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建设用地以租代征的特点,指出巨大经济利益,以及管理体制上的不足是导致这种问题广泛存在的主要原因,并在我国既定的法律框架下提出了土地改善以租代征问题的时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技术》2007,(4):23-24
为什么要强调禁止以"以租代征"等形式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以租代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近年来凸现的一种违法新形式.所谓"以租代征",即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其实质是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在规划计划之外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同时逃避了缴纳有关税费、履行耕地占补平衡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3.
<正>编辑同志:某地乡村干部多次"动员"刘某等农户将其承包的一块山地,以一百年的期限租给了一位城里来的商人用于建设山地旅游度假村。请问这种"以租代征"的行为是否违法,是否符合农村土地经营权改革的精神?读者:曾某曹某读者:所谓"以租代征",即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以租代征"擅自将农用地  相似文献   

4.
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最近表示,国土资源部决定从现在起到今年底,集中100天时间;开展以查处“以租代征”为重点的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中国10大杰出“村官”出炉 公布“10大名村”;中国无偿为非洲国家培训环保人才;广东拟调整改革户籍改革;村官也要被审计;叫停土地“以租代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垦》2005,(10):5-5
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及缴纳有关税费,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相似文献   

7.
我省国土资源厅近日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管理,防止“以租代征”圈占农民集体用地。省国土资源厅明确,“农业庄园”使用的土地应以“四荒地”(即荒山、荒丘、荒滩、荒沟)为主,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或进行其它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农业庄园”用地一律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作为非农业用地,禁止“农业庄园”搞房地产开发、建别墅和度假屋,  相似文献   

8.
农用地非法转为建设用地,在一些地方呈蔓延之势。对这股风,要不要刹,该怎么刹?日前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态度,就是“严格”: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规范使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严格禁止和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转用农用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土地执法监管。  相似文献   

9.
该县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以租代征等土地违规违法行为,导致大量优良稻田被圈而不用、荒废闲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种虚假投资甚至没有骗住农民  相似文献   

10.
“对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公开查处了一批典型违法案件。但查处的违法案件数量和违法用地面积大幅上升的事实也说明,曾一度被遏制的土地违法势头在一些地方有所反弹,地方政府主导、‘以租代征’仍是当前主要的违法形式。矿产资源方面,随着整顿和规范工作的开展,全国矿产违法案件继续呈下降趋势。”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在通报2006年全国国土资源执法情况时说。  相似文献   

11.
和圆媛  黄义忠  胡松  谢小棠  袁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90-12691,12712
土地是广义上的旅游资源,该研究分析了现有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认为由于当前缺乏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导致了旅游产业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旅游用地管理都面临挑战,旅游用地与其他用地混淆导致旅游用地建设指标混乱,旅游用地取地不合理等问题尤其严峻.鉴于此,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视角初步提出新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将旅游用地分为4个大类5个小类,以期对以后的旅游用地规划和管理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制定和执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国务院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依法、合理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解决当前征地工作中存在的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随意性较大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以安新县县城为例介绍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史洪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07-13110,13125
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LUCC研究的主要方向及关键问题。国内外LUCC研究包括4个方面:①LUCC的动态研究;②LUCC驱动力及驱动机制分析;③LUCC的环境效应;④LUCC模型研究及3S技术在LUCC研究中的应用。LUCC研究的基础在于数据的来源及整合,难点在于尺度的转换,焦点是模型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李燕  王占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15-5016
耕地转用是耕地减少的主要途径,它表现为非农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3种形式。这种问题的产生受到经济发展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的驱动力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严格控制耕地转用的法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对土地伦理概念及其内涵认识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地伦理与农村土地整治的关系,并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土地伦理研究,促进农村土地整治健康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陈天培 《北京农业》2011,(6):281-283
为提高土地档案的利用率,使国土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笔者对建立土地档案及其流转平台,以实现土地档案价值和增值的问题做了细致地讨论。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6~9月) ,气温变化幅度农田最大,林地最小;土壤温度(0~2 0cm)差异以裸地最大,农田居次,林地最小;水面蒸发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裸地>农田>林地;农田平均空气湿度为85 .8% ,林地为73.5 % ,裸地为6 8.8% ;农田、林地与裸地相比均具有一定的水分涵蓄作用,但作物和林木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在对农村居民点土地发展权概念、归属等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农村居民点土地发展权按照实物发展权和虚拟发展权配置,并从流转平台、流转主体、流转方式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土地发展权流转制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阅读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应从农村土地所有、使用、管理3个方面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研究结论:所有制度的创新是通过实行国家和农户双重所有,解决产权关系模糊问题,为农地流转提供制度基础;使用制度创新重点是确立农民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土地产权管理,建立有效的调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耕地所有权与耕地规模经营试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劳动力进城,耕作的劳动者数量减少,耕地规模经营势在必行。规模经营不等于规模拥有耕地,耕地产权尚未明晰之前,规模经营者只宜于拥有耕作权,不宜于拥有产权。保留耕地的原有隶属关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