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黑松(Pinus thunbergii)原产日本,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广有引种栽培。黑松具有耐干旱、瘠薄,抗恶劣气候,和保持水土等性能,是沿海岛屿、丘陵、石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平潭县1926年从浙江引进黑松数十株,现存13株(可能有两代),最大的胸径31.3cm,树高8.07m。1961年再度引种,现在全县黑松面积已达五万亩左右。生长最好的树高7.9m、胸径15.8cm;生长最差的树高只1.1m,地径3.9cm。可见,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2.
<正> 江西省在本世纪初开始引种桉树(Eucalyptus),解放前以四旁植树为主,解放后开始成片造林,现已分布于61个县、市,成为丘陵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据1985年不完全统计,江西省桉树成片造林达500多公顷,四旁植树400万株。为了了解江西引种的桉树在四旁植埘和上山造林中的生长情况,我们于1981—1983年进行过集中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补充调查,共搜集了21个地段和7个样地的资料。现将调查资料整理如下,供造林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盐城粉沙淤泥质海岸立地条件及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城粉沙淤泥质海岸射阳幸福大道和大丰市王竹海堤内侧两个试验样地立地条件分析为基础,对其造林树木生长情况作了野外调查。根据土壤含盐量和pH值,将盐城5县(市)8个试验样地划分成轻、中、重度盐渍土造林区,选取美国白蜡、弗吉尼亚栎、苏柳、七叶树等20多个树种进行造林。调查数据表明,盐城5县(市)造林平均成活率为81%,但不同立地条件树种生长情况和成活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沿海基岩海岸主要树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浙江省沿海基岩海岸现有主要造林树种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湿地松、木麻黄、桉树,香樟、枫香、柏木6个树种生长良好,林分生产力大,可逐步替代黑松或马尾松,显示了混交林优于纯林,为沿海基岩海岸因地制宜地选择造林树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属盾蚧科突圆蚧属,是近年在广东省新出现的松树害虫,为害马尾松、黑松、加勒比松、火炬松、湿地松等松属树种。该虫生活隐蔽,多寄生于针叶基部叶鞘内,将口针插入叶部维管束吸取液汁或直接吸取细胞液,导致针叶萎黄,林木生长衰退和枯死。据广东省林业厅1984年调查,在珠海、深圳、中山、惠阳、斗门和东莞等12个沿海县、市的松林受松突圆蚧为害面积达257万亩,其中142万亩严重受害。湿地松为南方大面积引种的树种,以生长速度快、树干通直、抗逆性强等特点称著,深受群众喜爱。我省从六十年代开始至今已经种植湿地松达300多万亩,成为造林绿化主要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在我县生长发育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据调查数据,介绍了华山松经引种栽植,在辽宁省本溪县20余年的生长情况,结论是华山松适宜于本溪县域生长,可缓解当地速生树种单一,阳坡造林树种贫乏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杉木是我国南方优良用材树种之一。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产量高,深受群众欢迎。木材产量约占全国商品材的1/4~1/5,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苏北沿海地区引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仅就射阳、大丰、东台3个县。(市)已发展到近万亩。虽然大多数林分生长量超过苏南丘陵山区,但也有部分林分生长状况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受土壤条件的影响。为了摸清苏北沿海盐渍土地区发展杉木的潜力,避免造林地选择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于1991年6至8月,对苏北沿海目前杉木造林面积较大的几个县(市)的杉木林立地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1 本区概况 江苏沿海东濒黄海,位于北纬31°41′~35°07′,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年均温13~15℃,极端最低温为-17.3℃,年降水量900~1100  相似文献   

8.
沿海地区引种日本黑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0年开始在沿海河滩地上引种日本黑松,至1995年底,经过多年的育苗、移栽、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日本黑松在造林成活率、年生长量和适应沿海地理环境方面均相当或优于油松和樟子松。适宜在沿海地区大面积引种造林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基岩海岸的几个主要树种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香樟、湿地松、柏木这3个树种在该地区生长良好,胸径、树高、蓄积的年生长量均大于马尾松及黑松,林分生产力较高。这3个树种的胸径生长呈正态分布,为稳定的群落结构。因此,在基岩海岸发展这3个树种有很大潜力,可作为替代马尾松及黑松在基岩海岸造林的优良树种,为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和营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是山东省沿海防护林的主栽树种,其树体高大常绿,生长快,抗风力强,耐海雾、耐干旱瘠薄.具有良好的防风沙、保水土的效能,在沿海荒山、荒滩和砂石山区造林绿化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黑松芽苗移栽育苗,不仅能科学调节农时,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而且能延长苗木生长期,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延安树木园引种的奥地利黑松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叶芽开放期比乡土树种油松早8 d;展叶期比油松晚11~16 d;新梢开始生长期,奥地利黑松与油松相差近1个月时间,封顶期9月6~10日。奥地利黑松幼苗根系发达,直根长、侧根粗壮、层次明显,鲜质量大,苗木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与油松形成鲜明对照,是荒山造林的好树种。31 a生奥地利黑松高生长速生期出现在第15~20 a,生长量占树高的32.1%,比较而言,奥地利黑松树高生长较慢,胸径大于油松,材积年生长量是油松的2倍。  相似文献   

12.
马义 《防护林科技》2016,(11):108-109
黑松是大连地区沿海防护林造林的重要树种,根据黑松在大连开发区的生长状况,分析了黑松、油松、樟子松的根系、树高和胸径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黑松的根系、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均超过油松、樟子松,生长曲线呈缓-快-慢"S"形曲线。  相似文献   

13.
美国白蜡(Fraxinus americana L.)生长快,繁殖易,树形美,抗性强,耐盐碱,耐水湿,材质好,用途广,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和庭院绿化树种.该树种原产北美,在我国新疆、辽宁、哈尔滨、江苏北部等地均有引种栽培.我们于1966年从江苏省沿海防风林试验站引进苗木,造林10.6亩.经过17年的栽培管理,目前长势旺盛,并已正常开花结实,子代苗木造林也生长良好,种子已被引往本省10多个县市和浙江杭州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原产日本和朝鲜,我国在本世纪初从日本引进,由于黑松具有抗海风、海雾等性能,在大气湿度很高的条件下也生长良好,所以是沿海地区及海岛的重要造林树种。目前我国沿海各省市以及湖北、安徽、宁夏的部分地区都有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 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日本扁柏(Chamaecyparis obtasa)树姿优美,是用材、绿化兼优树种。这两个树种在庐山造林已60余年,成林面积达6,294亩(日本柳杉3,880亩,日本扁柏2,414亩),占庐山造林面积的10%。据庐山植物园调查,从庐山引种日本柳杉和日本扁柏的有湖南、浙江等15个省、市,而且,无论片林还是零星栽植,均生长良好,其  相似文献   

16.
班克松引种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克松原产北美洲北部 ,是美洲松中分布最广的树种 ,由于它耐寒冷、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 ,木材又是良好的纸浆原料 ,世界上中、高纬度国家和地区都有引种。我国吉林、长春、辽宁、北京等地区也有引种 ,为了丰富胶东地区的树种资源 ,选择适生有价值的造林树种。在山东省林木种苗站的帮助下 ,于 1989年开始班克松引种试验研究工作 ,经过在垛山林场 11年的栽植试验 ,年平均高生长量 0 .31m、胸径0 .5cm ,8年生前的生长量优于黑松 ,试验林的植株都已正常开花结实 ,并表现出抗旱、耐高温和耐瘠薄等特性 ,在海拔较高 ,立地比较瘠薄的山地…  相似文献   

17.
火炬松(Pinus taeda L.)、湿地松(P.elliottii Engelm.)是近十年来我省各地引进国外的两个主要松类树种,但从未对其生长情况及引种效果,进行过认真的总结。现据黔东、黔东南、黔西南地区引种试验林连续3~4年的材料,初步提出湿地松、火炬松在我省引种的可行性。一、引种地情况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引种油橄榄较早的地区之一,60年便有少量引种,64年开始定点成片种植。引种以来,特别是74年以来,已繁殖苗木百万余株,定植造林保存约30万株,27700余亩。分布于72个县,但大部份集中分布在遵义地区(约20万株),其中又以仁怀县居多(约17万株)。近几年来,我们先后调查了安顺、铜仁、遵义、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以及贵阳等地(州、  相似文献   

19.
沿海沙地黑松大苗移植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松生长快,抗风力强,耐海雾,耐干旱瘠薄,对于恶劣气候抗性较强,具有防风沙、保持水土的效能,是我国中东部沿海营造海岸林的先锋树种。黑松树体高大,树形美观,常绿,又是沿海地区最佳的绿化观赏树种,因此,掌握黑松大苗移植方式和栽后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自1985年以来,台州市椒江区沿海平原先后成功引种了巨桉、柳桉、邓恩桉等桉属优良树种。研究发现这些树种不但树体高大,生长迅速,而且具有抗风力强,耐盐碱,耐干旱,抗污染能力强等优良特性。在椒江区沿海各类不同立地环境条件均生长良好,是值得在我国亚热带沿海平原地区大力推广的优良防护林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