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于1998年开展水稻乳苗栽培技术研究,1999年与区农机站协作进行水稻乳苗机械直播栽培技术研究,均获成功.水稻乳苗直播综合技术示范、推广于1999年列为上海市四新技术推广项目,2001年全区共推广1.5万亩,平均亩产592kg;2002年全区推广3.8万亩,平均亩产612.5kg,并在安徽、辽宁等省推广应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 早美光,为早熟油桃品种。在澳大利亚8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栽培,1987年4月出澳大利亚南澳州引入我所。当年嫁接繁育成苗7株,接芽苗30株。1988年春成苗定植于本所院内,接芽苗栽植于本所试验场苗圃。现将三年来观察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圃地中的香樟绿化大苗分不同时间进行移栽上袋培育,于2011年进行大苗移栽造林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试验证明,进行圃地中香樟大苗移植造林,可先进行装袋移栽,以促进香樟苗侧根根系的再生长发育。选择装袋移栽1年的香樟绿化大苗用于山地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容器苗造林耐旱、无明显缓苗现象,抗逆性强、成活率高。在半山干旱地区造林尤为明显,油松容器苗造林后,根系伸展活动活跃期开始于造林后第二年,随树龄增长,根系生长无显著差异。造林时应选择适宜规格容器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1年生薄壳山核桃苗木与2年生薄壳山核桃苗木为试验材料,选择裸根苗、土球苗及无纺布容器苗不同类型的薄壳山核桃苗,对其栽植后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裸根苗、土球苗及无纺布容器苗进行栽植后,生长出的新梢与根系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成活率最高的是无纺布容器苗,成活率接近100%,且长出的新梢最多,根系生长也十分茂盛;土球苗的栽植效果相较于无纺布容器苗次之,最差的是裸根苗,其长出的新梢与根系较少。同时,经过对裸根苗、土球苗及无纺布容器苗的栽植情况对比,2年生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情况都要好于1年生薄壳山核桃苗木。  相似文献   

6.
水稻钵苗机插技术应用近年兴于江苏等南方单季稻区,肥西县于2014—2015年开展水稻钵苗机插试验示范,总结了水稻钵苗机插的基本特点,介绍了其在实际中的栽培技术,同时剖析了当前钵苗机插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果树快速育苗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树和梨树育苗从播种砧木苗开始,在正常情况下均需三年育成出圃。我们经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摸索出秋栽大苗春劈接的果树快速育苗新方法。即当年秋季选择符合劈接标准的当年生大砧木苗(一般苹果和梨树砧木苗地表以上直径粗度在0.4~0.5厘米以上即合乎要求),于秋季十月底或十一月初进行起垄栽植,第二年春嫁接。  相似文献   

8.
正1技术概述"橡胶树小筒苗种植技术"是在橡胶树小筒苗育苗技术(该技术采用的自主设计的小型单孔控根育苗容器,结合基质栽培和滴灌技术,于2014年6月通过农业部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农科果鉴字[2014]第029号)为国际同类领先水平)。培育的橡胶树籽苗芽接小筒苗、橡胶树小苗芽接小筒苗、橡胶树自根幼态无性系小筒苗等类型橡  相似文献   

9.
1小麦越冬苗情 根据12月20日前后,在安徽省阜阳市颖泉区、太和县等部分乡镇的小麦田间抽样调查:一类苗面积占40%,二类苗面积占45%,三类苗面积占15%,其中弱苗占5%,旺苗占10%,与2004年相比,一、二类苗增加10%,整体苗情好于去年.近期土壤缺墒,低温导致小麦苗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害.  相似文献   

1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油佐剂灭活菌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BbⅠ相菌液和司盘85为乳化剂研制的油佐剂福尔马林灭活菌苗-S85油苗,无论母猪注苗、仔猪注苗或母-仔注苗,均安全有效。妊娠母猪一次注苗,初乳K凝集价平均在10万倍以上,所生仔猪于3-7日龄血清K凝集价平均4万倍以上,攻毒后鼻甲骨萎缩平均减少率(TAD)为95.5%,而攻击的对照猪平均病变率91%,3/4为明显至严重萎缩。非注苗母猪产仔猪于1及3-4周龄注苗2次,对攻击菌的清菌率100%,注苗或未注苗母猪所产仔猪于3-4周龄注苗1次,清菌率80%-90%,同时湿苗滴鼻2次,可明显提高Bb指数减少率。注苗母猪所产仔猪于3-4周龄及8周龄各注苗1次,不发生感染。菌苗在4℃保存2年效力不变。仔猪TAD明显高于4种国外商品苗。在8个AR猪场应用,于7-8周龄时Bb感染减少率在单纯母猪注苗为70%-80%,母-仔注苗92%以上,连续三产母-仔注苗,每产在10-12周龄时为97%以上。在单纯母猪注苗(一产)场屠宰时AR病变减少90%,而对照群病变率65%-87%,1/2或2/3为明显萎缩;屠宰日 增重比未注苗猪提高5.8%-13.2%。  相似文献   

11.
1 小麦越冬苗情 根据12月20日前后,在安徽省阜阳市颖泉区、太和县等部分乡镇的小麦田间抽样调查:一类苗面积占40%,二类苗面积占45%:三类苗面积占15%,其中弱苗占5%,旺苗占10%,与2004年相比,一、二类苗增加10%,整体苗情好于去年:近期土壤缺墒,低温导致小麦苗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害。  相似文献   

12.
郭源俊 《农家顾问》2004,(11):30-31
甘薯藤苗越冬是留种工作上一项技术革新,它打破了长期沿用薯块留种的传统习惯。福建福清市三山镇于1999年冬进行藤苗越冬试验,连续5年普遍获得成功,成活率都在80%~95%。现将5年来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霍山石斛种子试管苗的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山石斛种子试管苗可为野生石斛改家种提供大量的种苗。但试管苗出瓶后能否栽培成活,是组织培养法育苗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在研究霍山石斛种子萌发和试管苗培养的基础上,于1983—1984年研究试管苗移栽时的苗龄、移栽时间和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果树苗木出圃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出圃标准 苗木地上部枝条健壮、成熟度好、芽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 2 出圃时间 果树苗木一般于11月下旬至土壤封冻、翌年春天土壤开冻后萌芽前起苗。秋天栽植或远运的可先起苗,入冬时叶片未脱落时,可将叶片人工打落后起苗,就近栽植或第二年春天栽植的可晚些起苗。秋天起苗可避免果苗冬季在田间受冻而损伤,春天起苗可减少假植程序。  相似文献   

15.
银杏嫁接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及不同苗龄和龄级对银杏良种嫁接育苗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芽接苗成活率和抽枝率均明显高于枝接苗;2年和3年实生苗砧木芽接苗成活率和抽枝率均达到81 %以上,从育苗周期及经济效益考虑,宜选用2年生实生苗为砧木;1年生接穗嫁接成活率和生长率明显提高;嫁接时间以早春 (4月)为宜;高位嫁接可明显缩短苗周期,适用于采穗圃育苗。  相似文献   

16.
葡 萄 苗 木 定 植 建 园 ,传 统 方 法 大 都 在 春 季 进 行 。 近 几年 ,通 过 我 站 实 践 发 现 ,葡 萄 冬 前 定 植 效 果 好 于 春 季 定 植 冬 前 定 植 ,由 于 葡 萄 苗 木 已 发 生 新 根 ,且 无 冬 季 贮 藏 苗 木受 伤 害 之 损 失 ,成 活 率 可 达 到 99.3%,新 梢  相似文献   

17.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及不同苗龄和龄级对银杏良种嫁接育苗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芽接苗成活率和抽枝率均明显高于枝接苗;2年和3年实生苗砧木芽接苗成活率和抽枝率均达到81%以上,从育苗周期及经济效益考虑,宜选用2年生实生苗为砧木,1年生接穗嫁接成活率和生长率明显提高;嫁接时间以早春(4月)为宜,高位嫁接可明显缩短苗周期,适用于采穗圃育苗。  相似文献   

18.
苹果树的快速育苗,中国果树所曾于1959年开展过研究和应用,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在开始阶段,由于技术不完善,加之当时“浮夸”风的影响,快苗(也称三当苗)只能长到40~50厘米高,粗度不足0.6厘米。这样的苗木越冬性能差,定干也难,因而快苗生产很快即告停滞。有鉴于此,果树界不少前辈对快苗生产多有微词。近些年来,随着苹果树的迅猛发展,快苗生产也发展起来,其繁育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凡采用我们认定的快苗繁育技术,苗高当年可达  相似文献   

19.
于2005年11月—2007年3月在大连长海县广鹿岛海区,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野生苗与人工培育苗的海上筏式养殖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前期(2005年11月),野生苗(7月龄)的平均壳长、壳高、壳厚和湿重分别为15.38、16.22、3.72mm和0.53g,明显低于人工苗(9月龄)(P〈0.01);2006年7月,野生苗(15月龄)与同时期的人工苗(21月龄)的平均壳长、壳高、壳厚和活体湿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2007年3月,野生苗(23月龄)壳长、壳高、壳厚和湿重分别为78.49、80.71、22.05mm和65.12g,高于同期的人工苗(25月龄);整个养殖阶段,野生苗的日生长量高于人工苗;野生苗和人工苗的养殖成活率平均为80.37%和75.35%,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从海上养殖效果可知,野生苗完全可以替代部分室内人工培育苗种。  相似文献   

20.
无性系良种茶苗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索无性系良种茶苗的扦插繁育技术,进一步扩大双柏县名优茶苗的繁育和良种茶园的种植比重.双柏县茶桑站于2005年7月在本县小庙河茶叶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无性系良种茶苗扦插繁育试验,成活率达82.5%,试验获得成功.现将有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广大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