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糖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能量,也是形态建成的物质基础。但培养基的蔗糖浓度对葡萄试管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较少,以‘黑比诺’葡萄试管苗为试材,以GS为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30g/L为对照,分别研究蔗糖浓度0、60g/L对‘黑比诺’葡萄试管苗生理指标和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30g/L试管苗生长状况最佳,试管苗干鲜重、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总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蔗糖浓度60 g/L处理试管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在高糖及无糖处理下,试管苗叶片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与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低于正常浓度处理;叶绿素a、叶绿素b、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量子产量(Fv/Fm)在蔗糖浓度30 g/L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叶片中不同激素受蔗糖浓度的影响各不相同。综上,蔗糖浓度能够影响葡萄试管苗生物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总糖含量变化,培养基蔗糖浓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贵农5号刺梨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供氮条件、营养元素缺素胁迫和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刺梨植株根、茎、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及其与总氮及硝态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供应的氮源为30%NO3--NH4+70%NH4+-N时,能够促进刺梨对氮素的吸收,根和叶中总氮含量最高,而NRA并不最强。单纯供应NO3--N时,根和叶中的NRA最强,但总氮含量显著低于同时供应NO3--N和NH4+-N的处理。单纯供应NO3--N和同时供应NO3--N和NH4+-N时,刺梨根和叶中NRA与总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同时供应NO3--N和NH4+-N时,刺梨对氮素的吸收并不完全受NR的支配。在缺氮、缺钼条件下,根和叶中都没有检测出NRA;在缺铁、缺硼条件下,根中的NRA很低,叶中没有检测出NRA;其他营养元素缺素胁迫对根和叶中NRA抑制程度的强弱顺序为缺Zn>缺P>缺Mg>缺Ca。根、叶、茎中的NRA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NO3--N含量则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蛭石作培养基支撑物对葡萄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蛭石取代琼脂作培养基支撑材料,接种葡萄试管苗双节茎段,常规培养1个月后,试管苗成苗率达100%,试管苗茎长、根长及茎叶鲜重与琼脂支撑培养对照无明显差异,根鲜重则明显高于对照,且成本比对照降低0003元/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不同光质对‘秋红宝’葡萄试管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秋红宝’葡萄试管苗为试材,设置7种不同光质处理,观测试管苗的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最优光质。【结果】单白光与单红光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蓝光处理的植株根数和最长根长均达到各处理最大值,且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红蓝光质4∶1处理的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OD与CAT活性在红蓝光质5∶1中最高。综合灰色关联分析得出最适光质排序为:红蓝光质5∶1单蓝光单白光单红光红蓝白光质3∶1∶1红蓝光质4∶1红蓝光质3∶1。【结论】红蓝5∶1光质可作为促进‘秋红宝’葡萄试管苗生长的最理想光质;影响不同光质下试管苗生长的主要指标有总叶绿素、最长根长、株高、叶长、SOD。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培养基蔗糖浓度对莲藕试管苗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基蔗糖浓度从3%~8%递增,试管苗含水量降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且各处理间差异明显。驯化过程中各处理试管苗淀粉含量均明显下降,低蔗糖浓度培养的试管苗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在驯化过程中持续上升,高蔗糖浓度培养的试管苗的上述糖含量则持续下降,至成活时差异明显缩小。5%蔗糖培养的试管苗驯化过程中含水量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均最小,试管苗驯化成活快,成活率最高,达97.3%,成活苗新生根数和地下茎生长速度均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试管苗生长势旺。表明驯化前较高的培养基蔗糖浓度有利于提高试管苗的素质,提高驯化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以"左山一"山葡萄为试材,应用HPLC技术,研究山葡萄叶、茎、卷须、果实生长过程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组织部位的白藜芦醇含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白藜芦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叶、卷须>茎>种子>果皮果肉。叶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达20.12μg/g。  相似文献   

7.
范秀艳 《北方园艺》2011,(4):138-140
以红地球葡萄试管苗为试材,探讨了光照强度和NH4+-N、NO3--N不同配比对葡萄试管苗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基中NH4+-N所占比例和光照强度的升高,GS活力增加。光强为5 000 lx并且NH4+-N:N3--N为5:5时,GS活力最高。硝酸还原酶活性(NR)随着光强和培养基中NO3--N比例的增加而升高,且随着培养基中NO3--N比例的增加,试管苗体内的NO3--N含量增加。随NR活性升高,体内NO3--N含量降低,NO3--N含量与NR活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钙对柠檬试管苗生长和一些与抗寒性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处理培养柠檬试管苗,高钙培养基能促进试管苗的生长,抑制顶端自枯现象;而EGTA、TFP处理的试管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顶端自枯现象严重,但TFP处理的试管苗能促进根的生长。随着胁迫温度降低,不同处理的试管苗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不同,SOD、P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P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含量逐渐增加。低温胁迫下,高钙试管苗的蛋白质含量、SOD活性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MDA含量低于其他处理。结果表明,钙能提高低温胁迫下柠檬试管苗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增强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从而提高其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素形态和施氮量对‘鸭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形态和施氮量对梨果实香气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鸭梨’为研究对象,不同氮素形态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T1~T6:100%尿素(酰胺态),100%硝态氮,硝铵比为70∶30,硝铵比为50∶50,硝铵比为30∶70,100%氨态氮,以喷清水为对照,于生长季节进行果面喷施试验;不同施氮量以酰胺态尿素进行试验,设置了高氮、中氮、低氮3个处理。【结果】不同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的营养品质,T1处理的总糖量最高,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鸭梨’果实香气品质的影响不同,100%氨态氮香气物质含量最高,100%硝铵香气物质含量最低,其余介于2者之间。不同氮素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中氮处理‘鸭梨’果实香气物质总量最高,为684 ng·g-1,低氮处理香气物质种类最多为40种,高氮处理香气物质总量较中氮处理减少了43.36%。【结论】铵态氮处理果实香气最高,全硝态最低,高氮处理不利于‘鸭梨’果实香气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为了高倍繁殖山葡萄优质苗木,我们对山葡萄茎尖、无芽茎片、花穗柄、叶柄、叶、卷须等进行了组织培养。通过两年试验,在调整部分营养成分的 MS、B5培养基中诱导出山葡萄茎尖苗、无茅茎片苗、花穗柄苗。叶、叶柄、卷须只诱导出愈伤组织,没有出苗。试验证明,山葡萄管苗由试管到田间必须经过几个过渡,成活率才高。  相似文献   

11.
葡萄根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及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组培苗(‘晚红’葡萄,Vitis vinifera L.‘Red Globe’)和室外盆栽苗(‘贝达’葡萄, V. riparia × V. labrusca‘Beta’),研究了葡萄根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并利用LC-MS技术对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室内试验表明:0.01、0.10、0.50 g ∙ mL-1(根系干质量/培养基体积)浓度的根系分泌物显著抑制葡萄组培苗的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盆栽试验显示葡萄根系分泌物在低浓度的情况下促进植株生长,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及蛋白质含量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酸(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丙二醛(MDA)含量减少;而在高浓度的情况下植株生长抑制显著,PAL和SOD活性被激活,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9.16%和10.35%,MDA含量增加。LC-MS检测结果确定葡萄根系分泌物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两种酚酸类物质,推断含有软脂酸、1–二十一醇、柠檬酸、乌头酸、β–谷甾醇、邻苯二甲酸和没食子酸。采用‘山河二号’葡萄(V. amurensis × V. riparia ‘Shanhe 2’)组培苗检测证明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对葡萄具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1年生"维多利亚"葡萄(Vitis vinifera L.cv.Victoria)幼苗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4个不同施氮量(按每盆纯氮计)处理(0 mg(CK)、150 mg(T1)、300 mg(T2)和450 mg(T3)),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葡萄幼苗叶片蔗糖和淀粉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揭示氮肥施用量对主要光合产物积累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叶片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活性,各处理SPS活性大小为T2>T3>T1>CK,其中T2、T3处理显著高于CK、T1处理,施氮量对SSs活性影响不大;蔗糖合成酶降解方向(SSd)活性明显高于SSs活性,蔗糖合成酶净活力表现为降解蔗糖方向。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活性随时间均呈上升趋势,施氮能显著提高AI活性。不同量氮处理能显著提高淀粉磷酸化酶(SP)活性,施氮减缓α-淀粉酶(α-amy)活性的上升,T2处理增加β-淀粉酶(β-amy)和总淀粉酶活性。综上所述,施氮能增加葡萄叶片蔗糖和淀粉含量,提高蔗糖和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葡萄幼苗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代谢,其中T2处理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3.
香蕉不同器官中NPK含量及其积累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香蕉体内氮磷钾的含量及分布特点,采用整株肢解法,研究了香蕉不同生育期根、球茎、假茎、叶及果、果轴的氮、磷和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香蕉根系、假茎、球茎、叶、果实和果轴6个器官中的氮磷钾含量与分布不同.在香蕉抽蕾前,氮分布为叶>球茎>假茎>根系,磷为假茎>叶>球茎>根系,钾为假茎>根系>叶>球茎;抽蕾后,氮...  相似文献   

14.
葡萄试管苗通过分步驯化后,能够高频率的成活。观察和测定了各驯化阶段叶解剖结构和根系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试管苗叶片薄,组织稀疏,气孔突起,开口大,根系活力极低。通过分步炼苗,叶片逐渐向旱生结构变化,根系活力迅速增强。这是试管苗逐渐适应低湿和自然光照的解剖和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效应及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坤  郭修武  郭印山  谢洪刚  胡禧熙 《果树学报》2011,(5):776-781,F0003
为探讨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作用,采用室内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组培苗和室外贝达葡萄(V.ri-paria×V.labrusca)盆栽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效应,并利用LC-MS技术对根系腐解物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室内试验表明,0.01、0.05、0.1 g.mL-1(根系...  相似文献   

16.
硼对平邑甜茶幼苗硝态氮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芬  田歌  刘晶晶  于波  葛顺峰  姜远茂 《园艺学报》2017,44(7):1244-1250
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运用~(15)N同位素示踪和非损伤微测技术,研究了不同供硼(硼酸0、1.0、2.0、3.0、4.0、5.0和6.0 mg·L~(-1))水平对平邑甜茶根系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g·L~(-1)硼酸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及根系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幼苗的全氮量及~(15)N吸收量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4%和75.0%。随供硼水平的增加,植株氮素利用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 mg·L~(-1)硼酸处理时最大,为14.8%,是对照的1.8倍。施硼处理对幼苗的~(15)N分配率有一定的影响,3.0 mg·L~(-1)硼酸处理的根系~(15)N分配率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非损伤微测结果显示,3.0 mg·L~(-1)硼酸处理时,平邑甜茶根系对NO_3~-有强烈吸收且内流速度达到最大,在缺硼和高硼(硼酸0和6.0 mg·L~(-1))处理时有明显外排趋势。因此,3.0 mg·L~(-1)硼酸处理最有利于平邑甜茶根系的生长、根系活力的提高和氮素的吸收利用,而低硼和过量供硼均会抑制根系生长及氮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以2年生‘红灯’(Prunus avium L.‘Hongdeng’)/东北山樱(Cerasus sachalinensis Kom.)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短截程度对13C和15N分配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生长期,短截处理修剪促进了碳水化合物向根系分配,极重度短截处理使叶片和新梢中13C分配率分别减少了29.15%和7.3%,粗根和细根中13C分配率增加了46.65%和48.43%。随着时间的推移,短截处理的叶片和新梢的13C分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多年生枝干的13C分配率随短截程度的增加而减小,根系的13C分配率以中短截最低,极重度短截最高。各处理15N利用率从高到底依次为中度短截对照极重度短截,在新梢停长期差别最大,3个处理15N利用率分别为6.91%、5.54%和3.60%;多年生枝干15N分配率随短截程度的增加而减小,短截处理叶片和新梢的15N分配率随短截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缺素对水茄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茄(Solanum torvum Sw.)幼苗为材料,用溶液培养法诱导N、P、K缺素症,观察缺素症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各缺素水茄的生长与生理差异,以期为水茄栽培的营养诊断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茄缺素症的表现时间和主要症状有差异,缺N症状表现最早,缺N、缺K处理对植株地上部影响最明显;水茄缺素处理的叶片数、全株干质量、根总体积均低于对照,根冠比均高于对照;缺N水茄老叶和嫩叶的叶绿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缺P处理的嫩叶叶绿素含量则极显著高于对照;不同缺素处理水茄的根系活力之间差异极显著,缺N和缺P植株根系活力变弱,而缺K植株的根系活力变强,比对照极显著提高了44.34%。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矮化中间砧苹果树合理的施肥位置,减少氮肥的浪费.试验于2018年和2019年,以'烟富3'苹果/SH6/八棱海棠为试材,借助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萌芽前在树冠投影范围距树干由近及远的3个水平距离——内环、中环和外环施氮对新梢旺长期细根和土壤15N分布、树体15N吸收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各处...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4 号大白菜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中氮、磷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大白菜对其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长期过量施肥可导致表层土中氮素的累积,增加氮素淋溶流失的风险,且未能有效提高大白菜对氮素的吸收利用。随着化学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表层土中速效磷含量增加。各有机肥处理大白菜对磷素的吸收利用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有机肥+化学氮肥处理大白菜的产量最高,明显高于过量施肥处理。因此,减少氮肥投入,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施,控制磷肥的投入量是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