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膜甜菜栽培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介绍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膜甜菜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钱希 《中国甜菜》1994,(3):36-38
机械化收获是实现采种甜菜全面机械化管理的关键一环。试验表明,康拜因分段收获采种甜菜当地是最佳收获期为种株始花后的36-39天(活动积温774-842℃),种株外观青黄色,种球杏红色。康拜因的检拾,脱粒部分应做相应的改装。该项技术具有省工,增产,增收效果,对提高采种甜菜机械化栽培程度,发展我国南方采种甜菜生产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两个欧美种葡萄在沂蒙山区的引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美杂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鲜食葡萄栽培价值最高的品种,不仅具有果粒巨大、高产优质的优点,而且抗病性、适应性强。近年来,临沂市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10余个欧美杂交种类葡萄新品种,现主要介绍其中的黑色甜菜和夏黑在当地的表现,包括植物学特征、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等。  相似文献   

4.
在新疆适宜种植甜菜的生态区,通过选择甜菜丸粒化单粒种,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依据不同栽培管理阶段特点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实现甜菜单产97.5~105.0t/hm2、含糖率15%以上的目标,从而构建甜菜丸粒化单粒种高密高产高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甜菜(Beta vulgaris),藜科,分为野生种和栽培种。栽培种有4个变种:糖用甜菜,叶用甜菜,根用甜菜,饲用甜菜。作制糖原料的糖用甜菜是两年生作物。甜菜块根是制糖工业的原料,也可做饲料。甜菜也是中国的主要糖料作物之一,生活的第一年主要是营养生长,在肥大的根中积累丰富的营养物质,第二年以生殖生长为主,抽出花枝经异花授粉形成种子。中国的甜菜主产区在东北、西北和华北。  相似文献   

6.
对日本甜菜生产水平、甜菜栽培特点、纸筒育苗新技术进行了考察并作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我国甜菜栽培模式的发展现状,从不同栽培方式、播期、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合理灌水等方面阐述了对甜菜产量、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甜菜夜蛾田间种群虫源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分别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葫芦岛市连山区应用性诱剂监测了甜菜夜蛾全年发生动态,并对当地的主要作物的受害程度进行了调查。根据甜菜夜蛾越冬区划和越冬规律,结合当地越冬调查,明确了甜菜夜蛾在辽宁省田间不能越冬,其初始发生虫源性质属于外来迁飞虫源。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发生的甜菜夜蛾主要由我国黄海地区迁入。  相似文献   

9.
<正>金甜1号的叶柄为叶用蔬菜中少有的金黄色,颜色鲜艳,产量高,抗逆性强,观赏特性明显,是典型的赏食两用蔬菜品种。甜菜为黎科甜菜属植物,分为野生种和栽培种。栽培种又分为4个变种:叶用甜菜、糖用甜菜、根用甜菜、饲用甜菜。叶用甜菜(Bata vulgaris L.var.cicla L.)英文名称为Leaf beet、Swiss chard,又称牛皮菜、莙荙菜、厚皮菜。叶用甜菜在我国中部的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南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种间杂交后代无融合生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栽培甜菜和白花甜菜杂交获得的F1代以栽培甜菜连续回交生产了B1F2代和B2F3代^4],在B2F3代中,2n=27的植株达30.19%,推测其中大多数染色体组仍为VVC。具有VVC染色体组的核型中,含9个白花甜菜较长的染色体和18个较短的栽培甜菜染色体,差别明显,易于区分。我们通过对B1F2和B2F3植株间形态特征相似性比较、两个世代植株有丝分裂特异核型比较、两类植株减粉分裂行为比较、过氧化物酶和  相似文献   

11.
针对齐齐哈尔甜菜生产现状,总结适合齐齐哈尔甜菜生产的高产高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新疆兵团131团甜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2008年全团共种植甜菜2660hm^2,平均单产达到72t/hm^2,含糖率13.8%-14.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甜菜作物耕作、播种技术特殊需求的分析,列举了我国甜菜主产区耕作、播种的几种形式和配套机具选用原则,提出了我国甜菜主产区耕作、播种机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调整机械作业标准、改善耕整地作业质量和推广联合耕整地、精量播种技术是实现甜菜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齐齐哈尔市甜菜生产现状,提出适合齐齐哈尔市甜菜生产的小垄密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王芙兰 《中国甜菜》2011,(2):38-39,42
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的甜菜全膜覆盖节水栽培技术与常规半覆膜栽培技术比较,甜菜全膜覆盖节水栽培技术具有节水、保墒、提高前期土壤温度、有利于中晚熟高产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种植、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全膜覆盖种植的甜菜较当地大宗作物小麦、啤酒大麦增加纯收入30%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该技术非常适宜在西北干旱荒漠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9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求得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值(VU)ij、变异系数(iCKvu),并据此对9个参试品种进行了稳定性测定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Beta796、HI0479、SM-412、KWS5440、SR-411、STD8728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有广泛的适应性。品种Beta796、KWS5440、SR-411的产糖量水平较高,且稳定性好,在生产中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应优先使用。品种HTP0781、SM-412的含糖率水平较高,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需要高糖品种的地区,可优先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06年国家9个甜菜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求得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值(VU)ij、变异系数(iCKvu),并据此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稳定性测定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Beta807、KWS0143、ZM203、D0316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有广泛的适应性。品种Beta807、KWS0143、ZM201、ZM203、KWS9145的产糖量水平较高,在生产中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品种TY309、ZM201的含糖率水平较高,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需要高糖品种的地区,可优先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8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求得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值(AU)ij、变异系数(iCKvu).并据此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稳定性测定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ZM202、ND41、CH9301、H10466、H10474、XJT9902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有广泛的适应性。品种Bern6872、KWS3148、KWS4125、H10466、H10474的产糖量水平较高.在生产中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品种D03169、2005-21的含糖率水平较高,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需要高糖品种的地区,可优先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8个甜菜品种的大垄双行覆膜比较试验,筛选适于密植的高产、含糖率高、综合性状好的品种。结果表明,块根产量较高的为KWS2409(76770 kg/hm^2)、ADV0401(76575 kg/hm^2)、XJZ9903(75600 kg/hm^2);含糖率较高的为KWS2409(19.34%)、ADV0401(19.28%)、XJZ98-1(20.14%);产糖量较高的为KWS2409(14847.32 kg/hm^2)、ADV0401(14763.66 kg/hm2)、XJT9903(14197.68 kg/hm^2)。适于大垄双行覆膜的品种有KWS2409、ADV0401、XJZ99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