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稻飞虱的新药剂,设厉灵+力轰、赛卡+吡虫啉、飞电、毒死蜱4个用药处理,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处理,在稻飞虱大发生时期进行喷雾防治,结果表明:厉灵40g/667m^2+力轰40g/667m^2和赛卡50mL/667m^2+吡虫啉10g/667m^2两个处理不仅速效性好,药后1d防效均在83%以上,而且持效久,药后7d防效仍保持在87%以上;飞电20g/667m^2处理速效性较差,但药后7d防效达94%以上,生产应用中应与速效性好的杀虫剂混配使用;毒死蜱100ml/667m^2处理对稻飞虱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2.
百草枯水剂防除苹果园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草枯水剂防除苹果园藜、稗草、扁蓿等田间杂草,除草效果随药剂用量增加而增加,以500g/667m^2防除效果最好,其次为300g/667m^2、人工除草、250g/667m^2、225g/667m^2(对照药剂)、200g/667m^2。但从保护环境、经济合理施用农药的角度讲,225g/667mg--300g/667m^2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蒙啤麦一号大麦氮、磷、钾及密度合理的田间配比试验,建立四因素二次回归数学模型,为蒙啤麦一号在黄灌区的大面积示范、推广。集成该品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黄灌区施用配比合理的氮、磷、钾肥及密度对蒙啤一号大麦的丰产性有显著作用,运用二次回归数学模型进行推算,最高理论产量可达723.2109kg/667m^2,氮、磷、钾及密度配比为氮肥8.0kg/667m^2,磷肥8.0kg/667m^2,钾肥2.5kg/667m^2,播种量21.1kg/667m^2(千粒重为50g);最佳产量为549.7956kg/667m^2,与之相匹配的四因素配比为氮肥7.093kg/667m^2。磷肥3.730kg/667m^2,钾肥4.580kg/667m^2,播种量20.5kg/667m^2(千粒重为50g)。  相似文献   

4.
张文才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62-63,167
从“3414”肥效试验,获得小麦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推出小麦理论氮(N)、磷(P2O5)、钾(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7.83kg/667m^2、9.68kg/667m^2、4.93kg/667m^2,小麦最佳产量483.53kg/667m^2。综合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施肥量,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氮、磷、钾推荐用量分别为14-16kg/667m^2、6-7kg/667m^2、4-6kg/667m^2。  相似文献   

5.
水稻“3414”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了配施不同的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Oryza sativa)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处理产量差异达0.01显著水平,与处理6(N2P2K2)相比,除处理10(N2P2K3)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均达极显著水平;最大施肥量为N16.12kg/667m^2、P4.26kg/667m^2、K10.56kg/667m^2、相对应的最高产量为503.86kg/667m^2、505.61kg/667m^2、513.94kg/667m^2;推荐水稻施肥量为N14.22kg/667m^2、P4.14kg/667m^2、K9.65kg/667m^2,相对应的最佳经济产量为501.54kg/667m^2、505.49kg/667m^2、512.94kg/667m^2。  相似文献   

6.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将不同施氮量(6.5kg/667m^2、7.5kg/667m^2、8.5kg/667m^2)对K326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各处理生育进程及大田生育期一致,较往年有所延迟;农艺性状以处理C(纯氮8.5kg/667m^2)和处理D(常规施肥)表现优于其他处理;在经济性状上,以处理C(纯氮8.5kg/667m^2)产量较高、产值最大、均价最高,分别为108.24kg/667m^2、1684.85元/667m^2、15.57元/b;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以处理C(纯氮8.5kg/667m^2)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于2008年在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前甸镇开展玉米“3414”试验,研究玉米在不同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及最。佳施肥量、最高施肥量。结果表明,本地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12.28(kg/667m^2),P2O5—3.14(kg/667m^2),K2O=3.22(kg/667m^2);最高施肥量:纯N=18.10(kg/667m^2),P2O5=6.43(kg/667m^2),K2O=6.80(kg/667m^2)。  相似文献   

8.
试验表明:5.8%麦喜10ml/667m^2、20%使它隆20ml/667m^2+10%苯磺隆10g/667m^2、20%使它隆20ml/667m^2+75%巨星1g/667m^2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猪殃殃、播娘蒿、荠菜)药后45d防效均在83.4%-89.8%之间,可以有效控制麦田阔叶杂草危害。几种除草剂对荠菜、播娘蒿的防效相当,对猪殃殃的防效,以麦喜5.8%悬浮剂处理的最好,以75%巨星干悬浮剂处理的最差。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农药,对2%齐墩螨素等4种农药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在第三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孵化盛期,喷施2%齐墩螨素50ml/667m^2,防治效果最高,达98.53%;其次为15%安打悬浮剂,15ml/667m^2防效为95.36%;毒死碑80ml/667m。的防效为92.94%;18%杀虫双(250ml/667m^2)+大功臣(20g/667m^2)+敌杀死(16ml/667m^2)的防效最低,为91.55%。2%齐墩螨素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效果较好,且对稻田养鱼影响小,在有稻田养鱼习惯的地区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0引言 春马铃薯-甘蓝两季种植模式投资少,产量高,效益好。经试验种植,可产马铃薯1500-2000kg/667m^2、甘蓝5000-7000kg/667m^2,现已在乌鲁木齐北郊、米东区两地推广。2006年示范推广4.2(667m^2),2007年推广150(667m^2),两茬产值合计6000元/667m^2左右。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防治水稻二化螟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兆鸿  陆泉宇 《广西农学报》2013,28(4):21-22,26
为明确目前较常用的一些药剂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高效、低毒、安全的药剂应用于水稻生产,选择氯虫苯甲酰胺等8种药剂在水稻破口期进行防治二化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10ml/667m^2、10%氟虫双酰胺SC25ml/667m^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20ml/667m^2、1.8%阿维菌素EC100ml/667m^2对二化螟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当前防治二化螟比较理想的药剂,值得在今后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18%杀虫双水剂250ml/667m^2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差。不宜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表明,5%增效氯氰菊酯乳油50g/667m^2,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ml/667n12,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g/667m^2,20%虫酰肼悬浮剂85g/667m^2,10%虫螨腈悬浮剂50g/667m^2对甜菜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生产上可用于防治甜菜夜蛾。  相似文献   

13.
用40%辛硫磷乳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选择的作物为十字花科蔬菜—甘蓝,品种为中甘11号;使用三个不同剂量,分别为75g/667m^2、100g/667m^2和150g/667m^2;对照药剂为20%乐斯本乳油90g/667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四个重复。试验结论:使用40%辛硫磷乳油防治甘蓝菜青虫的最佳使用剂量为150g/667m^2。  相似文献   

14.
张双伍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16-117
于2008年进行了泗抗3号优化农艺措施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多因子试验,泗抗3号高产栽培模式为:行距1m、密度2000~2500株/667m^2,施纯N18.2~21,3kg/667m2,P2058.3~10.2kg/667m2,K2019.5~22.4kg/667m^2,喷缩节胺3次,其用量为4.25~5.86g/667m^2(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剂对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10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方法]以稻瘟病感病品种新两优6号为试验对象,测定了10种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结果]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100g/667m^2、32.5%阿米妙收SC l00mL/667m^2、30%爱苗EC l00mL/667m^2、75%拿敌稳WG100g/667m^2、75%稻艳WP100g/667m^2、2%春雷霉素液剂l00mL/667m^2,防治水稻稻瘟病有很好的效果,以上6种药剂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药剂。[结论]该试验研究为我国水稻稻瘟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金湖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金湖县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是影响金湖县丘陵地区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该县丘陵地区最大施肥量K(N)16.62kg/667m^2、磷(P2O5)5.11kg/667m^2、钾(K2O)4.69kg/667m^2。  相似文献   

17.
对8种农药在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期试验表明,宏锐120ml/667m^2,在三化螟卵孵高峰期施药,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期长;20%康宽悬浮剂10ml/667,在三化螟卵孵高峰期或盛末期施药、宏锐60ml/667m^2.在三化螟卵孵高峰期施药、48%乐斯本乳油80ml和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3g,在三化螟卵孵盛末期施药,防治效果均较好,持效期较长;上述药剂可推广用于防治水稻三化螟。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5月)控水的基础上,玉米一般需灌水3~4次。在有地下水补给(生育期地下水埋深150~200cm)和正常降水(生育期有效降水在150mm以上)的情况下,玉米在播种期(4月中下旬)、拔节期(6月中旬)和抽雄期(7月中旬)灌3次水即可。若遇干旱(降雨量减少1/3左右,生育期有效降水在100mm左右),可在灌浆期(8月中旬)补灌1水。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在有地下水补给(生育期地下水埋深150~200cm)的情况下,灌水定额以50~60m^3/667m^2比较适宜,灌溉定额为160-180m^3/667m^2;在无地下水补给的情况下,灌水定额为70~80m^3/667m^2,灌溉定额为280-300m^3/667m^2;若遇干旱(降雨量减少1/3左右的一般干旱年份),6、7、8月各次灌水应酌情提前,同时,各次灌水可增加15~20m^3/667m^2的灌水定额,使灌溉定额达到320~340m^3/667m^2。  相似文献   

19.
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的田间药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100g/667m^2、125g/667m^2、150g/667m^2 3种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药后1、3、7d的防效均在81.05%-95.76%,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生产上推荐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使用剂量为125—150g/667m^2。  相似文献   

20.
武怀恒  万鹏  黄民松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18-118,120
20%吡虫啉·仲丁成乳油45g/667m^2、60g/667m^2、75g/667m^2 3种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药后1、3、7d的防效均在80.47%~94.67%,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生产上推荐20%吡虫啉·仲丁威乳油防治稻飞虱的使用剂量为60~75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