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三种异形叶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塔里木河下游3个不同干旱程度样地中胡杨的锯齿卵圆形、卵圆形和披针形3种异形叶为试材,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3种异形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指标,应用叶绿素仪对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干旱程度下胡杨不同叶型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3种异形叶Pn和Tr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Gs日变化除披针形叶为单峰曲线外,卵圆形和锯齿卵圆形叶为双峰曲线,而Ci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Pn呈负相关;Pn、Gs、Ci、Tr在各时间点的均值大小均为卵圆形锯齿卵圆形披针形叶。3种异形叶的Pn、Gs、Ci日变化最大值大小均为123号样地,且Pn在3个样地间差异显著,Gs和Tr在1和3号样间差异显著,而Ci只有锯齿卵圆形叶的1和3号样地存在显著差异。样地间3种异形叶SPAD的变化趋势与Pn、Gs、Ci、Tr的基本一致,且各样地间差异显著。表明干旱胁迫可显著影响胡杨的光合特性和相对叶绿素含量,且3种异形叶中,锯齿卵圆形和卵圆形叶适应干旱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整枝方式下(双干整枝、三干整枝、四干整枝),日光温室彩色甜椒不同叶位叶片光合、蒸腾作用参数的变化及 其植株不同器官干物质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3种整枝方式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蒸 腾速率(Tr)和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叶位的降低而下降,其中Pn的下降是非气孔限制的结果。与双干整枝相应叶位比较,三 干整枝、四干整枝的上位叶、中位叶具有较高的Tr和较低的WUE;三干整枝、四干整枝的下位叶的Tr小于双干整枝下位叶,但WUE高于 双干整枝。3种整枝方式下全株中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均为最高,达50.88 %~60.26 %,其次为茎和叶,向根的分配比例最低。三干 整枝和四干整枝的单株产量和单果质量显著高于双干整枝。  相似文献   

3.
以幼龄芒果树叶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和DPS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芒果树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气孔限制值(Ls)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ALA溶液预处理可提高芒果树的光合作用,以10 mg/L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Pn、Tr、Gs、Ci的值分别比CK提高65.5%、107.4%、172%、41.3%,WUE、Ls分别降低19.5%、47.9%,除WUE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其余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当用20 mg/L ALA处理时,Pn、Tr、Gs、Ci的值都分别小于10 mg/L处理的值,WUE、Ls的值则大于10 mg/L处理的值。由此可见,适宜浓度5-氨基乙酰丙酸可以有效促进芒果的光合作用,浓度过高反而达不到促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群杏种质资源的光合特性,并筛选高光效资源为优异种质挖掘和育种服务。【方法】利用LI-6400XT对4个生态群共103个杏品种的Pn、Gs、Ci和Tr等参数进行检测。【结果】杏种质资源的Pn、Gs、Ci和Tr均呈正态分布,其遗传差异主要取决于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Pn主要受Gs、Tr影响。东北亚生态群Pn的变化为7.81~15.75μmol?m-2·s-1,其平均Pn高于其他生态群。不同生态群之间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华北生态群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最大,变幅为4.45。东北亚生态群Pn与Gs、Tr的相关性一般高于其他3个生态群,在各生态群中Pn与Gs、Tr的相关系数较高,与Ci的相关系数较低。【结论】Pn、Gs、Ci和Tr的遗传差异主要受品种影响;东北亚生态群平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光合利用潜力较大;筛选出5份高光效材料为育种服务。  相似文献   

5.
以2年生粉防己为试材,对江西永丰、遂川、高安和乐平4个种源粉防己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种源粉防己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呈不规则的"W"型;4个种源之间光合特性存在差异;Pn日均值依次为:永丰种源遂川种源乐平种源高安种源;除了Ci午后平均值比午前平均值略有增加之外,其它光合参数午后平均值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影响粉防己Pn的主要指标有Tr、Gs、Ci;影响Tr的主要指标有Gs、Ci、光合有效辐射(PAR)。  相似文献   

6.
以药用植物圆叶牵牛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圆叶牵牛幼苗,研究盐胁迫对圆叶牵牛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生理指标的变化与圆叶牵牛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圆叶牵牛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呈下降趋势,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与Pn相一致;而胞间CO2摩尔分数(Ci)随着盐浓度的增高和盐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上升趋势;其水分利用率随盐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达到一定浓度则随着盐浓度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绿斑病藻寄生对夏橙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大平  朱钧  李道高 《园艺学报》2006,33(4):821-823
 以盆栽的2年生‘奥灵达’夏橙为试材, 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绿斑病藻寄生的夏橙叶片光合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轻度病叶(严重度为5% ) 净光合速率( Pn) 、气孔导度(Gs) 、蒸腾速率( Tr) 和胞间CO2 浓度(Ci) 的日变化与健康叶片相似, Pn和Gs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Tr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 Ci在午前直线下降, 午后维持一段时间的较低水平, 而后逐渐回升, 光合作用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主要受气孔因素控制; 中度病叶(严重度为40% ) 和重度病叶(严重度为80% )的光合日变化与健康叶片明显不同, Pn、Gs和Tr的日变化曲线整体大幅度下降, 变幅和峰值均小, 而Ci在午前下降缓慢, 午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光合作用主要受非气孔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8.
亚硫酸氢钠促进榨菜植株的光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榨菜"缩头"种盆栽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喷洒不同浓度NaHSO3后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指标.分别用不同浓度NaHSO3(0.1,0.2,0.5,1.0,2.0,5.0 mmol/L)处理榨菜叶片后,Pn均有所上升,但以0.5 mmol/L NaHSO3处理后Pn上升最为明显,而不同处理间Gs、Ci、Tr均没有明显差异.0.5 mmol/L NaHSO3处理后,前3天Pn明显上升,但Gs、Ci、Tr与对照差异不大,处理后第4天开始,Pn逐渐下降,第5天时已下降到处理前水平,与对照没有差异.用0.5 mmol/L NaHSO3每隔5天处理榨菜叶片,2个月后,处理植株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株高、叶面积、茎叶鲜重等均显著大于对照植株.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梨树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密植园和棚架园内玉露香梨和黄冠梨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指标.结果显示,棚架式栽培的玉露香梨和黄冠梨叶片Pn、Ci、Gs和Tr值均高于密植式栽培;采用...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条件下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主栽百香果品种:台农1号、芭乐味黄金果、满天星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相关的生理因子和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百香果品种间的光合、蒸腾速率的差异性以及影响因子对光合、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台农1号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都比芭乐味黄金果及满天星高,说明台农1号更加适宜贵州喀斯特地区种植,这为贵州百香果优质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提供科学依据;Pn与生态因子有效光合辐射(PAR)、Gs关系最为密切,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Ci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AR是Pn的决定因子,而生理因子中Gs作为主要的限制因子;Tr与气温(Ta)、PAR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Ci呈现极显著负相关。生态因子Ta与PAR是Tr的决定因子,生理因子中Gs作为Tr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环割对柑橘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红黎檬砧‘暗柳橙’(Anliucheng)为试材,研究了环割与环剥对柑橘叶片光合性能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割和环剥30 d后均不同程度降低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细胞间CO2浓度(Ci),其中环剥处理对叶片SPAD和Pn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环割和环剥在处理的前期均显著增加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处理30 d后叶片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随后呈上升趋势,达到一个峰值后缓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各处理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环割2次和环剥处理叶片初期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引发柑橘叶片中一系列抗氧化反应,造成其膜脂氧化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12.
持续淹水处理对寒富苹果抗逆性酶及光合作用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雨地区及低洼地果园生产上面临的涝害问题,对'寒富'苹果抗逆性方面进行研究.以3 a生盆栽'寒富'苹果为试材,持续淹水处理后,测定'寒富'苹果根系和叶片抗逆性酶(POD、SOD、PAL)活性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POD、SOD、PAL活性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都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而胞间CO2浓度显著上升,根系活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在处理3 d左右有所回升,根系活力于淹水3 d稍有升高,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在淹水处理过程中,'寒富'苹果树体保护性酶系都表现出积极的响应,在处理前期都表现出上升趋势,在处理后5 d~7 d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处理18 d后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3.
选择灵武长枣7a生幼龄植株和12a生成年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CARIS-1型便携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不同月份灵武长枣幼龄、成年植株光合作用,研究灵武长枣光合作用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内,灵武长枣的光合作用呈现出明显的月份变化规律,且幼龄株、成年株的光合作用特性不一;成年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呈单峰型曲线变化,最高值出现在夏季8月份(12μmol.m-2.s-1),而幼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呈双峰型曲线变化,最高值分别出现在6和8月份(分别为7.8和13.9μmol.m-2.s-1);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随月份的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相同,但幼株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明显大于成年植株。成株和幼株水分利用效率的月份变化趋势相似,5月最大,6月份下降到最低值,后略有上升。幼株、成株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值在5~9月维持在150~250μmol/mol。因此,灵武长枣的光合作用高峰期在6、8月,幼株的光合能力强于成株。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黄瓜苗期生长发育规律和育苗方式,以华南型黄瓜‘沪杂7号’和荷短型黄瓜‘春秋王2号’为试材,用卡尺对植株高度、茎粗度、子叶大小、叶片大小进行测量,用天平称量地上部、根鲜质量,电子秤称量产量,利用LI-6400型光合仪对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与蒸腾速率(Tr)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黄瓜植株高度、茎粗度增长均似线形,育苗后期生长速度更快,叶片长度、宽度增长速度前期较快,后期略慢;定植前大苗光合作用明显好于小苗,地上部、根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小苗;华南型、荷短型黄瓜大苗定植,较小苗定植采收期均提前10 d以上,同时总产量明显增加。大苗定植对黄瓜提前上市及增加收入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外源硫化氢(H2S)对黄瓜耐冷性的调控机理,以‘津优3号’黄瓜为试材,叶面喷施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H2S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以及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光温室内气温降低和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黄瓜叶片的H2S含量及D–/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CDes)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以及暗下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qP)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Ci)、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NPQ)趋于升高。低温胁迫可使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相比,NaHS处理叶片的H2S含量和CDes活性及Pn、Gs、Tr、RuBPCase活性、Fv/Fm、ΦPSII、ETR和qP明显升高,Ci、Fo和NPQ显著降低。低温下NaHS处理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SOD、POD、CAT、APX和GR活性明显高于对照。NaHS处理的黄瓜产量比对照增加15.3%。可见CDes催化合成H2S受低温胁迫诱导,外源H2S可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减轻低温对黄瓜叶片光合机构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镁对温室黄瓜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研究了镁对黄瓜开花结果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镁胁迫增加了黄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降低了 胡萝卜素含量,缺镁胁迫使黄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含量均极显著降低,但缺镁胁迫的叶绿素a/b最高;缺镁胁迫下黄瓜叶片净光合速 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而多镁胁迫下Pn和Tr呈双峰曲线;多镁和缺镁胁迫的胞间CO2浓度(Ci)、 多镁胁迫的Gs呈近似倒抛物线型;多镁和适镁处理叶片的光饱和点、CO2饱和点以及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都大于缺镁处理。缺镁胁迫下黄瓜光合 作用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而多镁胁迫下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二者兼具。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环境条件对大叶黄杨光能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大叶黄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环境条件对大叶黄杨净光合速率(Pn)、细胞间隙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净光合速率全天中阳面栽培的极显著高于阴面栽培的,其中阴面在上午8:08左右达到全天净光合速率的最高峰,而阳面栽培的在下午13:08达到全天最高峰;细胞间隙CO_2浓度,阴面栽培的比阳面栽培的普遍高;气孔导度日变化,阴面栽培的出现的峰值比阳面的时间要早,阴面的分别在上午8:08和下午13:08,而阳面的分别在中午12:08和下午15:08;蒸腾速率日变化阳面栽培的为双峰曲线,阴面的为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18.
以5个杂交鹅掌楸无性系(NE04、NE22、NE23、NE25、NE78)1a生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各无性系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随胁迫程度加剧,Pn、Tr和Gs逐渐下降,而Ci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但各指标变化幅度因无性系不同而异。Pn下降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轻度干旱胁迫下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引起的,而严重干旱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Pn下降的主要原因。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其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NE25NE78NE22NE04NE23。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黄种质资源光合日动态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地黄品种为试材,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于06:00-18:00每隔2 h测定1次地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研究了10个地黄品种的光合日动态特性,以期为优选地黄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0个地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动态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但不同品种在高峰和低谷值及该值出现时间上存在差异。10个地黄品种的Ci、Gs和Tr的日动态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10个地黄品种的Pn与Ci(除"小黑英"外)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PAR和Tr(除"9302"外)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10个地黄品种中的"金九""红薯王""小黑英"净光合速率较高,可以作为优质种源做进一步筛选或推广,而"83抚育""9302"净光合速率较低,不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