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每茬蔬菜采收后,均有许多病菌附在蔬菜的残枝腐叶上或散落田间、土壤中,给下茬蔬菜留下了侵染源。因此,菜农除在蔬菜生长期间加强病虫草的防治,以直接减少病源菌的基数外,还需在每茬蔬菜采收后,彻底清除田间残根、残枝、腐叶。尤其对春播蔬菜须搞好以下方面的综合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深耕消毒。菜农收获蔬菜后,应将菜地深耕40cm左右,借助自然条件,如冬季低温、夏季高温及太阳紫外线等,杀死大量病菌。 二、耕层换土。对一些较固定、品种选择余地又小,而且投资较大、效益高的蔬菜设施栽培,如温室,可采用换去耕层表土,用无病无害表土补充  相似文献   

3.
搞好蔬菜苗床消毒.对实现一播全苗,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至关重要。其消毒技术有如下几种: (1)高温烤地。高温烤地是一种投资少、简便易行的方法。高温天气,对苗床进行高温处理,是保证播后出齐苗,培育壮苗的关键。具体做法是:抢住晴天,整好苗床,再铺好膜,利用中午高温烤苗床2~3天,使苗床温度达到50℃以上,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2)药温消毒。在播种前15天左右,将苗床整好,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ml兑水5kg浇在苗床上,再用膜或旧……  相似文献   

4.
在种植蕃茄、茄子、莴苣等蔬菜和草莓、西瓜等水果后的大田、大棚里,都会给土壤留下包括病原菌在内的许多有害生物。若下茬再种植同类蔬菜、水果,这些病菌通过土壤传播给下一茬植物,使其发生病害,影响生长,造成严重减产。为解决植物土传病害,目前常采用更换种植品种的方法,以下茬植物本身对上茬作物留在土壤中的病害的免疫  相似文献   

5.
(1)提高复种指数。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蔬菜品种,采取间套混作、多茬种植、立体栽培等形式,增加复种指数,实现增产增效。(2)双层薄膜保温。即在棚室内加地膜(可使地温增高2℃~3℃)或设置小拱棚(温度一般可稳定在10℃以上),可使蔬菜在冬季生长快,上市早,增效益。(3)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实践证明,采用该技术可节水40%,使棚内相对湿度下降10%以上,还能抑制并减少蔬菜病害的发生与蔓延,确保优质高产。(4)土壤消毒。在蔬菜播种或定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可预防蔬菜发生立枯病和根菌病。宜用40%的多菌灵或…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套西瓜立体种植技术□赵玉山1.种植方式与时间(1)地块选择宜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地块。前茬收获后,及时普施优质农家肥。冬前用机械深耕冻垡,使土壤疏松和充分熟化。(2)种植方式马铃薯按65cm和45cm的宽、窄行距起垄;每隔4行马铃...  相似文献   

7.
2000年4月下旬 ,山东省临沭县的麦田里 ,不到17cm高的小麦青苗被主人像割韭菜一样割下 ,一把把齐刷刷捆扎后装车运往某公司 ,排队等候验收、过磅和交售。公司车间里的工人们则忙于冲洗、分捡、加工小麦青苗。刚刚腾出的麦茬地里 ,农民正在忙于耕种第二茬小麦(第二茬麦苗6月底又可收获) ,使原来每年夏收一茬小麦变成一季收两茬小麦青苗。一位农民高兴地说 :“俺种了3亩(0.2hm2)小麦苗 ,每茬可产青苗4500多kg,一季两茬收入可达1万元。”原来这是临沭县某公司于1999年与日本一公司签订了用于生产麦叶纤维素食…  相似文献   

8.
(1)把甲醛、溴甲烷、棉隆等有熏蒸作用的药剂加入到土壤(全部苗床土消毒)中。此法杀菌比较彻底,除能杀死土壤里的病菌外,还能杀死土壤里的线虫、草籽等,但在杀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里的有益生物。因此,除非土壤病害特别严重,一般很少使用。  相似文献   

9.
1MS—800型残膜回收机该机适用于玉米、高粱等大根茬作物,以及棉花、西瓜和蔬菜等作物收获之后,捡拾残留在田间的塑料薄膜。它由除茬部件、起膜部件、偏心鼠笼转子、收膜机构、梳式摇杆和集膜机构等组成,可一次完成铲茬、压茬、起膜、收膜和集膜等工序,具有结构紧凑...  相似文献   

10.
一、一般农业技术要求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肥力中上等,灌溉方便的壤土、砂壤土为好.选地时,前茬作物最好是小麦、豆类、玉米等,严禁重老和迎老.2.耕地(1)耕地方式.根据我州农业生产情况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①伏款各海.前作收获后,立即耕翻,在人冬时(11月10日前)灌水。②秋泪冬翻.前作收获后,在秋季(10月上、中旬)浇水,然后新翻.③寿灌着翻.(2)施肥.翻地前.按每公顷施农家肥75-90m‘(折51-67t),尿素225kg,磷酸二铁300一375kg,硫酸锌见一3otg均匀地撤施于地面…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旱作技术在襄汾开花结果自1992年以来,襄汾县汾阳岭地区(包括6个乡镇)一直实施旱作农业技术。采取伏前深耕、耙耱保墒、小麦高茬还田、机械播种等机械化旱作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992年的0.4%上升到1994年的0.58%,每667平方米产量由...  相似文献   

12.
一、机械深耕技术 1.选地选茬。应选用保肥保水、排水良好的小麦茬、马铃薯茬、大豆茬的地块种植玉米,因为这些作物田间管理精细,杂草少,能为玉米生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2.机械深耕。麦、薯、豆收获后,应适时使用1LD-530型悬挂五铧犁配带1PHD-10型平地合墒器或1SQ-350型全方位深松机对地块进行深翻  相似文献   

13.
根据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臭氧应用于设施农业对蔬菜土传病害进行防治,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农药杀死土壤中的病虫害,真正实现了用空气和水杀菌消毒,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4.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免耕多茬种植技术适宜于降水量在300~600mm,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的川台、塬地、梯田等平整地块种植。一、播前准备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川、塬、梯田、沟坝等平整土地,以豆类,油菜、胡麻、乔本科作物等茬口较佳。2.深耕蓄墒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晒垡,接纳降水,耙耱收墒,  相似文献   

15.
一、药剂消毒 在播种前后将药剂施入土壤中,防止种子带病和土传病的蔓延。具体方法有:1.喷淋或浇灌法。将药剂用清水稀释成一定浓度,用喷雾器喷淋于土壤表层,或直接灌溉到土壤中,使药液渗入土壤深层,杀死土中病菌。喷淋施药处理土壤适宜于大田、育苗营养土、草坪更新等。浇灌法施药适用于果树、瓜类、茄果类作物的灌溉和各种作物苗床消毒,常用消毒剂有绿亨1号等,防治苗期病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工程配套技术是一项适用于积温在3600℃以上地区,于前茬作物收获前的20d~40d,在地头制钵育苗,待前茬作物收获后就地移栽到大田的机械化育苗移栽复播技术。它可用于移栽棉花、玉米、烟叶、甜菜、花卉、苗木、蔬菜及各种温室作物。1.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的优点在山西省南部棉区,6月上旬收麦后至9月下旬种麦前的100多d时间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完全可以再种植一茬特早熟棉花。但是由于受时间所限,在下茬小麦播种时,棉花难以完全收获,不拔柴腾地势必影响小麦的适时播种,而拔柴腾地又要影响棉花产…  相似文献   

17.
1.播前准备(1)选茬、整地油菜不宜连茬,不宜选用十字花科作物茬口,宜选玉米、豆类、薯类、油葵等茬口。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施肥,多耙耱,达到上虚下实,地平土绵,墒情好。  相似文献   

18.
王华 《山东农机化》2003,(11):33-33
大棚蔬菜病菌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加上大棚内湿度大,温度高,蔬菜轮作倒茬,因而大棚蔬菜病菌传播蔓延快,对蔬菜危害严重。如果使用农药,一是多次防治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二是由于蔬菜生长期短,极易造成农药残留,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在加入WTO后,农药残留超标也会阻碍蔬菜出口国外,影响到蔬菜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江苏新沂天马电子器材总厂开发生产的适于蔬菜大棚使用的SW-009(3.5G)神威牌消毒杀菌机,是一种高效高浓度臭氧发生器。由于臭氧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吕梁市部分旱垣地区小麦腥黑穗病偏重发生,2014年夏收期间通过在孝义市麦区调查,有13%左右的麦田(可看到麦穗变黑)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病害,麦场上的麦堆里也能看到黑麦颗粒,部分农民晒麦子时场地上留下一层黑粉,好似煤灰场,收获的麦子轻则减产,品质降低,重则失去食用价值。这是历年该病菌在土壤(连作时间长)、种子中积累的后果。吕梁平川麦区基本是靠机械收割,使得病菌孢子跨地块、跨区域传播,带菌小麦留种,亦使该病害连年发生。  相似文献   

20.
联合收割机在作业中失粒、跑粮是粮农和机手最为头痛的问题。一般田间失粒的标准范围:每收获50公斤小麦田间失粒0.5-1.5公斤;每收获50公斤水稻,田间失粒1-2公斤。因此,控制田间失粒是提高收割机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关键。操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