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提高甘蔗收获机刀盘的刚性为目标,对不同振源的布置位置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较优的整机布置方案。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主要振源布置的动力学优化模型和整机的动力学模型,重点对振源的不同布置方式对刀盘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3种不同形式的光伏组件安装方式的一维非稳态理论模型.通过MATLAB建模仿真,比较了在不同布置方式下,光伏组件对车顶传热量的影响.使用与普通车顶比对的方法,分析了光伏车顶的夏季遮阳与冬季保温效果.结果表明:夏季使用带通风流道的光伏车顶布置方案较佳;冬季使用封闭流道的光伏车顶布置方式较佳.  相似文献   

3.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在电动汽车上安装可延长电量,但光伏热效应对车体的温度影响不可忽视。为研究光伏板的降温效果,通过Fluent数值模拟对典型日车顶铺设光伏发电板的4种情况进行模拟研究。使用RNGk-ε湍流模型和DO热辐射模型来计算壁面换热,利用太阳计算器加载太阳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车顶合理铺设光伏板设施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而且有一定的遮阳降温效果,可降低车顶峰值温度17℃,车内峰值温度9℃。该研究可从光热方向为汽车车顶铺设光伏板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激励法的载货汽车随机振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随机振动是影响载货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因素,同时,为了推广虚拟激励法在载货汽车随机振动分析领域的应用,阐述了广义单点虚拟激励法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含有平衡悬架的载货汽车五自由度振动结构模型。应用虚拟激励法建立了载货汽车的虚拟路面激励,给出了真实振动响应的功率谱密度。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仿真方法在载货汽车随机振动分析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轿卡货厢车顶总成结构改进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强度、刚度计算机模拟分析。探讨了侧围外板前端翻边拐角部位疲劳裂纹失效的影响因素,并对不同改进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和优化分析。建议在车顶结构设计中通过优选方案,提高强度和刚度,抵抗失效,而且避免对车身质量和布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对轨道车辆的平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本文建立了6自由度轨道车辆垂向模型,将不同国家功率谱作为激励输入,考虑虚拟激励法,求解车体的位移以及加速度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ADAMS建立了大功率拖拉机整机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提出建立针对不同土壤条件的拖拉机轮胎-地面仿真模型的方法,对拖拉机牵引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拖拉机整机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是合理的,为在不同土壤条件下进行大功率拖拉机虚拟试验场仿真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使用动力学模型能较准确地分析路面与车体相互作用的动力特性。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公路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概况,在车辆与路面相互作用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力学模型,阐述了各种力学模型的分析结果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某国产轿车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首先建立了包含前后悬架系统、转向系统以及轮胎的整车模型,并时与整车性能影响最大的悬架系统进行模拟测试和优化修改,从而提高车辆的操作稳定性和平顺性。最后用频率正弦扫描的方法测试了整车模型的动力学特性。仿真结果显示,该车辆模型具有转向不足的特性,同时平顺性能也比较理想。用频率扫描仿真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得车辆的整体模态特性.避免了随机振动分析方法要考虑随机振动信号的不确定性,为分析车辆动态特性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履带车辆非线性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值与设计值和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做对比,来对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和评价,证明了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是有效的。对车辆在四种典型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车体的振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车辆振动特性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该模型和建模采用的方法为履带车辆的行动系统设计和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与驱动单元和车体刚性连接的传统结构及拖车结构不同,潜入牵引式自动导引车的驱动单元置于车体底部与车体柔性连接。针对车体的运动轨迹问题,建立了车体与所跟踪路径的位姿关系模型,根据车体的几何尺寸及所跟踪圆弧路径的圆心角和半径,推导出车体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姿状态及保证纯滚动运动的最小转弯半径。针对车体负载运行的行驶性能问题,建立车体的动力学模型,求出忽略侧向力影响的条件,推导出车体的角加速度。车体位姿实验证明了所建车体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动力特性实验表明,该种结构的自动导引车行驶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各行各业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轨道车辆全方位高速发展的今天,轨道交通设备的设计与生产要求也愈加严格。车体作为轨道交通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是承载重量的关键。车体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以及影响轨道交通的发展进程。本文针对轨道车辆底架悬挂设备的布置优化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能为轨道制造企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自行研制的一体式烟秆拔秆破碎机质量及作业功耗,探究随机振动对整机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振动试验和基于功率谱密度(PSD)的随机振动疲劳计算等方法对机架进行轻量化设计和疲劳寿命分析。首先通过振动试验获得典型测点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再将其作为随机振动载荷添加到有限元中进行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最后计算出该载荷机架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优化后使机架的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质量减轻19.6%,当随机振动频率为47.814 Hz时,机架的功率密度谱最大响应值为6.66e-7 m~2/Hz,随机振动载荷下烟秆拔秆破碎机的振动疲劳寿命约为3.65年。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柔性杆件对空间并联机构动力特性的影响,以具有结构冗余的3-RRPaR空间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提出建立冗余空间并联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通用方法。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了三维二节点梁单元模型,分析了机构的结构特征,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推导了机构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采用广义α方法在Matlab中对其动力学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不同弹性模量下的动力学响应曲线。结果表明,柔性杆件对机构输出特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弹性模量越小,对机构的影响越大,且弹性模量对动平台加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本研究为空间并联机构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建立计及轮胎阻尼的双轴汽车四自由度振动模型,应用随机振动理论分析了双轴汽车对随机路面激励的动载荷,探讨轮胎阻尼对车轮位移频率响应函数,以及动载荷频率响应函数的影响.得出以路面功率谱函数为输入,动载荷与行驶速度及路面等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车体抗撞性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作为车身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合理的车体典型结构件将会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并节省金属材料,其抗弯曲冲击特性的提高会对车体侧面抗撞性起到积极的作用。为评价车体典型结构件的抗弯曲冲击特性,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实物碰撞试验的方法,对多组不同特征的零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影响零件抗弯曲冲击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汽车侧撞时的车体结构抗撞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一种具有摆臂结构的新型六轮铰接车转向动力学性能,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在分别建立了铰接车差速器模型、轮胎模型以及路面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六轮铰接车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其在硬地路面上的转向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向初始过程,整车横摆角速度波动幅度较大,易发生失稳,同时前后车体稳态转向半径和转向速度也有所不同。仿真结果为铰接车转向性能的研究以及结构的改进提供了参考指导。同时展现了RecurDyn作为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全面高效的仿真分析能力,可成为车辆研发阶段性能预测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摩擦力对并联机构运动过程的影响,对3-PRS并联机构进行了基于关节摩擦力的动力学分析。对3-PRS并联机构进行末端理论运动轨迹规划,采用矢量法对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提出3种不同的关节摩擦模型,包括库伦摩擦模型、库伦-粘性摩擦模型以及库伦-粘性-静摩擦模型,在考虑关节间摩擦的情况下,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了3-PRS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分析模型。逆动力学实例分析表明,负载越大,摩擦力越大,在有无摩擦力的情况下,3个移动副驱动力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40%、1.51%、1.49%。通过正动力学实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关节间摩擦模型对末端运动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关节摩擦模型对3-PRS并联机构末端的运动轨迹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平整路面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转随机激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计算分析履带车辆传动系统扭转随机激励,以标准路面不平度统计特征为基础,实现路面激励时频转换。同时分析扭转随机激励产生机理,提出其理论计算公式,并且通过对相关部件模型的数学抽象,建立不同路面下履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实例仿真得到某履带车辆扭转随机激励谱,探讨了路面不平度、车速和预张紧力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面不平度和车速是影响扭转随机激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目标反推模型(COIM)研究了郑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状况。以Vensim为工具软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了5个指标并利用向量模法对不同发展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方案全面考虑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水资源合理开发与污水治理,既增加了水资源的供应量,又提高了水体的质量,较大幅度提高了郑州市水环境承载力,且未来规划水平年水环境承载力呈上升趋势。然而,系统动力学评价结果只是一个比值,只能从整体上反映水环境承载力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COIM模型,以水体COD为控制目标对郑州市的水环境承载力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提高水环境承载力的多种对比方案。综合分析表明,系统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把握水环境承载力的整体发展趋向, 有利于宏观对策的提出;控制目标反推模型可较好地反映不同措施下的水环境状况,有利于具体措施的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