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家禽整个饲养期内,鸡群始终处在一个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并存的环境中。在正常情况下,鸡群机体的抵抗力和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或者鸡群机体的抵抗力较高,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较弱,鸡群表现健康。如果鸡群所处的环境条件较差,满足了细菌病毒的致病条件,而鸡群机体抵抗力较低时,就打破了鸡群机体和各种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鸡群就会感染病原而发病。因此,如何很好地保持病原微生物和鸡群机体之间的平衡状态,或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是我们每个养殖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养…  相似文献   

2.
在家禽整个饲养期内,鸡群始终处在一个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并存的环境中。在正常情况下,鸡群机体的抵抗力和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或者鸡群机体的抵抗力较高,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较弱,鸡群表现健康。如果鸡群所处  相似文献   

3.
养鸡生产中鸡群处在一个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并存的环境中,舍养鸡疾病的发生与否和所处环境状况有非常大的关系。为增强鸡群抵抗力,预防疾病,降低或消除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保持鸡体与各种致病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现将舍养鸡疾病预防与环境控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免疫抑制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对动物机体的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与扁桃体等)和免疫细胞(T细胞和B细胞)造成一定程度损伤,使机体抵抗力和抗病能力显著下降的一类疾病[1]。导致免疫抑制病的因素很多,如药物使用不当、营养不良、应激反应、霉菌毒素和病原微生物等均能引起机体免疫抑制。文中重点从鸡群中因病原微生物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展开讨论,常见的鸡群免疫抑制病有: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  相似文献   

5.
随着春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各种病原微生物繁殖加快,鸡舍内环境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忽冷忽热,易引起鸡群抵抗力降低,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呼吸道疾病往往是因为病毒、细菌等在复杂的环境因素下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控制或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必须做好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猪的免疫系统是在长期进化中不断与各种致病因子的斗争而形成自身保护的防御性结构,能抵御外来病毒、细菌及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保卫机体的健康。因此,如果机体免疫功能强大,就可抵御疾病的攻击,相反,免疫功能低下时,容易遭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攻击而引起疾病。猪免疫抑制是  相似文献   

7.
◇动物靠什么保卫自身安全
  自然界中能致病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无处不在,人和动物每时每刻都被病原微生物包围着,仅在一只鸡身上就有数十亿个病菌,一个人的手上也可能携带两亿个病菌。而在大多数时候,人类和动物都是健康的,是什么在保卫着机体免受“侵袭”呢?面对周围数以亿计的病原微生物,机体依赖的是自身高效完备的免疫系统,它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攻击或帮助人和动物康复。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组成的一个非常严密的系统,对外抵御细菌、病毒等形形色色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对内则监督体内细胞进行正常的代谢,防止突变、致畸、致癌。  相似文献   

8.
空舍期是鸡群生产的开始阶段。鉴于鸡群淘汰或者转出后,鸡舍会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因此鸡群空舍的重点是做好鸡舍清理、冲洗以及消毒工作,将上批种鸡遗留的寄生虫、病毒和细菌等及时消除,进而切断上下批次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动物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动物本身的免疫能力与免疫状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饲料营养水平、管理条件、饲养环境、天气变化等,因此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必须围绕这些因素并采取综合措施,从动物机体抵抗力的增强、快速彻底杀灭致病微生物、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畜禽传染病是指某种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或其它微生物)侵入畜禽机体后,使机体低抗力减弱而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临床表现和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相比较,有三个特点: 一、致病因子是活的病原微生物,当这种微生物侵入易感畜禽体内后,能使机体出现固有的临床症  相似文献   

11.
进入早春时节,气温时高时低,气候异常,对鸡群应激影响比较大,且此时气候条件有利于各种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养殖户应注意新城疫、禽流感、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正>1消毒方法的选择1.1根据病原微生物选择由于各种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抵抗力不同,所以,要针对性地选择消毒方法。对于一般的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氏体等对消毒剂敏感性高的病原微生物等,可采用煮沸消毒或低效消毒剂等常规的消毒方法,如苯扎溴铵、洗必泰等;对于结核杆菌、真菌等对消毒剂耐受力较强的微生物可选择中效消毒剂与高效的热力消毒法;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强的细菌芽孢需采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6,(7):1266-1272
<正>病毒、细菌等致病病原微生物一旦入侵机体,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抗感染免疫应答反应,但长期困扰免疫学界的问题是免疫系统通过什么样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特异性感知外源病原微生物入侵,并有效地启动免疫应答效应以杀伤、清除病原微生物,以及能否准确预测外源病原体入侵时机体做出的应答。以往的研究发现,免疫细胞识别与应答病原体时,Toll样受体(TLR)可通过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相似文献   

14.
春季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各种病原微生物繁殖加快;鸡舍环境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发生波动,天气忽冷忽热的情况下鸡群的抵抗力随之降低,成为很多疾病发生的诱因;春季多风干燥,病原微生物容易通过空气传播,  相似文献   

15.
生物安全体系就是为阻断致病病原(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侵人畜(禽)群体、为保证畜禽等动物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范措施,是较经济、有效的疫病控制手段。 生物安全体系主要着眼于为畜禽生长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畜禽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尽可能地使畜禽远离病原体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消毒药是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其作用机理是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干扰微生物重要酶系统或改变胞膜通透性。消毒药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理化性质,而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1.病原微生物类型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有很明显的不同,例如形成芽胞的微生物对消毒药敏感性差,因而所用药物的浓度及作用时间都要增加;病毒对碱和甲醛很敏感,而对酚类的抵抗力却很大;乳酸杆菌对酸的抵抗力强。大多数的消毒药对细菌有作用,但对细菌的芽胞和病毒作用很小,因此在消灭传染病时应考虑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正确选用消毒药。2.环境中…  相似文献   

17.
犊牛传染性腹泻是由于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而导致,主要症状是腹泻。常见致病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致病病毒包括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寄生虫包括隐孢子虫、线虫以及球虫。诱发该病的原因主要是犊牛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不良,没有及时进行清扫和消毒,导致机体体况较弱,同时饲养环境较差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犊牛更容易患病。现概述犊牛传染性腹泻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中,消毒药主要用于对器械、用具、畜禽圈舍、地面粪便、运输工具、皮毛、水、空气、畜禽活体的消毒。消毒药对于预防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人、畜的安全。1微生物的敏感性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有明显的不同,例如病毒对碱和甲醛很敏感,而对酚类的抵抗力却很大,大多数的消毒药对细菌有作用,但对细菌的芽胞和病毒作用小,因此在消灭传染病时应考虑病原的特点,选用消毒药。2环境中有机物质的影响当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如畜禽的粪、尿、炎性渗出物等,能阻碍消毒药直接与病原微生物接触,而影…  相似文献   

19.
周平 《当代畜牧》2005,(2):22-23
1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 1.1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学复杂,是由多因子引起的,而不是由同一种和几种菌所引起。1.2 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多为常在菌,只有在某种应激因素状态下,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大量细菌繁殖产生毒素,才对机体有致病作用,故在疾病发生时,多找不到传染源。  相似文献   

20.
1 气候环境因素与动物发病的关系 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动物发病的罪魁祸首,病原微生物与气候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繁衍、传播,致使动物发病。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还出现变异,冬天寒冷的气候可以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但今年“暖冬”的特点是冬季气温偏高,而且干旱雨雪少,空气的温、湿度对细菌、病毒的繁殖不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加之暖冬气候干燥,空气污染严重,大量病毒和细菌存留,虫媒病毒和细菌非但不死,还可能大量繁殖甚至变异,使一些致病微生物因温度适宜而存活下来,再加上气候干燥带来更多的粉尘和大气污染,使得这些病菌更加活跃,病虫害更容易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