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海南省海口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近日全票表决通过《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决定从三个方面对红树林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红树林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从制度保障上加强对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和管理,维护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保护修复利用三位一体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决定要求,着力于通过改善湿地水质、修复湿地功能,使湿地生态系统得以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的研究分析,探讨了红树林独特的生态功能、环境效益、景观价值,以期得到科学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持续加大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力度,全面恢复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20年来红树林面积增加7000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55%的红树林湿地纳入保护范围,远高于世界25%的平均水平。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  相似文献   

4.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东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资源及保护现状,针对近年因围垦养殖、城市建 设发展用地、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大量排放等,导致一些红树林及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面积大幅减 少;现有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偏少、结构简单、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互花米草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严 重,林分质量下降、系统功能退化;加上沿海红树林恢复属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措施及建设成本要求高等 实际情况,结合广东沿海滩涂立地条件及红树林经营管护特点等,提出了相应的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模式 及特殊立地修复营建关键技术等,为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营建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记者6月8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持续加大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力度,全面恢复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20年来红树林面积增加7000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55%的红树林湿地已被纳入保护范围,远高于世界25%的平均水平。今年6月8日是第12个世界海洋日,其主题为"保  相似文献   

6.
正"十三五"时期,海南持续加大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力度,开展湿地保护专项行动,全面恢复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5年间,全省共退塘还湿2933hm~2,其中新造红树林800hm~2。此外,海南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管理标准体系,推动湿地管理进入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5年间建立了12个湿地公园,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7个、省级湿地公园5个。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红树林生态系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和台风多的省区,也是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停歇和越冬的主要站点,在减灾防灾、生物多样性和污染物生态修复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广东省红树林生态系研究要着重解决广东省现有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功能评估、生态系统经营、大量红树果实加工利用、沿海困难滩涂与堤岸红树林营造等技术问题,为其红树林生态系恢复与管理及其红树林生态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对临高县博厚镇红牌湾海滩的10hm2红树林和新盈镇和贵村6.67hm2红树林进行区域生态修复,分别将其划分为3个和11个小班区,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海南本土红树植物红海榄、榄李和白骨壤在修复区种植.通过总结该次临高县近海岸红树林种植修复关键技术,为后期其他区域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定量化评估气象条件的影响可为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以广西北海典型沙生红树林为对象,利用北海红树林生态气象站观测数据、红树林植被指数和国家气象台站数据,研究影响红树林长势的关键气象因子、红树林小气候效应和气象指标阈值,建立红树林综合气象条件适宜度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为影响广西北海红树林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红树林小气候效应明显,气象适宜度评估需对风速资料进行订正。采用生育期有效积温、累积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作为评估指标,采用打分加权法,建立红树林综合气象条件适宜度评估模型,气象适宜度评估结果与红树林长势变化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19日视察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时的叮嘱。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是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区,走进湿地公园,海岸线上的红树林郁郁葱葱,水鸟飞舞。在这道红树林筑成的"绿色长城"上值班站岗的是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的30多名工作人员,如果说红树林是海岸卫士,那么他们就是红树林的护卫队。2018年1月,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管理处主任唐筱洁说:"一切都是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相似文献   

11.
深圳福田红树林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深圳市得天独厚的一块生态资源宝地。为了维护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平衡,保护宝贵的生态资源,本文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进行生态恢复的措施,并进一步提出发展生态旅游业是实现红树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相协调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红树林保护的意义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燕 《森林工程》2008,24(4):19-20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带上特有的森林群落,在净化海水、抵挡风浪、保护海岸、改善生态状况、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围海造田、围垦养殖以及城镇发展等原因,我国红树林面积正在日益减少,红树林湿地保护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结合工作体会,简述保护红树林的意义及对如何保护好现存的红树林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与红树林保护/陈桂珠等生态科学2004-5广东是我国红树林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有红树植物17科31种,红树林湿地面积21438.3hm2,主要分布在粤西,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红树林具有防灾减灾、净化环境、调节区域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在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中,保护和发展红树林被列为八大林业生态工程之一。本文对红树林的生态功能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了广东红树林资源分布现状、红树林在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保护、发展状况;指出目前红树林还面临围海造田、围海养殖、沿海城市化、废水污染等威胁…  相似文献   

14.
红树林对潮汐浸淹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平面上升引起潮汐水位降低和淹水时间增加,探明红树林对潮汐淹浸适应的生理生态特性有助于科学保护和修复红树林,而且科学选取红树林营林宜林地也需要了解红树林与潮汐浸淹之间的相互关联。文中从红树林潮汐浸淹的研究方法出发,重点论述水淹胁迫对红树植物形态表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及潮汐浸淹下红树植物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为揭示红树植物对潮汐浸淹的适应机制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红树林造林实践和宜林地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红树林造林修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退化的消失的红树林湿地资源,我国湿地修复技术研究和实践总结多,但是成活率低。文章主要从红树林湿地修复技术的宜林地选择(温度、盐度、沉积物、潮汐浸淹和波浪能量)、树种选择与引种与修复造林技术3个方面进行探讨;同时探讨了造林方法、造林季节、造林密度、混交造林等。结合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提供各项指标临界参数以供修复参考,旨在为我国红树林的有效恢复,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科学参考。针对湿地修复技术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保护红树林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及生态安全,分析了当前洛阳江红树林有害生物发生风险,指出了红树林有害生物防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红树林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惠州市考洲洋海岸带作为自然滩涂及围网养殖水域,生态 环境破坏较为严重,面临红树林退化严重、水体富营养化、航道 堵塞、海岸景观缺乏等问题,其海岸整治、生态修复面临一定的 技术难点如红树林成活率提升、滩涂整治、红树林栽植等。基于 “美丽海湾建设”背景,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及工程技术难点,提 出整治及修复策略,包括加强陆源污染控制、堆填整治滩涂、科 学合理栽植及养护、营造多功能红树林生境、建设海洋环境观测 设施以及构建海岸带生态湿地公园。并对项目实施之后产生的生 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曾明 《广东园林》2012,34(4):58-61
文章综合分析了全球红树林的生态特性特征、资源分布、生态和经济效益以及目前红树林湿地资源亟需加强管理和保护的问题,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促进红树林的良性营造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红树林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环境的典型代表 ,但研究中发现红树林保护的起点较低 ,工作较为复杂.对此进行了要素分析 ,结果表明 :增加红树林的规模、增加红树林生态多样化可以有效地实现电白区红树林的规模扩增.而与此同时 ,减少环境污染、适当商业化开发红树林旅游资源也是促进红树林保护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正>要 闻我国首次举办国际红树林保护高级别论坛近日,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红树林保护高级别论坛在广东深圳开幕。本次论坛是落实去年11月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成果的一次重要行动,也是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凝聚全球共识,共同推进红树林保护事业,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行动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