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雏鸭是指0~5周龄的小鸭,此时的小鸭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不能独立生活,只有人为地提供适宜的环境,雏鸭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因此只有在育雏时做好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它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雏鸭是指0~5周龄的小鸭,此时的小鸭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不能独立生活,只有人为地提供适宜的环境,雏鸭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因此只有在育雏时做好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它的成活率。1开水刚孵出的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一般在出壳后24h进行为宜。当气温超过15℃时,可直接在冷水中开水,开水时将小鸭圈赶至水刚没过雏鸭脚趾的浅水中,让雏鸭在水中站立活动5~10m in。这时雏鸭受水刺激,十分活跃,一边饮水,一边嬉戏,使生理上处于兴奋状态,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胎粪排出。2开食常在开水后15m in左右进行,一般都将鸭雏放在塑料布上,将干粉料加水拌湿(…  相似文献   

3.
做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鸭的关键,对提高鸭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雏鸭是指0~5周龄的小鸭,此时的雏鸭刚孵化出来,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因此要根据雏鸭生长发育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雷 《水禽世界》2010,(3):21-22
雏鸭指0~28日龄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常需要人工保温;雏鸭的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料要求易消化;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世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饲料。雏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育雏时要特别重视防疫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5.
雏鸭一般指0~4周龄的小鸭,由于这个时期雏鸭体温调节能力差,常需人工保温;消化能力差,需提供易消化和营养全面丰富的饲料;娇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又是肉鸭饲养管理的基础,所以,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应根据雏鸭生长发育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雏鸭主要指0~4周龄以内的小鸭,其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消化机能尚不健全,易感染疾病。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为雏鸭的存活率提供保障。1雏鸭饲养准备工作1.1雏鸭的选择雏鸭的质量是雏鸭存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保证养鸭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在雏鸭选择过程中,可以挑选一些绒毛整洁、毛色正常、行动活泼、体态丰满的雏鸭。  相似文献   

7.
雏鸭常发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鸭的健康状况和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养鸭业的发展及经济效益。雏鸭,抵抗力较弱,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常患有感冒、小鸭病毒性肝炎、球虫病、等疾病,严重影响雏鸭的成活率,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地养鸭生产发展较快,雏鸭病毒性肝炎也随雏鸭的引进而传入。本文对该病的临床变化,试验室诊断动物感染作了试验,初步确定为小鸭病毒性肝炎,并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予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现在农村养鸭,一般是从种鸭场买小鸭回来饲养,这些小鸭基本上是当天刚孵出的一日龄小鸭。娇嫩的小鸭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必须精心照顾,千万不可粗心大意。要提高育雏成活率,和保证雏鸭健康成长,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小鸭的传染病,多发生于2~7周龄的雏鸭,常引起小鸭的大批发病和死亡,在病变上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  相似文献   

11.
雏鸭的健康状况和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养鸭业的发展及经济效益。雏鸭,抵抗力较弱,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常患有感冒、小鸭病毒性肝炎、球虫病、等疾病,严重影响雏鸭的成活率,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雏鸭的常发疾病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雏鸭是指0~28日龄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常需要人工保温;雏鸭的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养雏鸭时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是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饲料。雏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因此,育雏时要特别重视防疫卫生工作。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检修好育雏舍,准备好加温、采食、饮水等育雏的工具,并连同育雏舍一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其次,准备足够的饲料、药  相似文献   

13.
雏鸭是指4周龄内的小鸭。雏鸭的生长速度快,但消化机能、体温调节能力差和抗病能力差,需要细致的饲养管理,以提高雏鸭的成活率。1育雏季节1.1春鸭春鸭是指3月下旬至5月末饲养的雏鸭。春鸭的生长速度快、开产早、产蛋高峰出现快,但春鸭的御  相似文献   

14.
正雏鸭一般指0~4周龄的小鸭,生长发育快,四周龄时比出生时体重增加24倍,七周龄时增加60倍;调节体温机能弱,难适应外界,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绒毛稀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弱;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但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因此,育雏时尤其要特别加强饲养管理。1温度怎样给雏鸭保温?温度是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当,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  相似文献   

15.
鸭育夏雏好     
《山东饲料》2007,(6):27-27
鸭子的孵化与鸡有些区别,鸡(蛋鸡、肉鸡)一年四季都可孵化和育雏;而鸭子带有较强的季节性,其孵化和育雏一般从4月开始至10月结束。4至5月份出壳的小鸭称春鸭;6至8月份出壳的小鸭称夏鸭;9至10月份出壳的小鸭称秋鸭。实践证明:鸡育春雏最好;鸭则育夏雏最好。这是因为春、秋气温较低或天气逐渐变凉,农村一般缺乏保温措施,对雏鸭的成活和生长不利。育夏雏鸭,可在气温较高的6月进雏,此期不需兽傈濡设施.环可仆鸭子卑下水早放牧.可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小鸭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5周龄内的小鸭,以2周龄内雏鸭最易感.该病潜伏期短,死亡快,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肿胀出血.  相似文献   

17.
正1~21日龄的鸭称为雏鸭,是鸭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的时期,其体重可增加到初生重的15~20倍,是培育种鸭极其重要的饲养阶段。雏鸭阶段,由于小鸭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抗病力较弱,饲养管理略有疏忽,即影响生长发育和引发疾病,甚至死亡。所以,抓好雏鸭饲养管理非常重要。1育雏前准备首先,要检修好育雏舍,准备好加温、采食、饮水等育雏的工具,并连同育雏舍一起进行彻底的  相似文献   

18.
雏鸭一般指从孵化出壳到30日龄内的小鸭,这个时期,雏鸭生长迅速,对饲养管理要求高。由于雏鸭身体弱小,消化能力差,体温调节能力低,对周围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稍有不慎,便易引起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因此,做好雏鸭的饲养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雏鸭(1~30日龄)的管理育雏前要安排好育雏室、运雏纸箱并进行消毒,备好小鸭全价配合饲料、饮水器、料槽、干湿球温度计等。1育雏温度头几天小鸭调节体内温度的能力很差,只有人工调节适当的温度才能维持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不管什么季节,买鸭前都要预先升温。头三天温度标准为35℃~33℃,以后逐渐降低。在实际操作中,可从小鸭的活动情况断定温度是否合适。如果鸭群分布均匀,有少量张嘴吸气,部分鸭卧地休息,表明温度正常;如果鸭不敢卧地,都站立缩颈尖叫,向一块挤、打团,表明温度低,要马上升温。2开食与饲养应在小鸭出壳后24小时内开食,头几天小鸭消化能力差,可将煮熟的鸡鸭蛋黄搓入料中饲喂,三五天后就可喂小鸭全价配合料了。要特别注意,维生素要当日拌入当日喂,用不含过多盐分的优质鱼粉,绝不用变质的原料,因为小鸭对饲料的品质很敏感。小鸭易中毒,不经兽医批准不要喂药,也不要喂雏鸡饲料。饲料要拌湿再喂,保证经常有饮水,料不断。3注意卫生小鸭的垫草要用没有霉变的长麦秸、稻草、干青草,如用细碎的、变质的垫草,小鸭啄食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垫草要每天换,保持干燥,潮湿的污物沾湿绒毛会生病。小鸭出壳5天后就可以到运动场晒太阳了。4光照头一周用60瓦...  相似文献   

20.
<正>雏鸭进入育雏室后应强制雏鸭有足够的活动时间,防止其扎堆,以防止压死雏苗。尽早开饮。1饮水管理1.1饮水中添加3%~5%的葡萄糖,适量的电解质,方法是将水洒在消过毒的塑料布上,形成均匀的水珠,赶小鸭进入洒水布上,引导小鸭学会饮水,然后再让小鸭用饮水器饮水。要注意一定要在饮水2h后开食,料中要拌氟本尼考,以防止腹泻。1.2水温应该与室温一致,水质达到饮水标准,雏鸭进舍后应该尽快供水,供水时间依据天气和运输的时间而定,防止脱水。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