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民田间学校是田间和课堂相结合、试验和示范相结合、观摩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演示与启发相结合的一种推广培训方法,是开展农技推广、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现就博湖县农广校开展农民田间学校的情况汇报如下:1博湖县开展农民田间学校的基本情况2012-2015年博湖县农广校针对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依托拱棚蔬菜产业的发展,开办6所农民田间学校,招收学员216名,有辅导员人数3人,每所学校年运行经费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11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主办的"农技推广方法师资培训班"。2010年12月,在湖北省农业厅科教处、湖北省农业厅科教发展中心、武穴市农业局以及大屋雷村"两委"的全力支持下,我在大屋雷村开办了第一期农民田间学校。1农民田间学校基本情况大屋雷村现有人口1376人,耕地面积1264亩,以油—稻模式种植为主。经农户自愿报名,精心挑选31名学员。于2010年12月22号举行油菜  相似文献   

3.
农民田间学校简介及开展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田间学校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组织农民学员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共同讨论、分享成果.它一改传统的讲座式教学方法,让学员们在自我实践和相互学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收获了自信.文章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模式、教学内容等做了简介,同时记述了天津市第一期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1年以来,福鼎市以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依托省、宁德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共15所,固定学员430名,带动农民5000多人。培育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提升了农民学员的整体素质和种养水平,锻炼了一批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员,有效推动了多元化农技推广创新工作新格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一、主要做法(一)领导重视,精心谋划为加快推进福鼎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工作,福鼎市  相似文献   

5.
农民田间学校近年来在京郊农村得到了迅速发展。本研究以设施番茄农民田间学校为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分析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效果。结果表明:农民田间学校学员户分别和同村非学员、对照村农户相比,设施番茄生产知识与技能方面,测试成绩分别提高13.7%和21.8%;正确施用农药的比率分别提高20.5%和2.5%。生产投入方...  相似文献   

6.
据悉,河北省首届201名“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毕业的“农民大学生”近日已从河北农业大学全部毕业,离开校园返回家乡,到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为了改善农村科技人才匮乏的现状,留下一支不走的科技队伍,2003年,河北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校通过单独考试招收立志毕业后回乡创业的农村青年,201名农民成为首届学生。河北农大针对这些农民大学生文化底子薄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案,专门开设一些小班课,给他们开小灶,以保证这些学生完成学业。学校还根据他们的自身需求、家乡区域特点,在全校范围内为其配备专业老师…  相似文献   

7.
3月16日,长沙县干杉乡新建村农民田间学校开班.长沙县农办副主任易双劲、县农业局张新红副局长、干杉乡政府领导为田间学校揭牌.第一期开班学员40人,大部分农户为科技示范户.开班仪式结束后,在建新村村部三楼的教室开展了互动式学习.并且采取自愿报名、推荐方式产生了学习班班委会成员,明确了学习制度,学习目标,并广泛收集了学员的学习需求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磐石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改变以往传统培训模式,举办农民田间学校,主要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能力,指导农民创建高产地块。截止目前,全市共举办田间学校7所,培训15期,培训高产创建重点示范户150余户。主要做法如下:一是调查问卷了解农民需求。在开学的前三天,组织农技人员准备好调查问卷,到各个学员(农民)家中把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用的影响。【方法】以北京市农户设施番茄生产为例,通过对农民田间学校农户的随机抽样调查,采用probit模型估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环境意识影响的净效果。【结果】目前条件下,北京市农民在番茄生产上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比例还不足20%。在控制其它因素的条件下,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使田间学校学员采用环境友好灌溉技术的比例比非田间学校村农户高14.7%,而采用环境友好施肥技术农户的比例比非田间学校村农户高8.3%。【结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在生产上较多地采用了环境友好型灌溉和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以来,我县先后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项目。其中“绿色证书工程”共培训学员1000余人,获得证书的学员976人;“人人技能工程”共在全县招收学员2000余人。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偃师市农广校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大力推进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在合作社和农业公司创办农民田间学校3所,到2015年扩大至6所。近几年来,偃师市农广校结合巩固退耕还林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农民田间学校的作用,把葡萄生产与经营方面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教给学员,学员的思想观念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控产,提质,增效,品牌建设"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2018—2019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共举办鼠害控制农民田间学校(FFS)3间,培训农民学员91人,以学员为中心,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倡导的参与式、互动式、成人非正规教育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后学员鼠害防控意识及灭鼠技能均有了明显提高,测试题总体正确率由训前的74.51%提高到训后的89.67%,正确率提高了15.16%;学员总体满意率达100%,其中非常满意率为98.67%,满意率为1.33%,无不满意评价;农民田间学校质量控制指标总体执行良好,"是"的质量控制指标占总质量控制指标的91.27%,"否"的质量控制指标占8.73%。农民田间学校创新的培训模式,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和认可,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鼠害防治工作,加大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田间学校普及率。  相似文献   

13.
为普及科学灭鼠技术,持续创新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方式,贵州省余庆县于2022—2023年采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培训方式,举办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2间。此次共培训农民学员60人,训前学员测试题正确率为76.50%,训后学员测试题正确率为93.83%,正确率提高了17.33个百分点;学员优秀、良好评价达100%,其中优秀评价占99.33%,良好评价占0.67%,无较差评价;“是”的质量控制指标占88.10%,“否”的质量控制指标占19.90%。整体来看,此次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效果明显,满意度高,培训得到学员的充分认可。这表明举办农民田间学校,是促使科学灭鼠技术进村入户、下田落地较为有效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2012,(7):26
从2009年开始,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启动了"农业部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八期培训班共培训了400多名田间学校辅导员;青海、宁夏、重庆、内蒙、吉林、湖北等10多个省(区)也先后举办了20多期省级师资培训班,陆续开办了300多所农民田间学校,涉及水稻、果树、蔬菜、养殖等领域,直接培训农民超过1万人。实践证明,参训农民掌握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显著增强,环境生态意识和无公害生产意识普遍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土专家",起到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15.
选取安徽省216个农民田间学校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核密度指数等方法研究农民田间学校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农民田间学校类型多样,按其培训内容可细分为农、林、牧、副、渔及休闲农业、农技服务、电子商务等8个类型,其中,农业田间学校又含普通种植业、设施农业等学校;安徽省农民田间学校整体空间分布趋于集聚,空间结构属于凝聚型;在普通种植业田间学校中,粮食种植、蔬菜种植培训学校集聚程度较高;安徽主体功能区、经济基础、人口密度、文化教育资源与农民学习意愿是影响农民田间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农业》2012,(7):26-26
从2009年开始,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启动了“农业部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八期培训班共培训了400多名田间学校辅导员;青海、宁夏、重庆、内蒙、吉林、湖北等10多个省(区)也先后举办了20多期省级师资培训班,陆续开办了300多所农民田间学校,涉及水稻、果树、蔬菜、养殖等领域.直接培训农民超过1万人。实践证明。参训农民掌握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显著增强,环境生态意识和无公害生产意识普遍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土专家”,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学校。建校15年以来,招收注册中专学员262万人,已毕业100.6万人,结业学员200万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15年来,该校坚持三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设立37所省级学校、337所地市级分校、2239所县级分校、1.7万个教学班,形成从中央到省地县乡五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广鼠害控制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工作方式,体现辅导员的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农村灭鼠技术能手。2018年9—10月,在贵州省都匀市良亩村开展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贵州省鼠害控制项目(TCP/CPR/3608)都匀市墨冲镇良亩村农民田间学校(FFS)"1间,培训学员30人,出勤率100%,平均年龄44.5岁,女性占73.3%,学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3%。通过培训后测试,学员对鼠害控制技术水平提高了30.7%,农民田间学校培训采取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培训方式,学习氛围活跃,学员易接受。通过对培训方式方法、辅导员能力以及培训内容等满意度测评,优项选择率达到99.3%;通过对质量控制指标能力检测优项达87.5%,效果良好,值得在全市农业技术培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欧洲联盟(EU)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IPM)项目,计划自2000—2004年在亚洲的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菲律宾等6国实施,2000年首先在中国实施,任务是培训农民田间学校高级辅导员60名,培训农民900人,取得经验后再扩展到其他5个国家。一、项目实施计划1.山东省项目的实施 山东承担该项目的是陵县和汶上两个县,一是建农民田间学校高级辅导员培训学校一处(TOT),学员有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新疆等5个省(区)的省(区)、市、县、乡的技术人员,共30名,辅导员4名;二是建立农民…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学研究》2008,29(1):F0002
宁夏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点于200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建立.2002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6届共2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已毕业3届共9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中有2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1人获宁夏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现有在读硕士生11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