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对辽河干流物理生境目前自然状况进行研究,为日后保护、修复与管理工作提供相关信息依据。选取相关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到辽河干流物理生境完整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辽河河流地貌特征为生物提供了较好的生存环境;水利工程有效地改善并恢复辽河的自然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干扰度较小;辽河的水文特征表现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总体来说,辽河干流物理生境完整性处于"一般"状态。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为概念框架模型,对其中部分指标及权重进行了改进,构建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采用相关数据对该流域1976~2005年近3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QI)进行了相关评价。结果表明,1976~2005年该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34.44提高到了48.26,流域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有所下降,水网密度指数、环境质量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则有所上升,流域生态环境好转和恶化并存,总体上,生态环境由较差状态转化为一般状态,生态环境质量在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改进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QI)计算方法是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热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清  方佳 《热带农业科学》2013,33(1):73-76,81
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投入水平、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等为主体指标,构建海南省热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1~2010年海南省的相关统计数据,采取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对其热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海南省热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攀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学客观地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可以为各级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依据基于综合指数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原理,进行了系统设计并以Visual Basic6.0为开发工具,建立了基于综合指数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系统.该系统体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实现了评价过程的自动化.本文结合贵州省遵义县的实例,说明了其应用情况.同传统的手工评价方法相比,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减少了误差.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省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利用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及标准和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对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149个县区的资料,将河北省分为3个级别:不敏感、弱敏感、敏感。评价结果为生态敏感区、生态弱敏感区、生态不敏感区分别占河北省总面积的34%、64%和2%。对各区域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为河北省将来的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盛周君  孙世群  倪小东  褚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91-9992,10000
以安徽省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模型对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开展生态省建设以来,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2015年8月对广西金秀进行实地考察和相关参数监测,构建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EI)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金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EI=76.19,等级为良,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适宜发展生态旅游、养生旅游;25个评价指标中影响程度在0.04以上的有13个,说明广西金秀地区环境状况处于较好水平地区,生态要素构成合理,绿化率较高;得分较低的是水土流失率(56.00)和荒漠化面积比重(40.00),介于达标值边缘的有城镇污水处理率(62.66)、生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1.33)、风寒指数年平均值(62.46),说明城市应加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力度,增强城市污水和生态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行小站稻免淘米质量缺乏总体评价标准的情况,提出了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小站稻免淘米质量标准体系层次内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然后将各个指标的得分值综合为一个质量指数,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细化的总体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绿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的方法提取环境因子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和计算,得出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QI),并以此为依据对研究区进行评价。研究得出,石河子垦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全垦区以143团生态环境质量最好,属于良好;垦区北部靠近沙漠的团场,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较差。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灰色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琦  任志远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86-88,101
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科学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灰色综合评估方法对全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关中地区的宝鸡、咸阳以及陕南地区的安康、汉中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关中地区的西安和渭南生态环境质量中等,而关中地区的铜川以及陕北地区的延安、榆林生态环境质量较差,陕西省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总的趋势为中南部优于北部,并据此提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究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梳理土壤质量评价中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为我国土壤质量评估研究及方法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 和CNKI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检索方法,收集有关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筛选、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文献415篇、最小数据集155个。基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选取频率、评价方法和最小数据集等信息,分析近30年来全球土壤质量评价的发展态势、前沿领域以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涉及25个物理指标、36个化学指标、35个生物指标和19个环境指标。土壤有机质作为土壤质量的核心指标,其选取频率最高,为96.6%;其次是土壤酸碱度、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容重,选取频率均在50%以上;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等生物指标选取频率较低,均小于25%,但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最小数据集构建方法中,主成分分析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指标冗余,体现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应用最为广泛。被筛选进入最小数据集的指标中,有机质、速效磷、容重和土壤酸碱度在表征土壤质量时应用广泛,频率分别为67.7%、43.2%、34.8%和34.2%。目前土壤质量评价研究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土壤质量指标,运用土壤质量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能较准确地评估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适用于土壤可持续管理。【结论】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酸碱度、容重和含水量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构建能够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土壤质量变化的指标体系及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未来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的重点,应用指标体系在大空间尺度评估土壤质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涝渍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探讨了模糊数学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以湖北省三湖农场为例,应用GIS对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数字化,将数字化后的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以获得的最小图斑为评价单元。根据S型或抛物线型作物效应曲线建立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计算出隶属度,并按评价指标的公因子方差确定其权重系数,从而求得每个评价单元的综合指标值。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土壤质量评价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东省主要果产区成龄小国光苹果园的抽样调查,应用系统工程、多元统计分析及试验设计等方法,寻求苹果园高产优质的树体结构、农技措施、土壤营养及其优化组合方案;借鉴苹果树稳产高产的其它研究,对果园管理水平各因素进行科学的等级,应用专业知识建立各因素的隶属函数,通过二元对比排序研究权重向是值,实现对苹果园的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根据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鱼露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两两比较法得到鱼露质量评价中感官评价、氨基氮、总氮、比重、T-VBN、食盐、红色指数、总酸度等指标重要性的评判矩阵,再利用加权几何平均综合排序向量法,由评判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到各指标在鱼露总体评价中的权重W分别为0.356,0.189,0.107,0.054,0.097,0.063,0.061,0.073.定义上述各指标的单因素隶属函数之后,利用这些函数将样本个体的各项指标模糊化后得到模糊矩阵R.由B=W@R得到各鱼露的累加加权隶属度B即综合评价结果.并利用此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一组鱼露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鱼露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鱼露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两两比较法得到鱼露质量评价中感官评价、氨基氮、总氮、比重、T-VBN、食盐、红色指数、总酸度等指标重要性的评判矩阵,再利用加权几何平均综合排序向量法,由评判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到各指标在鱼露总体评价中的权重W分别为0.356,0.189,0.107,0.054,0.097,0.063,0.061,0.073.定义上述各指标的单因素隶属函数之后,利用这些函数将样本个体的各项指标模糊化后得到模糊矩阵R.由B=W@R得到各鱼露的累加加权隶属度B即综合评价结果.并利用此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一组鱼露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构建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建立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标准,对我国20家打叶复烤企业片烟样品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片烟质量代表性指标,分析了各评价方法并选择了适宜评价对象及标准的方法。构建了片烟质量均匀性变异系数法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法适宜作为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标准并可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评价具体实施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影响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未确定集合理论及AHP理论构建各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和各指标的相对权重,从而,对某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数据质量是数据应用的前提,也是大数据研究的核心内容。笔者对数据质量内涵、数据质量影响因素、数据质量评价、数据质量优化策略等相关主题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与述评,并采用比较分析法,将数据质量与信息质量、传统数据质量与大数据质量研究分别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厘清数据质量领域关键问题研究进展,明晰数据质量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了解安吉县赋石水库流域内河流水质状况。[方法]2010年7月对该流域河流中15个点进行监测取样,采用室内测试分析和模糊数学综合分析法,分析了各测点DO、CODMn、NH4+-N、TN和TP 5项指标。[结果]构建了评价因素和评价等级的论域,计算了各监测点评价因子的关系矩阵,确定了监测因子的权重,并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各监测点的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河流水质为V类水,主要污染物为CODMn和TN。[结论]2010年7月以后该流域水质出现恶化,主要污染因子为CODMn和TN,需要加强对面源污染的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