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我场曾发生一起雏鸭急性型巴氏杆菌病,其死亡率达79%,经济损失严重,现介绍于后. 1发病情况及症状 我场曾从本县邓某家引进北京世系鸭苗267只.其全部饲养在6.48m2的鸭床上育雏脱温.当饲养至8~14日龄时,发生了一种疾病,死亡211只,死亡率达79%.  相似文献   

2.
南通市某肉鸭场于2003年7月份出孵雏鸭5000余只,采用池边网床饲养。雏鸭16日龄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随后2d内死亡1300多只。用链霉素、恩诺沙星给鸭饮水,但效果不佳,病情得不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2007年10月7日,黑龙江省某鸭场饲养的5000只麻鸭发病,在最初的3~5d,只是出现零星病例,3d后出现大批病鸭,并且陆续出现死亡,用青霉素、安痛定治疗,不见效果,后经确诊为鸭瘟与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使用鸭瘟高免血清及对巴氏杆菌的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并对鸭场进行全面消毒,  相似文献   

4.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为鸭霍乱、出血性败血症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常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 0 0 0年 4月 ,在衡东县某村一李姓家饲养的攸县麻鸭发生急性死亡。通过综合诊断 ,诊断为鸭巴氏杆菌病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养鸭户李某共养麻鸭 10 0 0只 ,2 1日龄时存活雏鸭 972只 ,成活率达到 97 2 %。即转入池塘放牧饲喂 ,当时由于昼夜温差较大 ,放牧的第 4天 ,天气突变 ,气温下降 ,下着毛毛细雨。当天晚上 ,个别鸭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加、体温升高。畜主认为受了风寒 ,感冒所致 ,喂了点…  相似文献   

5.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黎秋华,杨峻(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我省某鸭场鸭群大面积发病死亡,经我们确诊系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鸭霍乱,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1993年4月,该场从国外引进10周龄利加种鸭600只,生长状况一直很好,8月初鸭群中...  相似文献   

6.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鸭霍乱,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县呈零星散发,主要发生在8~10月份。1999年10月我县白泥镇一养鸭专业户饲养的本地鸭发生一种以高热,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经诊断为鸭霍乱,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白泥镇上里村养鸭专业户陈某共饲养860只本地鸭,体重在1.2~1.8kg之间,1999年10月15日早上发现鸭死亡3只,傍晚鸭回家后,发现部分鸭精神萎顿,离群呆立,于当晚又死亡7只,至17日已发病85只,死亡45只。2临床症状最急性型病例,没有发现任何临床表现突然死…  相似文献   

7.
1993年7月中旬,齐齐哈尔市郊区某养鸭场,发生了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和微生物学检验确诊为雏鸭巴氏杆菌病。1流行情况:该场饲养20日龄樱桃谷鸭1300只,自1993年7月18日在舍外遭阵雨淋漓后,共2天就有少数雏鸭出现打蔫、咳嗽等现象,第3  相似文献   

8.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对鸭主要是引起出血性败血症.急性病例主要表现突然发病、下痢、败血症状及高死亡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黏膜、浆膜有出血点.出血性肠炎及肝脏坏死。2009年10月.扬州市某鸭场200只60日龄高邮鸭突然出现死亡.经临床诊断和病原学检测.确定为雏鸭巴氏杆菌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基本情况2009年12月,本市某个体种鸭场饲养2200套478日龄的樱桃谷肉种鸭在早上喂料前发现有3只死亡,畜主认为是前1d晚上天气变冷、圈舍封闭较严,舍内空气混浊而引起的死亡。但是喂料后却出现大批鸭急性死亡,当时死亡140余只。  相似文献   

10.
1基本情况 巴氏杆菌可引起各日龄鸭发生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症,该症又名鸭霍乱,俗名“摇头瘟”。其发病急,致死快,病鸭常无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重庆某场饲养的1000只左右、接近成年的良种种鸭在一段时间内发生难见症状的猝死现象,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病原菌分离、鉴定以及血清分型,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鸭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