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晓虎 《现代园艺》2023,(16):164-166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突出的功能作用,既能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又能为人类社会生产提供多种且必不可少的资源,可以说,湿地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分析了张掖市部分湿地退化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生态修复措施,具体包括开展湿地生态监测工作、深入推进湿地水生态修复治理、改善土壤盐渍化、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社会公众湿地保护意识5个方面,旨在遏制部分湿地进一步退化,恢复湿地生态,从而提高地区生态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园林水景的生态作用,城市湿地的生态修复和重建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和行业的重视。水生植物作为城市湿地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栽植技术直接影响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效果。总结了湿地水生植物的作用和湿地水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栽植方式,探讨了水生植物栽植养护管理技术及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湿地是"地球之肾",属于特殊生态资源与土地环境,湿地的生态状况会对该地区生态平衡形成直接影响,因此,各地都加大了对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力度。以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原则为切入点,简要分析生态修复模式,为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玥 《现代园艺》2023,(3):115-117
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肺”,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建设湿地公园时,如何保护湿地既有生物资源、减少水资源损耗,同时对已经受损生态环境予以修复,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方面分析湿地公园的价值,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水质与水系保护、鸟类与植物保护、湿地生态文化保护,以及植被恢复、基质恢复和水环境恢复等方面,提出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保护与恢复方法,为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作用。湿地公园能保持城市良好的生态条件,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创造舒适优美的园林环境。伴随城市污染日益突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导致湿地水环境质量下降,这对人们所向往的宜居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文章以北戴河森林湿地公园为例,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出发,运用生态修复理念探讨湿地的保护、修复景观设计,在实现控制污染、植被恢复后使其形成良性循环的湿地生态景观系统。  相似文献   

6.
所谓人工引导下的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其实就是在灵活运用自然生态自有修复能力的基础上,营造出具有生态化的湿地景观。对于人工引导下的湿地公园而言,其生态系统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其湿地的恢复及建造工作上需要从物种及生境等多方面入手,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以最少的人工干预实现对湿地公园的减量设计。  相似文献   

7.
叶晓敏  傅睿  陈连贵 《现代园艺》2023,(17):97-99+102
消落带是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或者周期性蓄水形成的现象,位于城区的消落带景观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白鹤滩电站建成后,将形成垂直落差达60m的消落带,也将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人工消落带之一。以白鹤滩库区消落带为研究对象,选取巧家县城市区域段作为研究区域,以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耦合理论为指导,将景观设计、植物群落梯度配置作为研究关键内容,根据水位涨落周期性、生态环境脆弱性、景观系统薄弱等特点,以绿色生态走廊、滨水游憩画廊和历史文化长廊为特色,形成高落差库区消落带的景观设计模式。通过形成兼顾防洪、生态和景观复合功能的消落带景观设计,为其他同类型滨水空间营造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华宇  刘媛 《现代园艺》2023,(16):173-174+177
湿地公园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兼具改善气候、缓解城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但是湿地属于薄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便难以恢复,进而导致小气候的改变和生物群落生存环境的恶化。从生态设计手法出发,分析了江西婺源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现状,在空间和景观格局上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联系,重塑和构建本土珍稀动植物生态链,从而起到保护野生动物生活环境、修复湿地公园生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惠珍 《现代园艺》2022,(2):144-145,148
以郑州水系为例,分析当地水灾状况.重点研究湿地规划修复的方式,包括河道生态、湿地植物及景观的修复;基础设施规划等.进一步探讨郑州黄河湿地的整体生态规划方向,分别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角度叙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逐步加快的背景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断提升。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最大的一块新生湿地,更是世界上极为少见的河口湿地系统。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河口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具备极为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特征。但随着我国近年来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增加,黄河三角洲湿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亟待进行有效修复。鉴于此,探究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管理的相关内容,以期加快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园艺》2020,(5):151-153
我国小微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多分布于乡村地区,以小型河流、池塘、鱼塘、沟渠等为代表的小微湿地受人类活动的干预较大,工厂工业废水偷排、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化肥农药使用过度、生活垃圾倾倒填埋而导致水质恶化等现象尤为突出,这些小微湿地与乡村环境息息相关。以南通市通启桥村为例,基于生态修复理论,分析通启桥村小微湿地污染成因,并对小微湿地生态修复提出建议,即利用植物修复、建立水系生态廊道、加强监督管理,旨在更好地保护和美化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滩涂湿地是众多珍禽的栖息地,由于受生物入侵、滩涂开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滩涂生态受到了冲击,为此开展了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以本土植物盐地碱蓬开展滩涂生态修复和景观生态建设,在保护区规划设计,并成功种植100hm2碱蓬景观型群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湿地公园园林绿化及生态修复相关问题,本文以查阅相关文献和笔者多年管理经验为基础,对城市湿地公园园林绿化及生态修复改造进行研究,提出了进行土壤改良和地形的打造、加强思想重视和规划管理、做好湿地公园绿化设计等相关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保护包头市区生态环境,针对赛罕塔拉生态园区面临的问题,探讨保护、修复湿地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对生态园区的实地考察,探讨人们对湿地保护的认识,湿地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主城区嘉陵江段冬季蓄水长达3个月。2010年10月26日三峡库区正式蓄水至175m,本文观察记述了五种禾本科植物水淹胁迫后的生长性状和恢复情况,旨在积累消落带植物在受胁迫时生长策略选择方面的长期生态学数据,为消落带恢复重建过程中植物筛选、生态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十三五"重要内容,促使我国进入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的快车道,因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具有建造维护费用低、去污效果好、恢复区域生态环境及产生经济效益等诸多优势,使其成为污水处理方面的重点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湿地及具有湿地生态修复潜力的景观空间,试图探讨出如何应用景观水文理念实现城市湿地水景观的合理规划,通过对相关理念及人工湿地案例的分析,结合衡水湖湿地的现状,探讨了人工湿地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及策略,从湿地水文水质恢复、地表径流控制、水体污染控制、水景观营造4个方面进行阐述,反映出景观水文多学科交叉的复杂性及科学性,对今后衡水湖湿地水景观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健康的城市湿地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调蓄径流、净化水质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在城市湿地生态修复实践中,近自然湿地景观打造成为趋势,然而对湿地近自然景观还缺乏有效评价。本研究在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湿地近自然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荆州市三国公园的湿地景观进行评价,从而为城市湿地建设提供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纽约市弗莱士河公园(亦翻译为"清泉公园")以构建"生命景观"为主题,开创了生态风景园的新形式以及废弃地再生的新范例。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事务所创造性地将890.3hm2的弗莱士河垃圾填埋场改造成纽约市最大的城市公园,并提供了一条建立在自然进化和植物生命周期基础之上的长期策略,以期修复严重退化的土地,通过恢复湿地、森林、引入新栖息地、添置休闲娱乐项目,为野生动植物,也为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优质场所,其景观生态修复的工作具有非凡意义和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弗莱士河公园项目场地的历史变迁、现状特征、设计理念、整体布局、修复技术及工法、最终效果等,最后结合景观都市主义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20.
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其中,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是湿地公园开发建设的基础。在我国湿地公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前湿地公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以杭州大江东江海湿地规划为例,着重从湿地生态水系的构建与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两方面探讨湿地公园的保护策略,并提出建构新型的圈层保护模式,以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及合理地进行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