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邓刚  宫莉  迟德富 《林业科技》2011,36(5):52-54
依据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结合黑龙江省林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从发生分布、潜在危险性、危害情况、寄主重要性和防治难度5个方面。建立了黑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指标体系建立评判标准和赋分标准,并对黑龙江省35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进行了等级分类。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晋中市核桃有害生物现状,在此基础上,应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晋中市16种核桃主要有害生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风险等级分类。结果发现,核桃根腐病和核桃小吉丁在晋中市属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核桃灰斑病和榆紫叶甲属低度危险性有害生物,其它有害生物属中度危险,建议对晋中市核桃有害生物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3.
临夏州花椒有害生物种类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3年,在临夏、积石山、东乡、永靖4县的花椒种植区设立了36个调查、观测点,参照全国第二次森林病虫普查实施方案,采用线路踏查和标准地调查为主,定点观察、室内饲养与复查、补查为辅,鉴定出花椒有害生物共63种,天敌昆虫24种,其中病害15种,虫害45种,其他有害生物3种。  相似文献   

4.
临夏州花椒生产特点及产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临夏州花椒生产及产业现状调查,总结出了花椒生产的特点,提出了花椒在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福建省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参照国家评判标准,结合福建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福建省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花椒窄吉丁虫是危害花椒的主要害虫。通过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分布与管理、扩散蔓延的可能性、危害影响和检疫防治的难度等5个方面的分析,依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利用有害生物多指标评价体系,对花椒窄吉丁虫在渭南市的危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在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得出风险评估值(R=1.23),属低度危险有害生物,并提出花椒窄吉丁虫的防治办法,为花椒经济林的丰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四川蓝莓产业逐步扩大,引入种苗的同时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蓝莓主要有害生物资料,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对引进四川省的蓝莓种苗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检疫有害生物8种,并提出了降低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调查和总结生产经验 ,分析探讨了临夏州花椒生产现状、发展特点、市场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花椒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甘肃省的临夏、甘南、武都、天水等地都种植花椒。其具有生长快、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结果早、收益大、用途广、保水固土能力强等特点。花椒既是重要的香料、油料树种,又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甘肃省临夏州刘家峡库区边的积石山、永靖、东乡、临夏四县发展花椒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花椒已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开发的主要乡土造林树种,目前已发展到48.667公顷。但在花椒产业建设中还存在科技服务相对滞后、综合管理水平较低、重栽轻管的现象,缺乏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能力等问题。为此,由甘肃省林业厅列项,临夏州林木种苗工作管理站开展并完成了“低产花椒综合改造技术”项目。项目实施4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低产花椒园十大综合改造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海 《甘肃林业科技》2011,36(3):38-41,49
结合甘肃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调查统计全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全省主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8~2011年,在临夏州和政、临夏、广河、康乐和东乡5县21个调查点对皮胎果病虫种类及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清了临夏州皮胎果主要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和天敌种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皮胎果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2.
黄花刺茄的适应性、繁殖能力、传播能力、侵害力、排挤性极强,是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植物,被称为"生态杀手"。文章对黄花刺茄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与防控措施作了简要叙述,以期引起自治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提早防治,不要任其肆意蔓延,破坏我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临夏市国槐行道树主要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临夏市国槐主要虫害的发生原因是立地条件差,配置不合理,管理粗放和只采用传统防治措施;提出了加强树体管理、调整树种结构、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和合理利用无公害药剂防治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分析昆明地区森林火灾形势及生物防火必要性,提出了具有生物防火开发利用价值草本植物的辨识标准,调查和记录了昆明市郊区分属于18科的具有防火利用价值的40种春季常见野生绿色草本植物,并采用100℃烘干恒重法测定其含水率.初步分析这些植物在森林防火中的作用,提出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营建绿色防火草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3年对萧氏松茎象发生发展情况的调查,摸清了萧氏松茎象在梅州市的危害规律。采用4种防治措施7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营林措施和人工捕捉防治萧氏松茎象效果最好,刮皮喷药防治效果较好,直接树干涂药防治效果较差,虫线清防治效果比氧化乐果好,生物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槐豆木虱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槐豆木虱是近年来临夏州国槐上严重发生的害虫。报道了该害虫的危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该虫在临夏州1年发生4代,若虫5龄,以成虫在国槐主干树皮缝内、树冠下杂草、落叶中越冬。  相似文献   

17.
主要热带作物对炭疽病抗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植物炭疽病的危害和生物学特性、植物对病原物的抗病机制以及主要热带作物对炭疽病的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重要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大约于20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滇南地区,并在中国南部和西南地区快速蔓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云南省开展了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的研究。目前紫茎泽兰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危害最严重的十六种入侵生物的白皮书中。本文对二十多年来我国开展的有关紫茎泽兰的研究进行扼要的叙述,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紫茎泽兰在中国的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化学成分、危害性、潜在的应用价值、控制方法和手段。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9.
Control of Armillaria root rot through the use of resistant species, avoidance of hazardous sites, cultural manipulation, chemical applications, biological methods, and integrated biological methods are dis-cussed. The need for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disease impact and a financial analysis of control costs and benefits are emphasized. Avoiding establishment of plantations on sites likely to have a high disease hazard or the removal of substrate sources through uprooting stumps and dislodging root remanents currently appear to offer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control.  相似文献   

20.
槐豆木虱,是近年来临夏地区在国槐上严重发生的害虫之一。运用越冬成虫发生预测、历期法、物候法、有效基数预测法,预测预报下一虫态的发生期和虫口数量,提出了加强树体管理、调整树种结构、生物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及保护和利用国槐上捕食性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相结合的多种防治措施,为更好地开展槐豆木虱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