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PCV2)混合感染细菌非常严重.对98个PCV2感染病例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结果发现感染细菌性疾病的有84例,占总病例数的85.71%;感染1种细菌的61例,占总病例数的62.24%,感染2种细菌的23例,占总病例数的23.47%.感染的细菌以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细菌为主,占总病例数的33.67%.  相似文献   

2.
<正>抗菌药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很多致病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药对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这样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而且  相似文献   

3.
<正>1瘤胃内环境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保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瘤胃的pH值属酸性(6.2~7.1),平均为6.7,瘤胃的细菌数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日粮条件下乳牛瘤胃内pH值、乳酸、细菌会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正>嗜中性粒细胞是哺乳动物外周血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白细胞,它是最早对入侵病原微生物做出免疫反应的固有免疫细胞。在感染的早期,嗜中性粒细胞能够通过吞噬细菌或者直接释放自身的水解酶达到清除细菌的目的。同时,嗜中性粒细胞还能够对细菌做出免疫应答,产生促炎症因子如TNF、IL-6等,招募  相似文献   

5.
<正>抗菌药物在人类和动物疾病临床治疗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使得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变得日益耐受,产生细菌耐药性,以致于有些细菌性疾病几乎找不到有效药物治疗。所以,细菌耐药性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危害,分析细菌耐药性发生原因与机制、制定遏制耐药性发生的策略非常必要。本文着重分析畜禽养殖中细菌耐药性诱发因素、对畜牧业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以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  相似文献   

6.
正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因为抗菌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所以很多细菌逐渐产生了耐药性。这对我们国家的食品健康安全来说是非常大的危害。1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抗菌药使用的次数非常多。抗菌药主要是用来治疗畜禽的疫病。抗菌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效果,对疫病的防治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长期大量的使用已使很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并已危及到了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因为长期使用相同抗菌药,很多细菌内部的敏感菌株被  相似文献   

7.
<正>1鸡新城疫建议采用抗病毒中西药(如七味黄芪、速效囊病宁、抗病韦灵等)治疗,但由于本病往往会混发和继发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细菌性疾病。因此要在治疗过程中配用一些抗细菌药物,同时配合一些清热解毒、清肺止咳的中草药治疗效果非常理想,方剂:栀子、黄芩、桂枝、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辛夷各  相似文献   

8.
牛奶质量从内在讲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体细胞数和细菌总数。体细胞数是乳腺内受感染程度的定量指标;细菌总数和乳腺内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一种是在乳腺内部繁殖的细菌。一种是通过乳孔导管从外部感染的。控制细菌总数对控制乳房炎有重要意义。各个国家对于判定乳腺炎的牛奶的标准不同,美国的规定是:正常牛奶的体细胞数小于10万/毫升。乳房炎奶大于20万/毫升。因此,控制体细胞数就是控制乳房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牛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疾病的防控一直是重中之重,疾病的出现和流行直接影响着牛羊的健康,影响养殖的效益。尤其是近些年牛羊因感染细菌病造成损失的例子不断增多。细菌病危害非常大,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来预防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正>猪水肿病又被称作大肠杆菌毒血症,是一种易发急性致死传染病,主要是呈现地方性流行,对新生仔猪威胁大,高致死率常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破坏了养猪业的发展。1猪水肿病病因猪水肿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细菌性原因,另一方面是非细菌性原因。其中较为多见的是细菌性原因,且危害较为严重。1.1细菌性原因引起猪水肿病的细菌主要是猪只体内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外毒素。这种细菌通过猪只肠道吸收到猪只的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