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陈梅香 《种子科技》2006,24(6):2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的实施,将种子产业全面推向市场,为种子市场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随着种子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种子管理的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将这些问题提出与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邓海军 《种子科技》2006,24(1):1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给我国的种子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种子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确保了种子市场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但是,随着种子市场化、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具体工作币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实际中的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和种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种子工作出现了一些新形势,对种子管理人员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为了切实地搞好种子工作,种子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学习与探讨,不断提高自我,以适应当前种子管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苯酚染色测定小麦种子纯度的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苯酚染色法对不同特征特性的小麦品种种子进行了颜色分类鉴定,并测定了温麦8号小麦种子的纯度,对苯酚染色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在实际鉴定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产业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用种商品化,种子经营市场化,对种子管理工作和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来,种子管理体系不但未与产业同步发展,相反有所弱化,出现编制不足、经费匮乏、手段落后、职责不清的局面。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文件),明确提出要实行政企分开,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系,对种子管理的工作主体、工作职能、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保障措施都予以了明确。根据我省现状,对照国办文件要求,笔者就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改善种子管理工作条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张火炎 《种子科技》2001,19(3):150-15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于 2 0 0 0年 12月 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农业工作 ,特别是种子工作的一件大事。它更加规范了种子选育、生产、经营、管理、使用者的行为 ,既提高了经营的灵活性 ,也加强了管理的严肃性。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对《种子法》的一些条文的不同理解会产生一些疑惑。在此提出几点 ,以供探讨。1 种子经营许可证与营业执照《种子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种子经营者凭经营许可证办理营业执照。但《种子法》也规定了四种情况可不办理经营许可证。其中农民个人自繁、自用剩余的…  相似文献   

7.
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严军  宗式群 《种子》1998,(1):75-76
种衣剂是国内正在开发应用的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种衣剂处理种子是提高种子质量、实现种子产业化、增产增收的有力措施。近年来,如皋市进行了种子包农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累计推广种子包衣技术10万hm’,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很好的防治病虫、节本增收等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l推广应用种子包衣技术的效益1.l经济改益近年来,如皋市应用种子包农技术面积达10万hm’,其中玉米4.48万hm’,棉花2.85万hm’,水稻1.87万hm’,小麦0.8万hm’,累计增产粮食5640万kg,增收皮棉410万kg,节约种子96万kg,增加效益4800万元,…  相似文献   

8.
种子质量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质量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物的增产潜力,农业增产增收离不开高质量的种子.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在从事种子质量检测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利于种子检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浅谈在种子质量检测工作中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质量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质量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增产潜力,农业增产增收离不开高质量的种子.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在从事种子质量检测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以供种子检测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种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种子管理体系有所弱化,出现主体不明、职责不清、管理条件落后于工作需要的局面。笔者就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改善种子管理工作条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