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全世界蚕茧总产量为48.35万吨,生丝的总产量为4.93万吨。各主产国家和地区蚕茧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中国占53.1%,印度占16.1%,苏联占10.7%,日本占9.8%,巴西占2.3%,泰国占1.9%,朝鲜占1.4%。  相似文献   

2.
一、世界蚕丝生产情况 1981年世界家蚕茧产量为4570O0吨,其中日本64800吨,中国230000吨(推算数字),印度62000吨,苏联49000吨,南朝鲜13500吨,北朝鲜6500吨,巴西8500吨,其它22700吨,日中两国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4.51%。世界生丝产量52320吨,其中日本14820吨,中国22380吨,其它20多个国家为3000~1000吨。日中两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1.1%,生丝的生产,供需情况见下表(表1)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世界丝绸产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3年世界桑蚕茧产量达86万吨.生丝产量8.4万吨,其中,中国蚕茧为60万吨,蚕丝产量6.9万吨,分别占世界产量的70%和80%左右,中国贸易出口额约3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量的40%。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蚕桑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几十年来都比较先进。战后十多年间,日本每年的蚕茧产量约占世界总产茧量的40%;每年的产丝量约占世界总产丝量的60%。1930年为日本蚕桑生产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桑园面积达1071万多亩,占日本总耕地面积的12.1%,蚕茧年总产量达798.47万担,生丝年总产量达85.23万担,蚕丝生产的年产值在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5.
据报1988年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联邦德国、日本、墨西哥、苏联和美国共生产蜂蜜68.55万吨。比1987年的70.60万吨减少3%。这10个国家的蜂蜜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60%。蜂蜜的进出口贸易比1987年有所下降。1988年这些国家的蜂蜜总消费量比上一年下降1%。由于总产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禽蛋、禽肉资源丰富.品种多样.是世界禽蛋、禽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特别是近几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家禽养殖业、禽蛋、禽肉加工业也轻舒猿臂、展翅腾飞。2001年我国禽蛋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3.1%,其中鸡蛋产量198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7.9%,位居世界第一位,全国蛋鸡场达到1250个,增长17.9%,其集约化程度达30%;2062年.我国禽蛋总产量为25704万吨.人均占有量为18.13千克;2003年我国禽蛋产量为2560.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3%,  相似文献   

7.
1987年世界肉类总产量为15878万吨,比1980年增长15.8%。猪肉继续居首位,占肉类总产量38.7%(6157万吨)。如表1所示,近年猪肉主要产地仍是西欧、北美和中美洲(占50%)。亚洲,主要是中国和日本猪肉产量大增,1980年到1987年,分别增长37.5%和9%。大多数发达围家猪的生产力已相当高,猪肉生产趋于稳定。许多国家由于财政困难,猪肉价值低,而缩减了猪肉生产。目前的情报表明1988—1989年世界猪肉产量继续增长2%。发展中国家猪  相似文献   

8.
一水产养殖业发展与贡献 2011年,中国渔业总产量为5603万吨,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36%;中国水产养殖产量为4023万吨,占中国渔业总产量的72%,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26%,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63%。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渔业大国。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日本蚕糖安定事业团提供了1986至1988年世界主要十大蚕茧生产国的蚕茧和生丝产量(表1、表2),三年中,世界总的蚕茧产量呈上升趋势,1987年比1986年增加了2.4%,1988年比1986年增加了10.0%,即55,900吨。其中中国增加了17.3%,即58,090吨,印度增加15.1%,即12,300吨,而日本和南朝鲜两国蚕茧产量直线下降,三年  相似文献   

10.
一、养虾概况世界上约有40个国家或地区在养殖对虾,养虾总面积1990年为1500万亩,养虾总产量为63.3万吨.约为对虾上市量的25%。主要养虾国家多分布在东半球,有养虾场16565个,养虾面积约为1340万亩,养殖虾53.5万吨,为世界养虾总产量的84.5%。养虾业有逐年增长之势。中国大规模养虾始自1980年,养虾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到1988年达到第一次高峰,详见表1。表1 我国1980—1988年养虾面积及亩单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农业部最近公布的十国蜂蜜产量及消费量:1988年蜂蜜总产量为68万吨,总消耗量为66.5万吨。中国蜂蜜产量20万吨,为世界首位,占总产量的30%。消费量为13万吨,占总消费量的4.5%。自身消费65%。美国缺3.7万吨,西德缺6.9万吨。因此只要保证蜂蜜质量,出口是大有前途的。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12.
世界年产鸡蛋200亿个以上的国家为中国、苏联、美国、日本、巴西、墨西哥和印度等七国。这七国的合计鸡蛋产量为4056.25亿个,约占1990年世界鸡蛋总产量7000亿个的57.95%。世界年产禽肉100万吨以上的国家为美国、中国、苏联、巴西、法国、日本和意大  相似文献   

13.
据FAO消息:2007年世界禽肉产量(屠宰重)增加了3.3%,达到8800万吨,中国、巴西、美国的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三个国家是世界禽肉主产国,产量相差不多,只要其中一个国家再前进一步,就会成为世界第一禽肉生产国。其中巴西产量增加10%,达到17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9%;  相似文献   

14.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 K·H·Becker对世界禽肉、蛋生产、市场形势的分析,1988年世界禽蛋总产量达3490.3万吨,比1987年增长2.7%。1988年发达国家禽蛋产量为1954.9万吨,比1987年增长0.8%;发展中国家禽蛋产量为1535.4万吨,比1987年增长5%。亚洲禽蛋产量增长较大。尤其是中国大幅度增长,1988年比1987年增长10%,产量达668.5万吨。中国1981年禽蛋产量占世界总量10%,1988年提高到20%。日本1988年禽蛋产量增长2%,西欧增长1%,法国增长5%,东欧增长1.8%,苏联1988年禽蛋产量为465.6万吨,比1987年增长3%。由于需求量下降,消费竞争力提高,饲料涨价,利润减少等因素,北美1988年禽蛋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自1985年以来,我国禽蛋产量稳居世界首位,1992年开始我国禽肉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二。2006年全国禽蛋产量约2950万吨,占世界禽蛋总产量的43%左右。禽肉产量约1500万吨,占世界禽肉总产量的18%左右。我国是世界养禽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6.
建国三十年来我国家蚕茧产量由1949年62万担猛升到1980年的490万担,1970年起我国蚕茧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位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1978年为例,蚕茧总产占世界总产量的46%,生丝产量占世界的36%,均是世界之冠,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蚕茧质量比日本差(出丝率低,丝长短,上车率不高),其次是蚕病损失严重,我国每年因蚕病损失的蚕茧估计约占总产的20%,而日本发病损失不过2~3%.如何减少蚕病损失,提高蚕茧生产水平,就是蚕桑战线科技工作同志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养鸭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养鸭业是我国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2004年我国肉鸭的出栏量超过24亿只,鸭肉产量约530万吨,占世界肉鸭总产量的70%左右。中国羽绒(毛)每年产量约36.7万吨,鸭绒约占75%,羽绒制品每年为国家创汇13.4亿多美元,约占世界羽绒品出口量的55%。我国2004年成年蛋鸭的存栏量达到3亿。4亿只,鸭蛋年产量达到553万吨,约占我国禽蛋总产量的20.3%。  相似文献   

18.
<正> 巴西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很适宜养蚕,一般年养蚕8次,多的可达10次,每次蚕期约21天。鲜茧年产1.9—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生丝产量约23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 巴西蚕茧的茧质较好,茧丝纤度约2.2—3.5旦尼尔,茧丝长1100—1200米,解舒率55—65%。鲜茧出丝率约14.7%,由于茧丝纤度细,宜使用自动缫丝生产20/22D生丝,品位一般为4A级。缫丝设备多数是日产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巴西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很适宜养蚕,一般年养蚕8次。多的可达10次,每次蚕期约21天。鲜茧年产1.9—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生丝产量约23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 巴西蚕茧的茧质较好,茧丝纤度约2.2—3.5旦尼尔,茧丝长1100—1200米,解舒率55—65%。鲜茧出丝率约14.7%,由于茧丝纤度细,宜使用自动缫丝生产20/22D生丝,品位一般为4A级。缫丝设备多数是日产的  相似文献   

20.
各国通讯     
40个生产蛋品禽肉的主要国家蛋产量:中国第一;美国第二。禽肉产量:美国第一;中国第二。世界90%以上的蛋品和禽肉量是由具有最大禽蛋工业的40个国家生产的。1979年期间,美国食品农业部曾估计过世界蛋品和禽肉产量分别是26,500,000吨和28,000,000吨。附表中列有40个国家,他们的总产量是:蛋品在24,530,000吨左右,禽肉在26,100,000吨左右,占到世界上二者总产量的93%。非洲国家的产量占世界禽肉和蛋品二者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