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肠变位以病程短急,病势危重,腹痛剧烈为特征,肠变位有以下4种形式。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道及其附属的肠系膜直接进入或套人紧接着的远端肠管,导致远端肠管闭塞及肠系膜循环障碍。肠扭转,是肠游离端位置发生异常改变,肠管本身呈纵轴扭转或折转。肠嵌闭,是肠管及其附属的肠系膜坠人腹腔天然孔或病理孔中。肠绞窄,是肠管被腹腔某些韧带绞窄,或与肠系膜或大网膜粘连。  相似文献   

2.
<正>肠阻塞又称肠便秘、肠秘结、便秘疝,中兽医称结症,是马属动物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肠内容物滞留不能后移所致的一种腹痛病。1症状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呈犬坐姿势,或起卧或滚转,回顾腹部,口腔稍干或干燥,肠音沉衰或消失,排粪减少或停止,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肠段内有秘结的粪块。  相似文献   

3.
肠管的一段与另一段绞绕在一起或肠管的一段与其附近的肠系膜绞绕在一起时,叫做肠扭转或肠扭结;肠管自身呈纵轴的扭转,叫做肠轴转.也有的书[1]上定义为肠扭转,本文均统称为肠扭转.肠扭转是肠变位的一种类型,其特征为扭转基部呈"麻花状".发病部位常见于空肠(原因可能是空肠的系膜较长,能自由移位),特别在接近回肠部位的空肠,但亦见于十二指肠肝门弯曲部及升部[1],在牦牛生产中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肠扭转是某一段肠管本身伴同肠系膜呈索状扭转的一种肠纵轴扭转,常造成肠管闭塞不通。牛肠扭转在兽医临床上较其它肠变位多见,笔者26年来共诊治8例。1牛肠扭转的发生率从1981—2007年共诊治牛消化系统病192例,其中前胃疾病164例;牛腹泻13例,牛便秘2例;牛肠变位13例,其中牛肠扭转8例,肠套叠1例,肠嵌闭3例,肠绞窄1例,牛肠扭转占牛肠变位总数的61.54%,各种牛只(牦牛、黄牛、犏牛、母牛、犍牛、放牧牛、舍饲牛或半舍饲牛,1岁以上犊牛,育成牛、成年牛)皆可发生。2牛肠扭转的发病原因关于牛肠扭转的病因仅在西北农学院主编的《家畜内科学》(农业出…  相似文献   

5.
肠结症又称肠阻塞、肠便秘,临床上马属动物较常见,常因肠管蠕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粪便积滞不能后移,致使某段或某几段肠腔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急性疝痛病,中兽医称之为结症。笔者多年来在兽医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骡肠结症16例、驴肠结症5例。  相似文献   

6.
肠结症又称肠阻塞、肠便秘,临床上马属动物较常见,常因肠管蠕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粪便积滞不能后移,致使某段或某几段肠腔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急性疝痛病,中兽医称之为结症。此病为马骡驴常见多发的一种急性腹痛病。笔者多年来在兽医临床上治疗骡马肠结症多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旨在调查和分析广东省养禽场肠球菌的亚型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耐药性及其毒力因子流行分布特征,为控制禽源肠球菌耐药性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于2018年从广东省4个养禽场采集肠道样品493份,进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PCR方法检测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显示:1)共分离到125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84株(鸡源66株,鸭源18株);屎肠球菌41株,均来自鸡肠道样本。2)菌株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几乎全部耐药,对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9.60%和74.40%。屎肠球菌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而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鸭源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94%)显著高于鸡源粪肠球菌(39.4%),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均敏感。从鸡分离的1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3)耐药基因在屎肠球菌中的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鸭源分离株检出率高于鸡源。耐药基因tetL、fexA、ermB最为流行,检出率均高于90%。其次是optrA基因,检出率为73.60%,poxtAfexB的检出率均低于20%。在3株鸭源粪肠球菌中检测出cfr基因。4)已检测的毒力基因中efaA的携带率最高,为63.04%(58/92),其他依次为gelE(54.35%,50/92)、ace(47.83%,44/92)、asa1(44.57%,41/92)。对环丙沙星及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的菌株及携带cfr基因的菌株,大多携带agg、asal、gelEace。本研究显示养殖场禽源肠球菌耐药严重,鸭源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高,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流行且多样,且检测出人医临床重要抗生素耐药基因,应加强对养禽场肠球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8.
消化不良是由于牛胃肠黏膜轻度炎症,分泌、吸收和蠕动机能发生紊乱,或胃肠黏膜虽无炎症,而分泌、吸收和蠕动机能紊乱,以胃肠内容物发酵腐败和爱气,鼻镜干燥、色红,肠音减弱,粪便干而有黏液、便秘;有的口色淡,鼻镜湿润,肠音增强或肠音不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混有消化不全的饲料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奶牛。  相似文献   

9.
猪便秘是养猪业中不可忽视的常发病。近年来 ,笔者临床诊治猪便秘 4 8例 ,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猪便秘多发生在春季的 4月下旬至 6月初 (2 9/ 4 8) ,其他季节发生较少 (19/ 4 8)。猪便泌可分为原发性肠便秘和继发性肠便秘。原发性肠便秘 :共诊治原发性肠便秘猪 37头 ,初期病猪结膜潮红 ,采食减少 ,渴欲增加 ,腹围略增大或不变 ,卧地或站立拱地 ,有时发出呻吟 ,排粪减少 ,粪呈干小球状、表面覆盖灰白色黏液 ,当直肠黏膜破损时 ,黏液中混有少量鲜红血液。后期排粪停止和直肠积粪 ,病猪烦燥不安 ,拱地或拱饲槽 ,食欲废绝 ,个别猪…  相似文献   

10.
对小母猪无论是大挑花还是小挑花,如果手术不当,均有可能导致肠嵌闭(俗称夹肠),严重者引起肠与肠、肠与腹膜的粘连,甚至造成死亡。笔者先后诊治类似病例3例,现就其中一例肠嵌闭并发严重粘连的诊治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患猪为白色杂交长白猪,体重约14kg,40...  相似文献   

11.
耕牛肠癀是夏秋两季牛只的常发病、多发病,究其原因皆为暑热炎天,耕牛过吃了被太阳暴晒的热草,或吃了被河湖洪水泛涨后所污染过的草料,或耕牛久渴失饮,或空肠饮喝溪泉冷水太多,加之又失于牵散运动,凡此种种都能导致耕牛发生肠癀疾症.笔者在较长时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耕牛肠癀289例,效果良好,现予介绍,供同道参考和验证.  相似文献   

12.
家畜肠臌气又称肠臌胀、风气疝,是因肠消化机能紊乱,肠内容物产气旺盛,肠道排气过程不畅或完全受阻,导致气体积聚于某部分或大部分肠管内,引起肠管臌胀的一种腹痛病。中兽医称肠臌气为胀肚或气结。  相似文献   

13.
肠球菌是人或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近年来在医学和兽医临床中肠球菌的感染已引起广泛关注。肠球菌除了具有特殊的耐药机制外,还拥有众多的毒力因子。本试验就目前已发现的肠球菌重要毒力因子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犬的肠便秘是由于肠内容物因排出速度变慢而使粪便变干、变硬,排出困难而造成,常见于老龄犬和患某些热性病时间较长的病犬。病犬常作排粪姿势,反复努责,不见排粪或排出少量干粪。排粪时病犬表现兴奋不安,疼痛,叫唤,食欲减退或废绝,间或呕吐,肠音减弱或消失,临床上以内服泻剂和用石蜡油、软皂水灌肠来治疗。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84团与90团、农八师新业羊场及142团羊场健康绵羊的鼻拭、肛拭、青贮饲料、棉籽壳、饮水以及周围环境中的土壤进行检测.共检测220个样本,分离得到47株革兰氏阳性、成双或链状排列的球菌;经培养特性、生化特性鉴定,并针对肠球菌高保守的特异性tuf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这47株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有4株为非肠球菌,其余43株均为肠球菌.结果表明羊体及其周围环境中肠球菌分布率达19.5%.  相似文献   

16.
鸡坏死性肠炎又称鸡梭菌性肠炎、肠毒血症(肠毒综合征)和内脏腐烂病,是由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严重侵害家禽的一种疾病。魏氏梭菌常寄居健康鸡群肠道内,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粪便、土壤、污染的饲料和垫料或肠内容物中均可分离到该菌,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为主。通常情况下,魏氏梭菌与家禽机体共生并不致病,但如果突然更换饲料,有严重应激,恶劣气候刺激,肠黏膜因细菌、球虫、蠕虫等侵害,或长时间、超剂量使用抗生素等引起损伤,均能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17.
马卡他性肠痛亦称为卡他性肠痉挛或痉挛疝,是由于肠内感受器官受到刺激,引起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而发生的间歇性疼痛,马表现为回头顾腹、蹲腰摆尾、频频起卧、四肢交替刨地等。笔者通过治愈一例岔口驿马卡他性肠痛,提出预防、治疗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肠秘结的病原是秘结团堵塞肠道。肠道形成超正常大的粪团,或粪糜堆积,肠运动和分泌机能的衰竭,引起心肌的衰竭、有毒物质的吸收,……。以此论肠秘结的病因是胃肠机能紊乱的因素造成的,如饲料质量不佳,饮喂不规律、劳逸不均、以及气候突变等。  相似文献   

19.
肠毒血症是由于动物吞食的食物或食物下脚料中含有可产生内毒素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以及肠道内产气荚膜梭菌也可以产生内毒素,引起的一系列急腹症.2016年9月8日,我门诊接收一例6月母猫,通过对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血液学,影像学等检查,诊断为内毒素引起的猫肠毒血症,经过对症治疗,恢复良好.现将诊疗过程及体会报告如下,为临床类似病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肠球菌病在全世界的各种禽种都有发生,临床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大肠埃希菌病也称为大肠埃希菌性败血症、大肠埃希菌感染,是一种急性致死性败血症或亚急性的心包炎和气囊炎,对家禽业影响重大,世界各地均有发生。1肠球菌病1.1病原与流行肠球菌科是家禽和其他禽类肠道中的正常微生物菌群。肠球菌是一种无运动力、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的球状细菌,在涂片染色中呈单一、成对或短链排列。从有临床发病禽类分离的肠球菌有多种分离株。粪肠球菌可感染所有日龄禽且对胚胎和幼禽危害最大。可经口、气溶胶和伤口感染。急性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或慢性可见心内膜炎。有报道称,肠球菌感染幼禽可引起脑坏死和脑软化。虽然肠球菌病可感染各种禽类,但某些肠球菌菌株还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有益作用,可作为益生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