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对真菌抗性较强的植物能利用自身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olygalacturonase—inhibiting protein,PGIP)来抑制真菌分泌的、降解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物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ase)的活性,目前,快速、有效的获取植物PGIP的方法是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来进行的,而这首先要获得真菌PGase的酵母诱饵载体.以真菌——互格链格孢PGase的cDNA的为基础,将其克隆到MATCHMAKER LexA Two—Hybrid System的诱饵载体中,并将诱饵载体(pLexA—PGase)成功转化酵母菌株EGY478[p8op-lacZ],经检测无自激活作用,可直接用于快速、大量地筛选植物PGIP.  相似文献   

2.
植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是一种特异性结合并抑制真菌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细胞壁结合蛋白,迄今已在20多种植物体内发现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有关PGIP基因研究、PGIP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以及在抗病育种中应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香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能够特异性结合并抑制真菌侵染所产生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本试验以健康香蕉幼苗植株为材料,通过硫酸铵沉淀、PM10膜超滤浓缩、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层析等步骤,纯化获得一种PGIP,SDS-PAGE确定其分子质量为38.2 ku.该PGIP的活性对温度敏感,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富士苹果幼果果实中克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GIP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的苹果PGI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从苹果果实中扩增PGIP基因cDNA,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并连接到pMD18-T载体,鉴定后进行测序。然后将PGIP全长cDNA和去信号肽的cDNA导入到pET-32a(+)表达载体中,分别获得融合表达质粒pET-PGIP和pET-PGIP-X,将其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用不同终浓度IPTG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表达产物并进行SDS-PAGE电泳。对pET-PGIP-X基因工程菌表达产物的可溶性进行检测。【结果】苹果PGIP cDNA序列长为1 091 bp,编码区为993 bp,可编码330个氨基酸残基,将其命名为MdPGIP;重组表达质粒pET-PGIP和pET-PGIP-X在宿主大肠杆菌中分别表达出分子质量约49.6和46.1 ku的融合蛋白,pET-PGIP-X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结论】成功克隆了苹果PGIP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5.
单子叶植物小麦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经分离纯化和电印迹后,进行了N端序列了测定,结果为:Lys-Pro-Len-Leu-Thr-Lys-Ile-Thr-Lys-Gly-Ala-Ser-Thr。已知的PGIP均属于双子叶植物,这些双子叶植物PGIPN端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36%,包括小麦PGIP的所有单、双子叶植物PGIN N端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降低到9%。  相似文献   

6.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是一种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糖蛋白,能非竞争性地抑制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以黄瓜、苦瓜、冬瓜、节瓜和甜瓜幼苗为材料,研究PGIP的诱导表达特性及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差异.通过比较经孢子诱导、SA诱导和黑暗诱导的黄瓜幼苗中的PGIP的相对含量,发现经病原菌孢子悬浮液处理48 h时PGIP的表达量最高.对经孢子诱导48 h的黄瓜幼苗的根、茎、叶中的PGIP含量进行比较,发现茎中PGIP的相对含量最高.测定这5种瓜类的PGIP对6种尖孢镰刀菌粗PG的抑制作用,发现苦瓜PGIP的相对活性较高,并证实了不同的PGIP能够特异性地识别不同的PG,PGIP对不同PG存在着选择性抑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桃(Prunus persic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olygalacturonase-inhibiting protein,PGIP)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研究。【方法】根据李属植物pgip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桃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获得了约1 kb的cDNA片段,T/A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随后将该蛋白成熟肽cDNA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融合表达质粒,转化到Escherichia coli Rosetta-gami(DE3)pLysS中进行表达。【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桃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cDNA编码区长993 bp,编码330个氨基酸残基,命名为Pppgip。PpPGIP分子量为36.4 kD,等电点为7.42,信号肽为N端24个氨基酸残基,具有7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Pppgip与李属其它pgip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3.2%~94.6%和89.7%~92.7%。同源树分析表明,该基因明显区别于其它pgip,与马哈利樱桃pgip的关系较近,与寿星桃、桃栽培品种‘久保’等pgip的关系都较远。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含11个α-螺旋和21个β-折叠,中心LRR结构域由10个串联的LRRs基序组成。原核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出现。【结论】克隆了桃PGIP基因,并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相似文献   

8.
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能够特异性识别真菌分泌的降解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物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并抑制其活性.目前,酵母双杂交技术是快速、有效获取植物PGIP的主要途径,而其前提是要获得真菌PG的酵母诱饵载体.本研究以核盘菌的PG 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1 125 bp片断,进一步将其克隆到pEASY-T1载体上.以克隆了目的基因的pEASY-T1质粒为模板,用含NdeⅠ和SalⅠ位点的引物对PG-F2/PG-R2扩增获得1 125 bp大小的目的片段,将其连接到pEASY-T1上生成pEASY-PG.用NdeⅠ和SalⅠ双酶切pEASY-PG,回收1 125 bp片段并连接到诱饵载体pGBKT7相应的酶切位点上,转化大肠杆菌菌株DH5α.在含有卡那青霉素的LB平板上筛选获得重组质粒.经NdeⅠ和SalⅠ双酶切后获得预期的1 125 bp DNA片段,表明诱饵蛋白载体pGBKT7-PG6构建成功.应用醋酸锂介导法将pGBKT7-PG6转化酵母菌株Y187,经激活培养基上培养检测,未发现蓝色菌落,表明酵母转化子自身不具有自激活功能,可用于大规模筛选经核盘菌诱导的cDNA表达文库.  相似文献   

9.
以膨大期的富士苹果果皮为材料,通过匀浆、硫酸铵沉淀、透析、聚乙二醇6000浓缩、CM-SephadexC-50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出苹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用还原糖法测定其具有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bradford法进行定量,经非连续SDS-PAGE分析为电泳纯,根据标准蛋白鉴定其亚基的分子量为41 kD。为苹果PGIP的纯化建立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在阻止病原物的侵入、发展,进而激活特定的防卫反应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对PGIP的特性、差异表达、功能和检测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今后PGIP研究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桃PGIP基因及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悦  张军科  熊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38-15740
通过PCR扩增了桃的PGIP基因及eDNA序列,并进行了序列之间的比对及分析。结果表明,桃的PGIP基因全长1092bp,而其cDNA序列只有1045bp,PGIP基因中含有一段长147bp的内含子,且内含子符合GT-AG规律。这与其他核果类植物的PGIP基因构成基本相同。其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3个桃以及其他核果的序列比对,其同源性达92%~99%;与苹果、梨和大桉的同源性分别为85%、84%和8.4%。  相似文献   

12.
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olygalacturonase inhibitoryprotein,PGIP)是位于植物细胞壁的糖蛋白,能够抑制真菌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s)对细胞壁的降解,从而达到抵御病原菌侵入的目的。经高盐法提取和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相对纯度为18.9倍的PGIP,保留活性分别为100%和51.6%;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明,相对纯化的白梨PGIP的分子量为29~42 kDa;用径向辐射法和还原糖法试验表明,PGIP活性受pH影响,但对提取液中KCl的浓度及提取时间不敏感;PGIP抑制活性对温度非常敏感,在85℃处理20 min,PGIP失去85%~90%的抑制活性,在100℃下,PGIP活性全部丧失。  相似文献   

13.
葡萄砧木‘5BB’PGIP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砧木品种‘5BB’(Vitis berlandieri×V.riparia)为试材,通过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从‘5BB’基因组中得到1条全长1002 bp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 IP)基因序列,该序列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与欧洲葡萄、其它果树的相应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和68%,其推导的蛋白质序列中包含一段亮氨酸重复序列,第1~27个氨基酸残基是信号肽,三级结构与菜豆PG IP相似。  相似文献   

14.
张弢 《农业科学与技术》2009,10(4):91-95,104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试材为“中花”芥蓝,种子播于装有蛭石和珍珠岩各半的苗钵中,并在玻璃温室中生长。幼苗期取幼嫩叶片,用75%的酒精棉擦洗干净,做好标记,立即投入液氮中固定,-75℃保存备用。  相似文献   

15.
PGIP在作物抗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 IP)是一种能特异性结合和抑制真菌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活性的细胞壁结合蛋白,国内外已在多种单双子叶植物中发现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并对其作了相关研究。着重从PG IP基因的研究、PG IP的抗病机理、PG IP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