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日粮类型角度阐述家禽不同类型日粮的抗营养因子及酶制剂在家禽不同类型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酶制剂已获批在家禽日粮中使用,添加酶制剂在提高家禽的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的同时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酶制剂改善家禽生产性能的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日粮中谷物的类型和数量、谷物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等。  相似文献   

3.
应用酶制剂可提高家禽日粮的利用率,减小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提高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增强家禽的免疫力,减小家禽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酶制剂对家禽内源酶的分泌也有一定的影响,适宜、正确的添加量可以弥补家禽幼龄期内源酶分泌的不足,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和新的营养标准的建立,为未来养殖业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但目前,酶制剂在不同总类,不同生理状况的家禽日粮中具体添加,以及添加的最佳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应用酶制剂可提高家禽日粮的利用率,减小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提高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增强家禽的免疫力,减小家禽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酶制剂对家禽内源酶的分泌也有一定的影响,适宜、正确的添加量可以弥补家禽幼龄期内源酶分泌的不足,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和新的营养标准的建立,为未来养殖业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但目前,酶制剂在不同总类,不同生理状况的家禽日粮中具体添加,以及添加的最佳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正>3家禽利用不同酶制剂的效果家禽日粮中添加酶的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日粮中谷物类型和含量、谷物中抗营养因子的水平(同一谷物中的水平也不一致)、所用酶的种类和浓度、家禽品种和年龄(酶对幼雏的效果往往优于老龄家禽)。一般而言,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含量、相应的粘度与家禽性能密切相关。酶  相似文献   

6.
2000年饲料酶制剂在家禽营养中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饲料酶制剂提高家禽日粮中的营养价值在许多国家中已经普遍应用.使用最多的聚糖酶可以部分降解非淀粉多糖(NSP),从而可除去NSP对家禽的抗营养作用.在家禽日粮中使用酶不仅可以提高家禽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而且通过减少代谢产物的排泄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在家禽日粮中使用饲料酶制剂的其他益处还包括增加最低成本配方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以及改善家禽的健康状况.随着我们对各种饲料中NSP详细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认识的加深,今后将开发出更高效的酶,更准确地作用于这些聚合物.因此使用NSP作为一种能量来源,更有效地利用动物副产品及工业废料以及消除特殊的抗营养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剂、硫葡糖苷、生物碱、皂苷和多酚类物质等将在酶工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慧 《四川畜牧兽医》2000,27(12):26-26,28
随着酶制剂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对不同种类的动物,不同的日粮类型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饲料中添加酶制剂,除分解特定的底物外,还可最大限度地消除饲料中某些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影响动物机体的内泌,增强免疫,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添加到家禽饲料中可消除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日粮组分的消化率,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及增加经济和生态效益。但受限于酶本身及受试对象等方面的影响,其产生的效果不尽一致。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科研人员对酶制剂的深度开发利用,制约了酶制剂在市场上的推广。本文旨在通过引用近年来酶制剂在家禽试验中的科研数据,对酶制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酶制剂科学研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养禽业规模化发展,如何提高家禽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已成为养禽业日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家禽的主要饲料有大麦、小麦、稻谷、燕麦、黑麦等,但由于含有抗营养因子(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等)而妨碍了家禽消化吸收,常常造成家禽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不良以及排泄粘粪、污染环境等。而研究表明,应用微生物来源的粗酶制剂,添加于上述谷物的日粮中,可以防止或减轻其对家禽的上述不良反应。事实上,酶制剂在家禽饲料和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家禽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家禽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蛋的品质等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回顾目前酶制剂在家禽日粮中的作用及其来源的科学信息。饲料成本是家禽生产中最大的单笔支出,可占每羽家禽总生产成本的70%。家禽行业从业者已经将酶制剂认定为一种标准的日粮(尤其是小麦-大麦型基础日粮)成分。酶是一种由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的生物催化剂。它们可引发生化反应,而自身保持不变。家禽可自然生成酶来辅助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但它们无法生成可以完全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需要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酶来帮助它们消化。根据应用目的,饲用酶基本上分为可在数量上补充单胃动物内源性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酶和单胃动物自身无法分泌的酶(如β-葡聚糖酶、戊聚糖酶和植酸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底物分子中的特定降解位点、pH、温度以及催化剂或抑制剂。细菌、真菌和酵母是家禽日粮中作为酶来源的微生物。在家禽饲料行业,过去几年中已经使用过或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及其相关酶制剂、植酸酶、蛋白酶、脂肪酶和半乳糖苷酶等。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酶不仅能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还能减少排泄物引起的环境问题,包括降低肠道食糜的黏度、提高宿主(或内源性)酶的功效、改变饲料在消化道中的排空速度、影响排泄物的特性、改善垫料质量、释放养分、提供磷、增加可利用能量以及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等。在日粮中添加酶来改善动物的生产指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饲料原料的类型和数量、谷物中抗营养因子的水平——同一种谷物所含的抗营养因子水平也可能不同(例如,低β-葡聚糖大麦对高β-葡聚糖大麦)、所使用酶的作用范围和浓度、动物的类型(家禽比猪对酶制剂更加敏感)、动物的年龄(幼龄动物对酶的响应比大龄动物更好)、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情况以及家禽的生理状况。  相似文献   

11.
酶制剂应用于动物饲料中能克服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不良作用,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有益家畜健康。文章主要介绍了应用于动物饲料中的酶类如何改善动物营养、提高日粮的消化率和各种酶适宜作用的饲料谷物类型,并指出当前酶制剂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2.
抗营养因子是影响和降低饲料中各养分利用率的一个主要因素,酶制剂之所以能显著提高某些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机理之一是它能够消化溶解某些抗营养因子,从而改善动物的消化机能,提高代谢水平,弄清楚抗营养因子与相对应的酶的关系。对于如何根据当地饲料资源来选择日粮类型以及如何根据需要来选用酶制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促进家禽生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家禽麦类基础日粮含有较多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SNSP影响家禽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从而抑制家禽生长和饲料利用率,利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可降解SNSP,促进家禽生长,对酶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家禽消化吸收能力的增强,韩正康等研究发现酶制剂除影响家禽的消化吸收外,还影响其神经内分泌系统,SNSP降解可能会产生活性调节物质引起家禽神经内分泌生物轴的变化,从而提高家禽徨产性能,本文就SNSP的抗营养性,NSP酶制剂消除营养因子反应及其神经内分泌机理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大麦、小麦含有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大麦中主要是p-葡聚糖,小麦中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它们是大麦和小麦的主要抗营养因子,饲喂大麦和小麦基础日粮,会使家禽生产性能下降。本次试验主要研究不同国产酶制剂添加到大麦和小麦基础日粮中对雏鸡生产性能和消化机能的影响,为推广利用大麦、小麦作为雏鸡饲料原料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家禽日粮中外源饲用酶的使用正在成为克服抗营养因子不良影响、提高日粮消化率和改善家禽生产性能的一种常态。本文概述了使用饲用酶的科学依据和目前饲用酶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添加饲用酶后的反应效果及造成这种不同效果的可变因素。虽然在添加饲用酶后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利用,但也存在限制反应效果的生理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包括消化道内p H值和食糜停留时间。为克服这些限制因素,至少部分营养策略值得深入探究;可能的方法包括通过饲料加工重建嗉囊和肌胃原有的功能,也包括使用高剂量的酶制剂。未来饲用酶制剂的发展,将会减少很多生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家禽日粮中外源饲用酶的使用正在成为克服抗营养因子不良影响、提高日粮消化率和改善家禽生产性能的一种常态。本文概述了使用饲用酶的科学依据和目前饲用酶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添加饲用酶后的反应效果及造成这种不同效果的可变因素。虽然在添加饲用酶后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利用,但也存在限制反应效果的生理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包括消化道内p H值和食糜停留时间。为克服这些限制因素,至少部分营养策略值得深入探究;可能的方法包括通过饲料加工重建嗉囊和肌胃原有的功能,也包括使用高剂量的酶制剂。未来饲用酶制剂的发展,将会减少很多生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导致病原菌增殖。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饲用酶可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减少未消化日粮在家禽后肠可能导致的潜在问题,从而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添加粗酶制剂对法系獭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饲料除了含有能被利用的营养成分外,有时还含有某些抗营养因子(ANFs),如植酸、β-葡聚糖、戊聚糖、果胶等,这些抗营养因子,不仅难以被免利用,而且还防碍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造成兔饲料利用率不高。目前国外已成功地利用粗酶制剂破坏这些抗营养因子,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但试验对象绝大多数集中于猪与家禽上,很少用于草食动物。为拓宽酶制剂的应用范围,我们进行了獭兔日粮添加酶制剂的试验,旨在为酶制剂应用于养兔业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试验动物为法系獭兔,由山东荣成市玉兔牧业有限公司提供。1.…  相似文献   

19.
复合酶制剂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晔 《中国饲料》2004,(13):23-25
在家禽玉米-豆粕型日粮中使用酶制剂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影响家禽对饲料利用的主要因素是饲料中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打破植物细胞壁,有效地降解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释放细胞内所含的营养物质;二是日粮中玉米、豆粕及糠麸类副产品中纤维细胞壁中的多聚糖主要由占饲料中抗营养因子(ANFS)比例最大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组成,谷物中SNSP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家禽体内缺乏分解SNSP的内源酶,而SNSP使消化道食糜的粘度增加,从而导致日粮养分…  相似文献   

20.
木聚糖酶与肉仔鸡小麦日粮代谢能之间当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酶制剂在家禽营养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如植酸酶和NSP酶,其中NSP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麦类基础的家禽日粮中,大多数研究结果都证明了肉鸡小麦日粮中添加NSP酶对生产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小麦日粮的抗营养作用就在于含有较高水平(1 1 % )的NSP(阿拉伯木聚糖) ,影响肠道食糜黏度,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明根和朝格图,1 996)。木聚糖酶通过水解饲料中的木聚糖,消除其抗营养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同时伴随着饲料代谢能的提高(卢铮和张日俊,1 997)。目前已经不再提倡简单地将酶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去的做法,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