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犬犬疫苗免疫程序及注意事项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正辉 《北方牧业》2009,(12):26-26
2009年5月9日,某鹧鸪养殖场饲养一万只鹧鸪,240日龄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病鹧鸪初期表现采食量突然下降,精神不振,羽毛蓬松杂乱,粪便呈稀白色,病程持续一个月,死亡鹧鸪约200只,最初一周内,死亡鹧鸪约120只。曾用过大肠杆菌特  相似文献   

2.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禽类发生一类疾病的总称。有关四大肠杆菌病的报道较多,而鹧鸪大肠杆菌病的报道在本省似未见到。我市某专业户饲养一批鹧鸪共280只,8日龄时发病死亡12只。经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断与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临诊症状病雏表现精神萎顿,少食或不食,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呆立,呈昏睡状,拉白色稀粪,体形消瘦,两趾干瘪。2.病理变化胆囊肿大,场鼓气,十二指肠、空肠充血、出血,输尿管内有尿酸盐沉积。3.实验室检查将频死或刚死不久的雏鸪送实验室,以无菌方式取心、…  相似文献   

3.
鸡源性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6月,锦州地区某养殖户购进4000只鸡,养至13日龄以后开始发病死亡,共死亡300多只,经临床诊断为鸡大肠杆菌病,我们对发病鸡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有效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病料来源共6株,分别从该养殖户病死鸡脏器中分离,  相似文献   

4.
禽大肠杆菌病是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蛋鸡、肉鸡发生较多,鹧鸪发病在我市还属少见,1999年6月,我市某鹧鸪养殖场爆发大肠杆菌病,现将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99年6月12日,该鹧鸪养殖场购进雏鸪1200只,饲养至14日龄开始发病,初期每天死亡6-10只,用痢特灵、吡哌酸治疗,效果不佳,前来诊断。二.临床症状病雏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呆立怕冷,食欲减退,下病.肛门周围的羽毛粘满白色或黄白色粪便,呼吸困难,部分病雏眼睑肿胀,一侧眼失明,最后衰竭死亡。三.剖检变化肝脏不同程度肿大,…  相似文献   

5.
<正>鞍山郊区某农户家饲养雏鸡40多只,2012年11月突然发病,发病6只,死亡5只,临床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下痢、灰白色水样便、泄殖腔周围被粪便污染、腹部膨胀、鸡冠发白。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初步推断为大肠杆菌病,后经实验室细菌学检验和动物试验确诊为大肠杆菌病感染,并分离得到一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氟苯尼考、链霉素高敏。现简述一下实验室诊断过程:  相似文献   

6.
我市某珍禽动物饲养场养殖的鹧鸪,于1999年3月间发生了一种以眼炎为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眼型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场于1998年12月份从外地引进500只鹧鸪,35日龄运到场,70日龄开始有2只鹧鸪发病,表现为单侧眼炎。该场以传染性鼻炎进行治疗,饮水中加入环丙沙星、维生素C、速补20等药物,病情有所控制。随后进行鸡痘刺种,每只鹧鸪使用2个剂量苗。用药第三天,鹧鸪群中相继大量出现眼炎,同时伴有轻度呼吸困难,每天死亡5-7只。到4月初,全群淘汰鹧鸪…  相似文献   

7.
崔克  王家涛 《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1):207-208
自发病眼镜蛇体内分离的细菌经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及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该大肠杆菌做动物试验,可致小白鼠死亡,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毒力。用临床上常用的14种抗菌素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控制了眼镜蛇大肠杆菌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经过 1986年1月李某由广州购进美国鹧鸪12只,其中公4母8。养至10月开始产蛋,又至翌年7月,共孵化5批出雏133只。养至10日龄以后开始发病死亡,以后每天死亡3~5只不等,持续17天,共死亡71只。发病后曾用青霉素、土霉素,痢特灵饮水治疗,但均不能控制发病和死亡。后确诊为大肠杆菌病,选用氯霉素治疗,并结合改善饲养管理,发病、死亡迅速停止。  相似文献   

9.
鹧鸪是一种饲养价值较高的珍禽,野生鹧鸪其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强,但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养殖环境的改变,有的又与其他珍禽共同饲养在同一环境中,就造成了疾病的相互感染机会。鹧鸪的法氏囊病很少见,而低日龄鹧鸪的法氏囊病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更少见,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张市某特禽养殖场冀某,饲养鹧鸪500只,7日龄个别表现精神不振,拉水样稀便,9日龄时出现明显症状,户主见剖检变化不明显,认为是一般的白痢,立即用0·04%的痢特灵拌料,次日死亡54只,当日户主即送到我处进行化验。根据整个发病期的表现、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  相似文献   

10.
鹌鹑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所引起的幼龄鹑及部分成年鹑以败血症、纤维素渗出物或肉芽肿病灶、肠炎、脑膜炎、输卵管炎、气囊炎、化脓性关节炎为特征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现将一例鹌鹑大肠杆菌病的疫情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9年7月10日,县域综合开发区张某主诉家中饲养的1800只成年蛋鹑自6月初以来,连续出现每天死亡2~3只,发病高峰期一天死9-10只,共发病死亡130只,发病死亡率7.2%,产蛋量由发病前的165kg下降到14kg,产蛋率下降15.2%。2临床症状病鹑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腹泻排黄绿色粪便,肛周围污染粪便,眼结…  相似文献   

11.
用从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病乳分离的10株大肠杆菌对小白鼠和鸡进行了人工感染发病试验,结果表明,牛源性大肠杆菌对小鼠和鸡均有一定的致病性,但小白鼠比鸡更敏感,随着攻菌量的加大发病及死亡率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4月份,笔者接收8只病死鹧鸪,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确诊为鹧鸪的大肠杆菌与球虫混合感染,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1临床症状40只鹧鸪发病,其中24只死亡。临床症状:精神萎顿、聚堆、喘气、张口呼吸、不饮食,羽毛松乱,排灰黄色稀粪,粪便带血呈鲜红色或蕃茄汁色,个别患病鹧鸪食欲废绝、高度呼吸困难、抽搐、尖叫、共济失  相似文献   

13.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其中包括大肠杆菌性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肉芽肿、眼炎等多种类型,该病对养鸡业危害较大。笔者对苏州地区一集约化鸡场发生的一例大肠杆菌病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通过药敏实验确定其敏感的药物,分析发病原因,为鸡场以后的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资料。一发病情况苏州某鸡场饲养8000只2周龄褐壳蛋鸡。2004年4月6日,该鸡场发现有部分鸡只精神不振,当天死亡13只。4月7日又有一些鸡开始发病,死亡64只。8日、9日陆续死亡100多只,经诊断、治疗后,11日疫情得到控制。这次发病共…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发病鸭场鸭的死亡病因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本研究对疑似鸭大肠杆菌感染鸭场的18份病料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经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等分离鉴定出1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6株鸭大肠杆菌对17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较为敏感的抗生素是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四种药物。本研究为了解掌握发病鸭场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奠定了基础,为发病鸭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1年3月5日,我镇獭兔养殖户王某饲养的3~4月龄獭兔突然发生了一种以水样或胶冻样腹泻和严重脱水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兔大肠杆菌病。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王某饲养獭兔135只,其中3~4月龄育成兔82只,46只发病,死亡29只,死亡率63%。急性病例未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多数病兔初期精神沉郁,腹部臌胀,排出细小、成串、外被粘液的干粪粒。随病情加重,食欲废绝,排出黄棕色水样粪便,四肢抽搐,磨牙,流涎,眼睛下陷,1~2天死亡,病程长的6~7天死亡。…  相似文献   

16.
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凤芹 《猪业科学》2006,23(9):54-55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包括仔猪出生后一周内所发生的仔猪黄痢,2~3周龄发生的仔猪白痢和6~15周龄发生的仔猪水肿病。该病流行面广,终年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由于大肠杆菌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同时血清型较多,难于进行免疫。因此,一旦猪场传染上该病很难根除,即使耐过,仔猪常因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山东省阳谷县某猪场饲养种猪200余头,2005年3~4,9间,部分10~20日龄仔猪发病,发病率50%~70%,呈群体性(整窝)发病。经临床诊断为仔猪大肠杆菌病,我们对发病猪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有效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3月山东省莱芜市某养殖户饲养的3000多只肉鸡突然发病,鸡开始时采食量下降,2d后个别死亡。最后,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8.
1995年8月我校实习鸡场饲养的伊莎捣蛋鸡,发生了一种以输卵管卵巢炎及卵黄性腹膜炎为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用氟派酸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鸡场从株洲种鸡场购进伊莎揭鸡苗1200羽,育雏期和育成期生长发育良好,到19周龄转舍时成活率达985%.转舍后鸡群开始发病,随后出现死亡,每天死亡2~3只,最多一天死亡21只,发病期共死亡134只,死亡率为10.5%.鸡群20周龄开产,21周龄产蛋率仅3%.发病前曾用痢特灵和土霉素进行了预防性治疗,但未能控制本病的发生.2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羽毛松乱…  相似文献   

19.
大肠杆菌病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腹泻、败血症或毒血症为主要特征,常引起幼龄动物死亡或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而给养殖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2011年2月份柳州市郊某竹鼠养殖场引进一批3月龄至4月龄的后备种竹鼠200只,饲养一周后发病,发病率达50%以上,共病死36只,病死率高达40%。最后确诊为竹鼠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20.
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鹅发病的情况很多,大多病程较长,死亡率较低,但大肠杆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后情况则发生变化。2004年2月底,江苏某鹅场有4300多只鹅发生了以精神沉郁、拉稀、呈急性发病死亡为特征的病例,根据临床症状、解剖观察病变、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鹅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