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酶解法提取米糠蛋白的工艺,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以脱脂米糠为原料,使用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提取米糠蛋白,研究了不同水解时间、液料比、p H值、温度、加酶总量、加酶比例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料比为4∶1、加酶总量为0.75%、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用量之比为2∶1时,经碱性蛋白酶在p H值为10、温度为45℃的条件下水解3 h,再用中性蛋白酶在p H值为6.5、温度为45℃条件下水解1 h,米糠蛋白的提取率最高可达84.63%。说明由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工艺参数比较准确,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饲料工业》2017,(18):33-37
鸡蛋营养丰富,但在其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破损,不仅浪费且污染环境。试验采用双酶复合水解工艺对鸡蛋全液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研究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全蛋液酶解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质量比1:1,酶解时间6.67 h,料液比(蛋/水)1.13:1,加酶量1.1%,在此条件下酶解物氨基酸含量为2.171 mg/ml用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水解鸡蛋全液,得到的酶解液中氨基酸含量较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黄酒糟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水解度,试验采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对黄酒糟蛋白进行适度酶解。结果表明:在相同酶活添加量条件下,经碱性蛋白酶酶解作用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水解度最高。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碱性蛋白酶水解黄酒糟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6,温度为55℃,加酶量为500 U/g,pH值为9,反应时间为3 h,酶解液可溶性蛋白含量为68.38%。说明黄酒糟蛋白是优良的乳猪液体饲料的蛋白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4.
豆粕中抗原因子众多,为了更好利用及改善豆粕品质,试验在酶解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使用根据蛋白酶作用最适pH分类的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分别对豆粕进行酶解,研究不同蛋白酶酶解对豆粕抗原蛋白的影响。试验条件为加酶量0.2%,料水比2∶1,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 h。结果显示,豆粕经过酶解后,抗原蛋白显著减少,小肽含量增加8.2~20.95个百分点,粗蛋白质增加-3.2~1.31个百分点。结果表明,不同酸碱性的蛋白酶对豆粕抗原因子的降解效果不同,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选择适宜的蛋白酶对抗原进行降解,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如何充分利用水产加工废弃物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利用中性蛋白酶酶解海洋鱼鳞蛋白制备鱼鳞蛋白多肽。通过考察温度、时间、酶量、料液比等单一因素对水解鱼鳞蛋白的影响,确定并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因素和水平,最终获得了中性蛋白酶酶解鱼鳞蛋白优化工艺条件,即酶量4%(质量分数),温度45℃,时间3h,料液比10%。在此条件下,酶解所得水解度为28.9%。与文献比较,该工艺条件下水解时间大大缩短。该条件所得蛋白肽段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6KDa范围内。由此可见,该优化条件适合规模化生产,所得蛋白肽可以满足食品、化妆品行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以市售的饲料复合酶与中性蛋白酶对啤酒糟(BSG)进行发酵试验,以酶解液中的蛋白质提取率和沉淀物中的粗纤维量为测定指标,考察固液比、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和酶用量等工艺条件对蛋白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液比1∶20、温度50℃、pH 6.0、加酶量40 mg及酶解时间3 h时发酵效果较好。饲料复合酶的蛋白质提取率达32.48%,远高于中性蛋白酶,纤维素含量低于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7.
中性蛋白酶对菜粕品质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酶解料水比、酶解时间及酶解温度对菜粕蛋白品质和硫甙降解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中性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酶解菜粕的最佳条件是酶添加量125U/g、料水比1:1.2、酶解时间48h、酶解温度45℃。在此条件下,菜粕经酶解后,小肽含量从33.54mg/g提高到137.26mg/g,比原菜粕提高了4.09倍;硫甙含量从50.94μmol/g减少到26.31μmol/g,比原菜粕降低了48.34%。  相似文献   

8.
试验是以豆粕为原料提取大豆肽的工艺条件筛选,以水解率和产品质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水解条件的优化分别确定水解温度、p H值、固液比和水解时间,并经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采用酶法制备大豆肽的条件筛选,分别进行单酶、双酶及三酶的最优提取条件的筛选,最终确定最佳复合酶配比,即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为1??2??3,酶解条件是p H值8.5、温度50℃、时间为4.5 h、水解率为86.39%、苦味值为2。三酶复合,既能提高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率,又能大大降低了酶解液的苦味值,采用三酶复合酶解的方法较为适用于工业上生产高收率、低苦味大豆肽。  相似文献   

9.
以猪小肠黏膜提取肝素后的滤渣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猪肠膜进行双酶分阶段水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分阶段水解的最佳酶解工艺为木瓜蛋白酶-中性酶的加酶量比为1∶2,总酶量8000U/g蛋白,底物浓度为5%,pH7.0,温度55℃,酶解时间3h.通过喷雾干燥生产出成品,其蛋白质含量为37.5%.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猪血为原料,利用风味蛋白酶水解猪血中的蛋白,以水解率为指标,得到酶解血液的最佳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酶添加量、pH值、温度和水解时间对猪血蛋白水解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水解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5 g/mL、pH值6、水解温度50℃、酶浓度12 000 U/g蛋白、水解时间7 h。在此条件下,水解率为40.42%。  相似文献   

11.
以猪小肠黏膜提取肝素后的滤渣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猪肠膜进行双酶分阶段水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分阶段水解的最佳酶解工艺为:木瓜蛋白酶-中性酶的加酶量比为1:2,总酶量8000U/g蛋白,底物浓度为5%,pH7.0,温度55℃,酶解时间3h。通过喷雾干燥生产出成品,其蛋白质含量为37.5%。  相似文献   

12.
牧草中提取膳食纤维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营养期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正交L16(45)试验方法,用3种酶去除苜蓿中淀粉、蛋白质,旨在寻找用酶法提取苜蓿膳食纤维的最适工艺条件及限制膳食纤维提取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a-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条件:加酶量为6%、温度为65℃、时间为60min、pH为6、料液比为1∶14;糖化酶水解条件:加酶量为0.20%、温度为45℃、时间为90min、pH为5.5;木瓜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条件:木瓜蛋白酶加酶量为4.2%、处理时间为60min、温度为35℃、pH为7.5。同时确定了酶提取膳食纤维限制因素影响程度大小,a-淀粉酶:液料比>温度>pH>加酶量>时间;糖化酶:温度>加酶量>pH>时间;木瓜蛋白酶:温度>pH>加酶量>时间。提取产品总膳食纤维含量为88.5%,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为5.5%,不溶性膳食纤维为83.1%。说明酶解法提取苜蓿膳食纤维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蛋白酶对脱脂柞蚕蛹蛋白进行酶解制备具有活性的多肽,可以提高柞蚕蛹蛋白的应用价值。为了建立适合工业化应用的脱脂柞蚕蛹蛋白的酶解工艺条件,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质量浓度、复合中性蛋白酶种类与使用浓度、酶解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对脱脂柞蚕蛹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得出较适合的工艺条件是:料液质量浓度60 g/L,3 g/L复合中性蛋白酶中的风味蛋白酶与蚕蛹专用复配蛋白酶按1∶1质量比混合,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0 h。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复合中性蛋白酶质量浓度4.85 g/L、料液质量浓度41 g/L、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0.66 h的最佳酶解条件下,脱脂柞蚕蛹蛋白的理论水解度为45.82%,实际水解度为45.75%。利用优化的酶解工艺条件制备柞蚕蛹蛋白活性肽,具有酶解效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北方蚕业》2020,(2):6-13
研究柞蚕蛹多肽制备工艺及改善风味,采用中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6种蛋白酶酶解柞蚕蛹蛋白制备柞蚕蛹多肽,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两种最适酶类酶解工艺,采取灭酶时向酶解液中添加柠檬酸改善柞蚕蛹多肽风味。结果显示: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制备柞蚕蛹多肽效果较好,二者水解度分别为19.60%和19.97%,多肽含量分别为11.30%和13.50%。最佳制备工艺为:液料比20∶1,反应时间9 h、反应温度52℃、pH 7.0,酶添加量2%(双酶比为1∶1),所制备的酶解液在4℃下透析48 h脱盐,过滤后真空干燥,制得柞蚕蛹多肽粉。试验结果表明:制备柞蚕蛹多肽时可选择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此外柠檬酸添加量为0.5%时可改善柞蚕蛹多肽的风味,同时不影响原有的鲜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角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对羽毛蛋白粉的降解效果,本试验采用不同的酶解温度、酶解液初始pH值、复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对羽毛蛋白粉进行酶解,并利用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每克羽毛粉加入角蛋白酶0.0335 g、碱性蛋白酶0.01675 g,酶解液初始pH 11,在35℃下酶解36 h,羽毛分解率达到79.8%,酶解液可溶性蛋白含量为284.18 mg/L,酶解羽毛蛋白粉体外消化率达到30%,表明角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对羽毛蛋白粉具有良好的酶解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酿酒葡萄籽为原料,将籽仁分离后,用干燥籽仁,在料液比1∶30条件下,对菠萝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等量混用量、酶解温度、时间、pH值4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籽仁中蛋白质提取最佳工艺参数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酶量温度pH值时间;最佳工艺参数:混合酶量为0.24 g/mL,提取温度为55℃,pH值为7.5,提取时间为50 min。在最佳工艺下酿酒葡萄籽仁蛋白提取率达92.7%。  相似文献   

17.
以猪血球蛋白为原料,利用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对血球蛋白进行水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双酶复合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双酶水解的最适工艺条件参数为温度50℃.底物浓度12%,中性蛋白酶加量3820 U/g蛋白,风味蛋白酶加量43.5 LAPU/g蛋白,在未调节pH条件下酶解22.8 h,此时水解度可达37.81%(预测值38.03%).  相似文献   

18.
酸预处理对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粕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的目的是筛选碱性蛋白酶水解豆粕蛋白质的最佳条件。首先选用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豆粕,以水解度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此酶水解豆粕的最佳基准条件为温度55℃、pH11、固液比1∶15,加酶量9%。然后选用3种不同的盐酸、磷酸和醋酸先对豆粕进行预处理,再酶水解豆粕,以5h为限,同样以水解度为指标,筛选出较适宜的预处理用酸为磷酸。进一步确定磷酸加入量为87.0μl,在90℃下处理10min效果较好。用磷酸对豆粕进行预处理,在酶的最佳基准条件下水解豆粕,考察不同水解时间下水解度的差异,并与未经磷酸处理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经磷酸处理组的蛋白水解度最高值比未经磷酸处理组要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酶解条件对豆粕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性蛋白酶处理豆粕,在不同pH值、固液比、酶用量条件下,测定氨基氮的产生量。研究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的适宜反应条件为pH值7.5、固液比1:9和酶用量1.5%,并极显著提高了氨基氮的释放量(P<0.01)。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蛋白酶和干酪乳杆菌协同发酵对棉籽粕的营养价值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一:以蛋白降解度和小肽含量的指标归一值(OD)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的BBD-RSM试验设计,考察酶解温度、时间、酶添加量、料液比和pH对蛋白酶酶解棉籽粕效果的影响;试验二:将植物乳杆菌和蛋白酶协同发酵48 h,分为3个处理组,即不加植物乳杆菌和酶的棉籽粕(对照组)、酶解棉籽粕、菌酶协同发酵棉籽粕,评定3组棉籽粕的营养成分及进行猪胃肠道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1%、温度40℃、时间8 h、料液比1:4 g/mL、pH 9.0;经过菌酶协同发酵预消化处理之后的棉籽粕与原棉籽粕相比,粗蛋白质、酸溶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有显著提高,粗蛋白质消化率以及干物质消化率也有显著增加。总的来说,蛋白酶与植物乳杆菌协同使用可以更大程度地降解棉籽粕中大分子蛋白,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提高非常规蛋白原料棉籽粕在饲料中添加比例,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