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非洲猪瘟疫情于2018年8月在我国首次发生,经历短期点状散发和跨省市区域性快速传播后疫情趋于平稳,养猪业进入后非洲猪瘟时代,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养猪业都将面临非洲猪瘟疫情的威胁。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恢复生猪生产,实现稳定保供,同时利用非洲猪瘟疫情危机提供的机会补齐产业短板,促进产业升级,笔者通过对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  相似文献   

2.
谢筱筱  赵晓 《兽医导刊》2020,(7):17-17,68
非洲猪瘟由于传播速度快、传染范围广、致死率高,对家猪、野猪的饲养造成极大的威胁,对养猪业经济的运行造成极大的损失。1921年非洲猪瘟疫情首次发生在非洲的肯尼亚,1957年传到欧洲,随后在2012-2017年相继传到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俄罗斯等国家。自2018年8月3日确诊辽宁省沈阳市发生首例非洲猪瘟以来,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确诊发生了100多例非洲猪瘟疫情,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就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和防控措施总结如下,旨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2018年首次传入我国后在其他地区传播蔓延,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减少非洲猪瘟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是一种主要感染家猪和野猪的烈性传染病,2018年8月,我国发生第1起非洲猪瘟疫情,自此,非洲猪瘟在我国呈点状传播态势,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野猪作为非洲猪瘟的天然宿主,在非洲猪瘟的流行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野猪非洲猪瘟防控措施以及疫苗的研发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死亡率可高达100%。1921年,肯尼亚首次报道非洲猪瘟病例,1957年葡萄牙出现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首次发生在欧洲大陆,随后多个国家出现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8月3日,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造成重创,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非洲猪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  相似文献   

6.
<正>1921年,非洲猪瘟(ASF)首次发生在非洲的肯尼亚,至今已有62个国家发生过非洲猪瘟。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活跃,有25个国家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2019年,我国的边境有蒙古、越南也报道了非洲猪瘟的发生。非洲猪瘟对于全球的养猪业来讲都是"一号杀手",一旦传播到某一个国家后,很难在短期内根除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是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发病病程短、病死率高的特点。2018年8月,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并迅速蔓延,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非洲猪瘟国内外流行史和传播模式,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期为基层防控非洲猪瘟提供参考,促进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的流行特征和传播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某猪场首次暴发非洲猪瘟疫情。为了解全球非洲猪瘟流行形势,正确认识非洲猪瘟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防止非洲猪瘟在我国进一步扩散和传播,本文简明阐述了非洲猪瘟特有的病原学特征、主要感染源、传播途径以及监测技术要点,分析了需特别关注的4种传染源,供相关人员参考,以便及早根除国内的非洲猪瘟疫情,保障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8年非洲猪瘟首次传入我国,疫情来势汹汹,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生近百余起疫情。非洲猪瘟疫情的传入是我国养猪业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外来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漏洞。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2018年8月3日,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并在之后快速传播,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植,呈现点多、面广的趋势,发生风险不容忽视.据国内多家研究单位的研究报道,国内非洲猪瘟病毒呈现多样性,经典强毒株和变异株共...  相似文献   

11.
郑佳星  刘显军 《猪业科学》2020,37(11):34-36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的热性、斑疹性、高度接触性的猪传染病。世界首例ASF于1909年在非洲肯尼亚被发现。由于其传染性强,且发病后致死率高,给生猪养殖带来极大的危害,且严重影响了畜牧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禁抗背景下,提高猪只免疫力成为防控ASF的重要环节。文章就ASF特征、临床表现,就如何在禁抗下提高猪免疫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2018年8月以来蔓延的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生猪供应缺口凸显,猪价整体高位运行。安全顺利复产是规模猪场的优先选择,但由于准备不足、匆忙复产而导致失败的案例甚多;在目前没有相关疫苗的情况下,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彻底清除猪场内外残余病毒是规模猪场非洲猪瘟背景下复产的先决条件。笔者团队通过制订复养程序,指导某猪场进行非洲猪瘟复养消毒,各区域检测、复检为阴性后引入180头保育猪作为哨兵猪饲养2个多月,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复养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对我国养猪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尽管农业部门、科研专家和养猪工作者通过提高生物安全手段防控非洲猪瘟,对恢复我国生猪养殖数量和猪肉自给能力取得了相应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猪群应激增加、饲料营养的有效性降低和猪群抗病力降低等问题。文章结合非洲猪瘟病毒特点和防控现状等,从饲料营养免疫的视角,分析如何减少猪群应激和提升猪群免疫力,以期为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梁帆 《猪业科学》2020,37(11):120-124
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对我国生猪产业,尤其是生猪产业链价格产生巨大影响。为研究非洲猪瘟背景下河北省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及传导机制,文章选取河北省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周度平均仔猪价格、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作为生猪产业链价格代表,通过构建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非洲猪瘟对生猪产业链内部价格传导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猪瘟背景下河北省生猪产业链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其上下游价格传导受阻,而屠宰场和销售市场的垂直整合度增强;生猪产业链中存在一定的反向误差修正机制;生猪产业链上、中游对下游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并据此提出非洲猪瘟背景下河北省调控生猪产业链价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梅  徐成良  郭奎  王重龙 《猪业科学》2020,37(2):120-12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或野猪后引发的一种恶性传染病,该疫病在中国的暴发给整个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目前虽有报道称已经有科研单位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但距离其实际应用于生产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的快速传播使我国生猪产能遭受重创,直接导致猪肉供求失衡、猪肉价格翻番、猪肉市场异动。因此,文章从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对非洲猪瘟相对有效的防控措施等方面探讨在非洲猪瘟形势下我国养猪业该如何维持产能、如何走好养殖之路。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出血性以及高死亡率的传染病。20世纪中期以来,已在非洲、欧洲和美洲等数十个国家流行,并在近几年内蔓延至欧亚两洲接壤处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俄罗斯境内,其一旦侵入我国,将会给我国养猪业带来极大的危害。非洲猪瘟病原学研究以及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对非洲猪瘟病毒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和疫苗研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从病原学和单克隆抗体制备方面对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African swine fever (ASF) 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caused by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characterized by acute feature, high fever, high mortal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ASF mainly outbreaks in African, Eastern Europe countries, Russia and Caucasus reg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no vaccine avail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strategies against ASFV spread, therefore, ASF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pig industry in the affected countries. The major target cells of the virus are swine reticuloendothelial cells and monocyte-macrophage cells. ASFV can result in apoptosis and affect the host's immune system, and then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responding disease. ASFV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genome, more genotype and more varia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molecular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ASFV are reviewed,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SF.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近两年来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在当前阶段做好现有养猪场户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文章结合我国养猪特点和防控形势,从养猪从业者角度介绍了非洲猪瘟的特点、传播方式、综合防控措施及防疫职责,以期为广大生猪养殖者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10):39-41
自2018年8月以来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猪育种和生猪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育种体系遭受重创。文章综述了非洲猪瘟对我国育种体系的影响、育种工作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非洲猪瘟形势下猪育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病毒的分子病原学及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具有急性、高热、高病死率等特征,主要暴发于非洲、东欧国家、俄罗斯及高加索地区。目前,该病缺乏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给病情爆发地区的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影响。ASFV的主要靶细胞是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造成细胞凋亡,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进而表现出相应的疫病特征。ASFV具有基因组较大、基因型较多且易变异等特征。文章主要从分子病原学和致病机理方面对ASFV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ASF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