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棉花优质高产轻型模式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设立了棉花亩产100kg优质高产轻型模式栽培研究课题。并对油后移栽棉、地膜直播棉两种种植类型进行双杆棉及一钵双株棉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2.
内黄县棉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左右。1990年以来,棉花地膜覆盖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至1997年,地膜棉已发展到20万亩左右,其中,春直播地膜棉4~5万亩,春播麦套地膜棉15万亩左右。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棉苗出土期间,如遇30℃左右高温天气,仍按...  相似文献   

3.
采用露地移栽、地膜移栽、地膜移栽去早蕾和直播地膜4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条件对棉花生育特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膜直播棉、露地移栽棉、移栽地膜棉相比,移栽地膜棉去早蕾处理生育期、株高和株高日增量、果枝数和果节量基本合理,节枝比增加,伏桃和早秋桃比例高,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显著增加,产量最高;纤维长度、整齐度、纤维强度、伸长率、反射率和纺纱均匀度指数等品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促进棉花早发、提高产量和改善纤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地膜覆盖、育苗移栽、露地直播三种栽培方式对不同时期形成的棉铃发育的影响表明:在满足其它生长条件下,栽培方式对同期形成的棉铃发育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生理变化影响较小,但对单株棉铃各主要性状的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地膜棉伏桃比例比移栽棉和直播棉分别增加8%和14%左右,产量分别提高31%和60%左右,与育苗移栽、露地直播比较,地膜覆盖栽培确是棉花生产上获得高产优质的丰产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5.
南疆早熟棉裸地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地膜白色污染、降低地膜残留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近几年研究了南疆叶尔羌河流域棉区棉花免膜栽培和覆膜栽培对比、免膜棉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播期及免膜棉适宜的种植土质,探讨免膜棉栽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油菜茬直播棉简化栽培示范基本情况及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优选品种、适时播种、合理施肥、适时化控、到时催熟,从棉花产量、品质和生产投入成本等方面分析,直播棉示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棉花烂铃是地膜棉生产中常常出现的严重影响棉花质量与产量的现象,那么,如何防止地膜棉烂铃呢?  相似文献   

8.
移栽地膜棉的发展前景及其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栽地膜棉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是覆盖栽培技术在棉花生产上的新发展,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目前移栽地膜棉生产上存在的烂铃,易衰,茬口,虫害和残膜等问题,拟采取的技术对策是:改进栽培技术,巩固移栽地膜棉生产,加强理论研究,发展移栽地膜棉生产;克服残膜污染,保护移栽地膜棉环境。  相似文献   

9.
棉花是山东省环渤海湾盐碱地区的主要作物,探究生产效益较高的栽培模式有助于滨海盐碱区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研究了短季棉地膜覆盖、短季棉无膜覆盖、春播棉地膜覆盖和春播棉无膜覆盖4种栽培模式的生产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春播棉地膜覆盖产量较高,效益也较好,但投入较大,未及时回收的残膜对土壤具有潜在的污染风险;春播棉无膜覆盖较地膜覆盖投入有所降低,但产量及效益明显减少;短季棉无膜覆盖与短季棉覆盖地膜相比,产量虽有降低,但总体种植效益高。前茬配合一季黑麦草或其他作物,短季棉无膜覆盖栽培具有大面积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萎病对不同播种方式和播期棉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黄萎病的发生不仅与气候有关,而且与栽培方式和棉花生育期有关,黄萎病发生始期均为棉花现蕾期,地膜棉前期发病较重,但营养钵棉中期病情上升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