省8个主产棉市开展了2004年棉花种植情况及今年的植棉意向调查,共调查了21个县市的66个乡镇、涵盖了205个行政村的1450户棉农。结果显示,2004年1450户棉农共植棉521公顷,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皮棉69.94千克,比上年增加0.84千克,今年计划植棉416公顷,比上年减少了20.2%,植棉面积将呈较大幅度下降趋势。据此推算,预计2005年山东省植棉面积为84.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1.4万公顷。  相似文献   

4.
<正> 对河北省内40多个县、180个村棉花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河北省实际播种面积为41.8万公顷,比上年的30.7万公顷增加了11.1万公顷,增长36.2%,这是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在1999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之后,连续第二年呈现快速恢复性增长的年份。2001年棉花种植的特点是: 1 植棉积极性高涨,扩种范围大。由于近几年植棉效益较高,部分农民在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中,减少粮田面积,增加效益较好的棉花面积。据调查,全省9个植棉市与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作为主产区的黑龙港流域的4个植棉大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形势看,2011年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创纪录达到2677万吨,同比增长7%。全球的需求量大约2500万吨。中国今年植棉面积也增加,约540万公顷,比2010年增长5.2%。总产量740万吨,全国需求量约1000万吨,缺口依靠进口弥补。  相似文献   

6.
2014年全国棉花生产形势分析及201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芳 《农业展望》2015,(3):45-48,65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2014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棉花总产量下降,自然灾害旱涝并发,部分产区病虫害发生较重;农资价格低于上年同期,棉花价格继续走低。展望未来,2015年受棉花政策改革影响,棉农植棉意向降低,植棉意向面积同比下降。  相似文献   

7.
一、2005年国内棉花总体生产情况2005年我国的棉花市场总体态势呈现为产量下降、价格上扬、棉农“惜售”、企业“慎购”等特点。2005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502万公顷,比2004年减少67万公顷,降幅为11.7%。2005年棉花产量预计为520万吨~530万吨,较2004年减产180万吨。受此影响,籽棉  相似文献   

8.
<正>预计2013年我国耕地种植结构将有小幅变化。截至目前,全国稻谷类作物播种面积增加38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减少5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增加224万公顷、豆类种植面积减少12万公顷、薯类面积增加21万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减少13万公顷、棉花面积减少70万公顷、蔬菜种  相似文献   

9.
<正>新棉播种逐渐展开,植棉面积下滑几成定局,中国棉花协会3月上旬对棉农进行第三次2014年植棉意向调查显示,由于内地棉农担心没有补贴,新疆棉农担心补贴力度不大,植棉意向降幅较前期有所加大。预计全国棉农平均种植意向减少10.5%,减幅较上次增加1.6个百分点。新年度新疆地区将试行直补,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直补目标价格为19800元/吨,有望刺激新疆地区植棉热情,根据调研情况,受种植习惯等影响,预计新疆植棉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或出现增长。而内地棉花无收储、无直补,棉农种植意愿较低,植棉面积将出现明显回落,部分  相似文献   

10.
故城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是棉花生产大县,常年植棉面积2—2.5万公顷,为充分利用棉田闲置期发展冬季农业,提高土地效益,故城县农业局通过两年大田试验示范。冬闲季节在棉田种植越冬甘兰,第二年棉花播种前收获上市,亩增效益千元以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南阳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棉区种植抗虫棉面积已占植棉面积的90%以上。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棉田的原有生态,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2003~2004年南阳棉花黄(红)叶枯病发生严重,已成为植棉生产中的障碍因素,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棉花是河南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80万公顷左右。同时,棉花也是河南省部分地区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夺取棉花高产关系着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长期以来,棉花生产管理繁琐、投入大、劳动用工多,植棉效益低,已严重制约着棉花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马堤村有308户,1423人,耕地200公顷,2005年该村在县蔬菜局的帮助下种植棉花西瓜间作100公顷,与净面西瓜相比,每667米2增收1 000多元,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多个村庄棉花西瓜间作的发展,全镇棉花西瓜间作面积达到1 000多公顷,共计增收1 5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1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湟中县把蔬菜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来抓,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主要种植品种有胡萝卜、蒜苗、大白菜、西红柿、黄瓜、西芹、莴笋及食用菌品种金针菇、双孢菇、香菇等。2005年蔬菜种植面积达3033公顷,比上年增加160公顷;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湖南省棉花播种面积24万公顷,较2010年增加8%,棉花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2010年棉花收购价格高,农民收益好,植棉积极性高涨;二是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不断调整,苎麻、甘蔗因比较效益低,改种棉花的面积连年扩大。由于主产棉区的常德、益阳、岳阳三市棉花在育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省是棉花生产大省,全省植棉面积常年在5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10%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9%左右。但是近年来,由于植棉劳动力成本上升、综合效益下降,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也呈现下降趋势,许多棉农改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也有的改种其他经济作物。通过调研新疆棉区机械化发展现状,提出河北省  相似文献   

17.
新疆杂交棉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新疆杂交棉生产发展现状及特点 2002年新疆审定了第一个自育的杂交棉品种新陆早14号,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重点利用F2代.在新疆、甘肃早熟棉区迅速推广种植,至2005年累积推广种植面积达1.2万hm2,增产幅度在8%~15%.2003年新疆兵团引进内地杂交棉品种标杂Al,2003~2005年推广种植2000 hm2,皮棉产量较当地推广品种新陆早13号增产30%以上.2006年播种面积在6000 hm2以上.随着杂交棉在新疆的推广应用,使新疆的棉花单产大幅提高,棉农植棉效益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8.
<正>一、困境1.棉农收入和植棉面积逐年减少近3年来全国植棉面积由530多万公顷减少到2013年的不到400万公顷,预计2014年还将减少到350万公顷。籽棉单产连年徘徊在每667平方米225~250公斤。同时,农业投入品和用工价格却逐年上涨,更使得棉农种植收益大幅下降。2.棉种行业亏损,棉种市场混乱一方面棉花品种繁多,市场混乱,企业没有且难以形成自己的主打品种和品牌,不能形成一地一品的主推高产优质品种。加上棉种市场价格居高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农业部发出了《关于切实抓好2005年棉花生产的通知》,提出2005年的棉花生产目标,即种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产量达到600万吨。就我国目前棉花供求状况分析,《通知》所提出的棉花生产目标无意是非常重要的。就农户的种植选择分析,稳定棉花生产重在稳定棉花价格,重在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种植棉农户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黄淮棉区曾是我国植棉面积最大的棉区,为我国棉花生产安全提供有效保障。但近些年由于受多重因素影响,这一棉区植棉面积锐减,棉花生产受到严重挑战。我们通过调查总结,提出从加快发展棉花机械化种植、简化管理措施、保障植棉收益三方面来稳定这一棉区植棉面积。从而为中国棉花生产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