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完全区组试验设计,调制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研究商品菌制剂LaLsIL Dry(LD)、酶制剂(E)以及二者混合处理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共设置E(0.025%)、LD(0.015%)和E+LD(0.015%+0.025%)等3个处理,同时设置对照组(CK),青贮发酵时间点分别为第1天、第3天、第5天、第15天和第60天.不同处理和时间点各3次重复。结果表明,青贮60d后,添加酶制剂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明显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P〈0.05)。添加菌制剂明显改善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主要表现为降低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pH值,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明显降低了氨态氮/总氮比值,提高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体外干物质消化率(P〈0.05)。酶制剂和菌制剂混合处理降低了青贮饲料pH值,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乳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发酵品质与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添加纤维素酶组(CE)、添加木聚糖酶组(XE)和组合添加酶组(CX,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青贮7,30,60,90 d后开窖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E,XE和CX组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降低了pH、氨态氮/总氮和干物质损失;添加酶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并且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增加;体外发酵试验中,CE,XE和CX组青贮饲料干物质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酸性洗涤消化率和体外产气均显著高于CK(P<0.05),且CX组体外产气量最高,而CE与XE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添加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提高了象草青贮发酵品质与体外消化率,组合添加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异丁酸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体外产气法模拟瘤胃发酵,通过测定24h体外累计产气量、细菌氮产量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降解率,评价异丁酸的不同添加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异丁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0-3%、0.6%、0.9%、1.2%,每个水平4个重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6%、0.9%的异丁酸能极显著提高24h累计产气量(P〈0.01),能显著提高细菌氮产量(P〈0.05);添加异丁酸后NDF降解率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异丁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6%~0.9%。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两种酶组合添加对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结构性、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组分含量及体外消化特性和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组:1)0.3%蒸馏水(对照组,CO);2)0.3%纤维素酶(CE);3)0.3%木聚糖酶(XE);4)0.15%纤维素酶+0.15%木聚糖酶(组合酶组,CX),分别于青贮3、7、14、3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与CO相比,CE、XE和CX组显著提高了乳酸、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显著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减少了干物质损失(P<0.05)。酶制剂显著提高了水稻秸秆青贮饲料24、48和72 h时的累积产气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P<0.05)。青贮末期CX组有最高的乳酸含量(34.13 g·kg-1 DM)、体外产气量(68.27 mL)、干物质体外消化率(61.31%)和最低的pH值(4.36)。与CE和XE相比,CX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更高。综上所述,添加酶制剂可促进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提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改善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与CE和XE相比,CX组发酵品质、碳水化合物的降解转化和体外消化特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分和糖蜜添加对姬菇菌糠发酵品质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菌糠采用单独发酵,调节水分含量分别65%(T1)、70%(T2)和75%(T3),同时做无添加处理(Control)和2%糖蜜添加处理(M)。真空密闭发酵60d。发酵后分析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并做体外消化试验,分析干物质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菌糠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96%和64%。随水分升高,pH有降低趋势(P < 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 < 0.05)。糖蜜可以显著提升发酵菌糠中的乳酸含量,约提升20%(P < 0.05),并显著降低挥发性氨态氮含量(P < 0.001)。经过体外培养后,高水分发酵菌糠的产气量显著偏高(P < 0.05),但干物质消化率没有受到水分的影响(P > 0.05)。糖蜜添加处理的发酵菌糠显著提升了产气和约9%的干物质消化率(P < 0.05),没有影响培养液的氨态氮浓度(P > 0.05)。综上,姬菇菌糠具有作为反刍动物粗饲料资源利用价值。在发酵过程中,适当添加糖蜜,并且发酵环境的水分控制在75%为最佳。 [关键词] 姬菇菌糠|发酵|消化|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酶制剂组合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以水稻秸秆为青贮原料,添加不同酶制剂组合,共设4个组:对照组(CK组,不添加任何酶制剂)、C组(添加1.0 g/kg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复合酶制剂)、PL组(添加0.5 g/kg果胶酶+1.0 g/kg漆酶)、CPL组(添加1.0 g/kg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复合酶制剂+0.5 g/kg果胶酶+1.0 g/kg漆酶),每组5个重复。青贮60 d后开包取样,分析其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结果表明:1)水稻秸秆青贮后,PL组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CK、C、CPL组(P<0.05);CPL组的粗脂肪含量、相对饲用价值、总可消化养分显著高于CK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2)体外发酵24 h后,C、PL、CPL组24 h累积产气量、慢速降解部分产气量和潜在产气量显著高于CK组(P<0.05),快速部分产气量显著低于CK组(P<0.05);PL、CPL组的慢速降解部分的产气速率显著高于CK、C组(P<0.0...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讨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对棉花秸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采用裹包青贮技术,在不添加或添加纤维素酶的条件下分别设置对照(CK)、添加植物乳杆菌(LP)和干酪乳杆菌(LC)共6个青贮处理,发酵60 d后取各处理样品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青贮处理可有效降低棉花秸秆中的游离棉酚含量;添加纤维素酶可显著降低棉花秸秆青贮饲料的pH、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P <0.05),添加乳酸菌则显著增加棉花秸秆青贮饲料中的乳酸、乙酸、丙酸和V-score(P <0.05);乳酸菌、纤维素酶和乳酸菌的互作效应可显著增加棉花秸秆青贮饲料的体外粗蛋白消化率、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产气量(P <0.05)。综合各指标来看,以添加纤维素酶的植物乳杆菌处理获得的棉花秸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较好,且48 h累积产气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多山梨醇酯20对棉花秸秆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山梨醇酯20能显著提高棉花秸秆体外发酵24h的累积产气量和发酵速度。与对照组相比,0.1%、0.2%、0.4%和0.8%的多山梨醇酯20使24h累积产气量分别提高27.95%(P〈0.01)、32.30%(P〈0.01)、43.48%(P〈0.01)和19.88%(P〈0.01)。多山梨醇酯20使棉花秸秆中的干物质、有机物、纤维素和半纤维素24h降解率提高,其中0.2%组的干物质、有机物和半纤维素的24h降解率为各组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71%(P〈0.05)、11.81%(P〉0.05)和115.96%(P〈0.01);纤维素的24h降解率以0.4%最高,较0%提高33.67%(P〈0.01)。添加多山梨醇酯20后,使pH和还原糖显著下降。除0.2%组外,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性有增加的趋势,0.8%组的CMCase活性较0%组高114.05%(P〈0.01)。低浓度多山梨醇酯20有提高微生物(MCP)的趋势,但随着多山梨醇酯20添加浓度的增加,MCP逐渐下降,培养上清中的氨态氮浓度呈现线性增加。在体外厌氧培养条件下,多山梨醇酯20明显促进棉花秸秆在混合绵羊瘤胃液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用体外法评价不同添加水平微生物发酵饲料对奶牛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确定其适宜添加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饲粮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采用体外发酵试验,培养底物的精粗比为5∶5,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3%、5%、7%、9%。结果表明:1)7%组的产气量及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氨态氮(NH3-N)、菌体蛋白(BCP)浓度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生物发酵饲料适宜添加水平为7%。2)添加7%微生物发酵饲料提高了饲粮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IVCPD)、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IVNDFD)、酸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IVADFD),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80%、1.43%、3.76%、1.98%(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7%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促进瘤胃发酵功能,提高饲粮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  相似文献   

10.
观察添加刺五加提取物对绵羊瘤胃发酵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以揭示其对瘤胃发酵影响的机理。选择6只健康的小尾寒羊,随机分为2组,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分别添加0、50mg/kg刺五加水提取物。不同时间点采集试验羊的瘤胃液,测定pH值、氨态氮(NH,-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收集试验动物粪便,测定日粮中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刺五加的添加可以降低绵羊瘤胃NH,-N浓度,使瘤胃液pH值变化趋势减缓;明显提高日粮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瘤胃液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P〈0.05)。该试验为刺五加添加剂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对中草药添加剂日粮在反刍动物中的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棉酚添加量(0、125、250、500、750 mg/kg和1000 mg/kg)对绵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以期确定绵羊能够适应的最大棉酚含量。试验选取体况良好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3只进行体外发酵,测定产气量、pH、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干物质降解率和粗蛋白质降解率。结果表明:随棉酚添加量的增加各时间点产气量呈下降趋势,添加125 mg/kg棉酚时各时间点的产气量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 0.05),48 h时250 mg/kg棉酚添加组产气量比对照组降低了24.46%。添加量大于250 mg/kg棉酚时各时间点的产气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随棉酚添加量的增加pH同产气量趋势|随棉酚浓度的增加氨态氮含量呈上升趋势,添加量大于250 mg/kg棉酚时氨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随棉酚浓度的增加同产气量趋势,添加量大于250 mg/kg棉酚添加组的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随棉酚浓度的增加48 h干物质降解率和粗蛋白质降解率同产气量趋势,添加量大于250 mg/kg棉酚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从此次体外发酵试验发现,棉酚添加量为0 ~ 1000 mg/kg,随棉酚添加量的增加,产气量、pH、干物质降解率、粗蛋白质降解率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氨态氮呈上升趋势。125 mg/kg的棉酚添加量对瘤胃发酵无显著影响,超过250 mg/kg的棉酚添加量对瘤胃发酵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体外产气法|棉酚|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2.
海南霉素对人工瘤胃体外发酵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精料日粮日粮条件下(6:4),利用体外静态模拟发酵法,设计4个水平3个重复,通过分别添加0mg/L、50mg/L、100mg/L、150mg/L海南霉素于发酵瓶中,研究海南霉素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恒温培养箱39℃培养72h,在设定的时间点测定pH值、产气量、氨氮含量、挥发性脂肪酸、中性洗涤纤维,发现在体外条件下海南霉素各处理组在0~24h内能减缓pH的下降,和对照组比差异都显著,但24h后却影响不大;产气方面,各时间点的海南霉素各处理组的产气量都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在72h时间点上,50mg/L、100mg/L、150mg/L海南霉素组分别比对照纽减少产气25.1%、28.2%、20.9%,和对照组都差异极显著(P〈0.01);海南霉素能减少瘤胃液中氨氮含量,72h后,50mg/L、100mg/L与150mg/L处理组比对照组氨氮浓度分别减少31.9%、33.4%、28.7%,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可以改善瘤胃发酵类型,海南霉素各处理组能降低乙酸丙酸比例,差异显著(P〈0.05),而72h后各处理组能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量,但影响不大(P〉0.05);对中性洗涤纤维NDF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用不同水平葡萄籽渣替代肉牛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和棉粕对西门塔尔牛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发酵参数及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 试验采用模拟瘤胃体外培养技术,以4%、8%、12%和16%葡萄籽渣替代肉牛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和棉粕,测定各组日粮体外产气量、发酵参数、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及肉牛生长性能。[结果] 随着体外发酵时间的增加,累计产气量呈递增趋势,12%葡萄籽渣组产气量最大,各组之间72 h总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0.05);产气后人工瘤胃培养液pH值、NH3-N浓度和菌体蛋白含量各组无显著(P>0.05)差异,试验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P<0.05)升高;16%葡萄籽渣组干物质消化率最低,对照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组,对照组和4%葡萄籽渣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三组,对照组和12%葡萄籽渣组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三组;4%和8%葡萄籽渣组肉牛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高170 g/d和140 g/d。[结论] 葡萄籽渣替代肉牛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和棉粕可以提高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添加4%和8%葡萄籽渣可以提高肉牛日增重,促进瘤胃发酵,有利于提高肉牛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微生物处理玉米胚芽粕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用高产细菌素乳酸菌、酿酒酵母茵、枯草芽胞杆菌3种微生物及其组合对玉米胚芽粕进行发酵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选出发酵效果较佳的混茵组与原料采用体外发酵法测定其产气量(GP)、pH值、干物质降解率(DMD)、氨态氮(NH3-N).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混茵组真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各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显著下降(P〈0.05)。②混茵组2-48 h的累积产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0.05),混茵组产气曲线的平滑度B值、达到理论产气量最大值一半所需时间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⑧混菌组在48 h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混菌组干物质降解率、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微生物处理玉米胚芽粕能提高该原料的营养价值,而混菌处理效果更佳.混菌发酵处理可提高反刍动物对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外源纤维酶制剂对青贮玉米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压力读取式体外产气系统,添加11种纤维酶制剂,包括5种纤维素酶(CEL-1、CEL-2、CEL-3、CEL-4、CEL-5)和6种木聚糖酶(XYL-1、XYL-2、XYL-3、XYL-4、XYL-5、XYL-6),对照组不添加酶制剂,纤维素酶组添加水平为30 U/g,木聚糖酶组添加水平为40 U/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纤维素酶显著降低了底物的潜在产气量(P<0.05),但是显著提高了产气速率(P<0.05),其中添加CEL-1提升产气速率达82.5%;但除XYL-3显著降低了潜在产气量(P<0.05)外,添加木聚糖酶对其他产气参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除了XYL-4对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效果不显著(P>0.05)外,酶制剂组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都显著提高(P<0.05)。添加XYL-1、XYL-4和CEL-5显著提高了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P<0.05),XYL-3和XYL-4均显著降低了乙酸摩尔比和乙酸∶丙酸(P<0.05),显著提高了丙酸摩尔比(P<0.05),但仅XYL-4显著提高了丁酸摩尔比(P<0.05)。体外培养6和12h时,不同酶制剂对甲烷生成的影响呈现较大的变异性,培养到24 h时,酶制剂对甲烷生成的影响变得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添加外源纤维酶制剂可提高青贮玉米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并可在培养前期改变甲烷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6.
添加酶制剂对青贮玉米秸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玉米秸为原料,分别添加酶制剂0(C),800(1),1300(2),1800(3)g/tDM进行青贮。青贮结束对其发酵品质进行评定,并通过体外产气实验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各组青贮料发酵品质都较好。添加酶后降低了青贮料的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NH3/TN比值和pH值,显著提高了乳酸(P<0.01)的含量。在营养价值的变化上,随着酶添加量的提高,各试验组的a,b,a+b,GP48等值均有上升趋势,加酶各组青贮料的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3组最高,比对照组高7.5%。因此,添加酶制剂可提高青贮玉米秸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其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7.
采用4×2双因子试验设计,以苜蓿和玉米秸秆为培养底物,培养液中大豆黄酮的添加水平分别为底物的0mg/kg DM、30mg/kg DM、50mg/kg DM和100mg/kg DM,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大豆黄酮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大豆黄酮的添加水平对36h累积产气量无影响;30mg/kg DM可显著提高以苜蓿为底物的瘤胃培养液中pH值(P〈0.05),显著降低以玉米秸秆为底物培养液中pH值(P〈0.05);30mg/kg DM和50mg/kg DM显著提高DM消失率、氨态氮浓度、菌体蛋白含量和纤维素酶活性(P〈0.05)。从试验结果得出,在以苜蓿和玉米秸两种粗饲料为底物的体外培养条件下,大豆黄酮较为适宜的添加量为30mg/kg DM。  相似文献   

18.
中链脂肪酸对体外发酵甲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精粗比(0:1和1:1)日粮类型时中链脂肪酸对甲烷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培养24h,添加脂肪酸对甲烷产量的抑制作用不受日粮类型的影响(P〉0.05);与不添加酸的对照相比,添加50mg未酯化月桂酸(C12,0)及月桂酸和肉豆蔻酸(C14,0)以3:2的比例组成的混合物(50mg)可分别抑制甲烷产量的22.2%(P〈0.01)和11.8%(P〈0.05);添加50mg未酯化C14,0使甲烷产量降低3.4%(P〉0.05);不同日粮类型上饲料产气量、瘤胃液pH值和氨氙浓度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碱化处理对于全株花棒营养价值的影响,选取五月份开花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地区的两年生花棒,柔丝铡短到2~3 cm后均分为四组,前三组为试验组,分别按花棒干物质含量的4%、6%、8%依次添加氢氧化钙,最后一组为对照组,碱化30 d后进行常规养分分析并运用体外产气法评估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1)三个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相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 <0.05),且随氢氧化钙添加量的增多呈减少的趋势。(2)发酵开始后9 h之前试验组与对照组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 0.05),发酵开始后的12 h和24 h,6%添加组的花棒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添加组(P <0.05),但与8%添加组比较差异不显著。36 h及以后均以6%添加组花棒产气量最高,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 <0.05)。(3)快速产气部分(a)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慢速产气部分(b)6%添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添加组(P <0.05),但与4%添加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产气速率(c)各组之间差异不明显,仅8%添加组显著高于6%添加组(P <0....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究底物中添加不同水平假蒟提取物(PSE)对海南黑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7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南黑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以精粗比为50:50的混合日粮作为发酵底物。试验设计6个PSE添加浓度,分别为0、300、600、1 200、1 800、2 400 mg/kg(干物质基础),即对照组、300 PSE组、600 PSE组、1 200 PSE组、1 800 PSE组、2 400 PSE组,每组7个重复,各组分别于12、24、36 h停止发酵,记录发酵产气量、pH、干物质消化率、氨态氮(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组成。结果表明:随着PSE添加水平的增加,体外发酵产气量呈上升趋势,当添加量达到600 mg/kg及以上时,各试验组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600、1 200 mg/kg PSE可以提高体外发酵36 h的pH(P<0.05);添加PSE对体外发酵的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添加2400、600mg/kgPSE可以分别提高12、24 h的干物质消化率(P<0.05);PSE可以调控瘤胃发酵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