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提升科技储粮管理水平,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抑制虫害活动以及减少化学污染为目的,进一步研究了氮气气调储粮技术的优点,并与常规磷化铝熏蒸作业对比分析,得出氮气气调可以有效防治储粮害虫,仓房气密性越好,氮气浓度维持时间越长,杀虫效果越好;对比常规储藏,气调储粮可以有效延缓粮食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2.
富氮低氧气调储粮是一项无公害、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储粮新技术,是近年来绿色生态储粮技术的主要手段和发展方向.良好的仓房气密性是气调储粮技术得以成功运用的关键,本次研究实验仓房粮面没有采用薄膜压盖密闭处理,直接进行整仓气调作业,并使氮气浓度达到98%以上,维持一定时间,通过对所得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仓富氮低氧气调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对锈赤扁谷盗和谷蠹均有明显杀灭效果,而且整仓气调可以解决膜下富氮低氧气调工艺存在的空间防治问题,并减少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1应用臭氧杀灭储粮害虫 臭氧杀灭储粮害虫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最初的大部分试验都是使用1mL/m^3以下的臭氧浓度,由于浓度低,杀虫效果不显著。1979年Erdman报导,在30℃时,用浓度为450mL/m^3的臭氧7h能杀死各种虫期的赤拟谷盗。1998年Mason等在实验室对臭氧杀灭储粮害虫、抑制霉菌及其对粮食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他们使用小型模拟设备作为臭氧处理室,调配出恒定浓度的臭氧流入处理室进行杀虫和抑霉试验,  相似文献   

4.
在华南高温高温地区,通过对高大平房仓实仓充氮气调,使氮气浓度达到杀虫有效浓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从而杀死储粮害虫,实现绿色储粮.分析总结了高温高湿地区充氮气调杀虫效果、经济成本及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控制稻米害虫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热处理的杀虫效果与试验用粮的装量关系,结果表明装量多,粮食吸收的热量会增多,加热到相同温度所需的时间会延长,作用于害虫的有效致死温度就会延迟达到。10.0kg袋装成品桃花香米中存留的玉米象,需要55℃高温并维持24h以上,才能终止发育和危害。与对照相比,试验组桃花香米储藏180d之后,其酸度、食味评分、不完善粒、碎米率、色泽和黄粒米等指标没有明显的影响,仅水分减少0.4%。这说明55℃加热24h的杀虫处理方式不会影响大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用CO2作气调基质的气调储粮技术不但能有效地杀灭储粮害虫,突破我国粮食储藏长期依赖磷化氢等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局面,而且避免了化学药剂危害人体、污染粮食、腐蚀仓储设备和破坏环境,实现储粮化学药剂的“零排放”,满足了人们对绿色食品和环保的需求,同时为抑制害虫抗性增长提供了新方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卫生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比模拟二氧化碳气调仓不同设定浓度和实仓试验,通过气调后及实验室培养检查评定二氧化碳气调对害虫和虫卵的综合杀灭功效。试验证明了在保持高浓度二氧化碳一定时间条件下,不仅能全部杀死害虫,还可以彻底杀灭虫卵;环境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杀虫和卵所需时间越短;通过试验为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有助于储粮周期内在降低储粮害虫防治成本并减少储粮化学药剂使用量的前提下来保证储粮安全,在发挥节粮减损功效同时综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粮食保管过程中,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适时进行两次熏蒸,过冬害虫虫态相对单一,以成虫为主,第一次进行常规熏蒸,杀死其成虫和部分幼虫,而卵和蛹却难以杀死,在PH3降至一定浓度时放气,10天左右(一般来说,在常温下卵发育成幼虫和蛹发育成成虫在在0天友内)再盖膜杀虫,达到预期的目的,较好地解决了多次熏蒸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灯光诱捕和取样检查都发现锈赤扁谷盗发生数量较多的储藏稻谷,实仓进行了补充施药控制偏高磷化氢浓度杀虫试验,试验仓房的气密性为500 Pa正压半衰期为30 s.试验结果为:在粮面施用磷化铝粉剂和通风口施用磷化铝片剂后,环流20 h仓内磷化氢浓度可达130 mL/m3~170 mL/m3,施药3d后两种剂型药剂都达到了释放磷化氢的高峰(800 mL/m3),随后磷化氢浓度较快地下降.通过分别2次补充施药后,保持磷化氢浓度在400 mL/m3以上的时间达6d,300 mL/m~400 mL/m3的时间达9d,200 mL/m3~300 mL/m3的时间7d.试验仓熏蒸中磷化氢控制偏高浓度(大于300 mL/m3)的时间达到了15 d.在此偏高浓度下,9d后大部分害虫死亡,整个熏蒸过程实现了完全杀死锈赤扁谷盗.  相似文献   

10.
储粮害虫的防治多采用化学杀虫剂,其优点是廉价、高效,缺点是会对粮食、环境甚至人、畜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且会让害虫产生抗药性。为此,无残留、污染少的物理杀虫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常见方法有低温、气调、臭氧、硅藻土、辐照、微波、射频,每种技术适用范围不同。低温、臭氧、硅藻土、气调杀虫目前可实现不移动粮堆,在仓内直接杀虫,其中采用臭氧、气调方法杀虫时需要对粮仓进行改造以提高其气密性。辐照、微波、射频由于受设备的限制尚处于试验研究,只能对少量粮食进行处理,且杀虫工艺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物理杀虫技术的共性是有利于实现绿色储粮,克服了害虫的抗药性问题,但其杀虫工艺有待于深入研究和优化。另外该方法所需设备相对复杂,成本较高,故应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以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开展了稻谷控温气调杀虫应用试验,密闭气调40 d后达到了预期的杀虫效果,气调后9个月未在仓内检测到害虫.气调吨粮能耗为0.53 kW/t,降低了劳动强度,无毒副作用,性价比优于磷化氢熏蒸.试验表明,气调杀虫成败的关键是仓房气密性、合理的充氮工艺及目标浓度密闭时间.同时,控温气调对保持粮食品质、稳定粮情具有良好的作用,是一项值得广泛推广的绿色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高温高湿地区应用氮气气调控温储粮技术,取得抑制虫霉,控制粮温,稳定粮情,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效果。改变了长期以来单纯靠磷化铝化学药剂熏蒸杀虫的传统储粮做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东地区的抗性锈赤扁谷盗采用一次性施药和多次施药方式的杀虫试验,均达到彻底杀灭抗性锈赤扁谷盗的目的。说明对抗性害虫的熏蒸防治,应充分重视熏蒸时的最低有效浓度以及有效浓度的保持时间,只有两个条件都达到,才能取得对抗性害虫的防治效果,同时也阐明了熏蒸后期害虫检查的必要性以及对抗性害虫"杀必彻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正气调储粮是一种安全、绿色、环保的储粮技术,满足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氮气气调储粮杀虫效果与仓房的气密性、氮气浓度及维持时间密切相关,仓房的气密性越好,氮气浓度越高,维持时间越长,则杀虫效果越好。由此可见,良好的仓房气密性是充氮气调储粮的基础。如何提高气密性,找准提高气密性的关键节点,成为气调技术应用重中之重。提高气密性,必须在粮食入库前就对气密性的关键节点进行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在应用气调专用膜对粮面进行密封的粮堆内,先进行磷化铝施药,再利用制氮设备充入高纯度氮气来降低粮堆中氧气的比例并维持在3%~12%进行混合熏蒸杀虫,从而刺激害虫呼吸加快,促使害虫吸入磷化氢气体,提高磷化氢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以达到彻底杀虫目的。  相似文献   

16.
气调储粮技术是公认的绿色储粮技术,具有防虫、杀虫、抑菌等优点,本项目将气调储粮和控温储粮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气调和控温的优点,解决我库小麦储藏过程中储粮害虫危害较重、偏高水分粮安全储藏的难题,实现我库粮食绿色保质储藏。项目实施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中央储备粮的宜存率,保证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促进我国粮食储藏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谷蠹是一种世界性分布害虫,能够引起粮食的巨大损失。由于化学杀虫剂对环境和人畜安全存在巨大威胁,加上谷蠹抗药性的不断发展,植物精油作为一类植物性杀虫物质,来源于自然界,取材广泛,在环境中残留较少,不污染粮食,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对防治谷蠹的含有植物精油的植物种类和植物精油对谷蠹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造浅圆仓测温电缆,实现了浅圆仓膜下充氮气调和膜上中央空调控温,提高了卸粮口、大门口、通风口等死角的害虫致死率。将浅圆仓氮气气调杀虫与控温储粮相结合,实现了储粮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9.
对高大平房仓存储的玉米进行氮气气调与空调控温相结合试验,并与其它采用传统保防方式的玉米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氮气气调与空调控温相结合的方式储藏粮食品质好,杀虫彻底,绿色环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田军  周井坤 《粮食储藏》2020,49(3):30-34
将食品级惰性粉防虫杀虫技术与仓房内环流控温技术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发挥综合应用效果。食品级惰性粉对储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和触杀作用,仓房内环流控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仓温和粮温,减少水分减量,对夏季储粮害虫的孳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两者综合应用,实现高大平房仓夏季免熏蒸的绿色储粮目标,达到仓房准低温储藏的目的,降低了储粮保管费用,改善了保管员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为磷化铝熏蒸剂停止使用后,采用其他方法防治储粮害虫探索出一条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