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理水艺术形式与造景手法的调查研究,提炼出古典园林理水的精髓,继承古典园林理水对自然水体形式模仿的意境、源头和水尾处理的艺术以及水体空间的分割手法,将其应用到现代园林理水景观设计中,探索出既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水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师法自然",基础在于遵循自然水景的规律,模拟自然山水的形态,效法自然山水的意境,因地制宜,因借地势、山石、植物、建筑等一切自然界中的物体;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天人合一",以艺术的手段,营造体现人格精神的意境,反映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史,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水体布局和水体类型,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天然石材在园林水体驳岩构建中起到的作用及水体驳岸天然石材评价标准的现在状况,我们从观赏方面、工程方面与安全方面进行分析,给水体驳岸天然石材评价标准的构建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4.
梁浩华  曹伟 《中国园艺文摘》2013,(10):103-104,117
古典园林空间意境的产生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密不可分,儒道佛思想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到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从而对园林空间的意境营造产生影响。文章从意境的本源、风格、立意构思、布局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来揭示传统文化对其产生的深刻引导作用,并提出新时代的园林设计师,在对待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创新问题上,不应还只停留在抄袭模仿古典园林文化的表面层次上,而应当探根索源,挖掘其最原真的一面——即对时代生活文化的反映。设计师应当作为生活的阐释者,要把握时代的精神,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修养,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富有民族特色,才能经得起生活的推敲和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水生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意境被广泛应用于历代园林中。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工湿地的建设,城市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和居住区景观水体建设的快速发展,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已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水生植物,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十分重要。因此,我们本文将讨论水生植物的种植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舫是中国园林中的一种十分特殊景观建筑形式,其筑于水中,形态模仿江河中的游船画舫,功能有休息、游玩、饮宴等,其在古典园林中又有着特别的精神情怀与向往象征,所在之处也往往是园林中的最精彩之处。本文从古典园林的舫类建筑展开论述,从匾联装折等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粤博的红船舫,总结舫类建筑的设计要点及其意境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种重要景观要素,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设计一直受到园林设计师的广泛关注。从技术手段、水景形式以及植物造景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设计,以期为现代园林的水体设计提供借鉴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园林一直是我国建筑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的水体植物景观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湿生植物千变万化的形态和和谐的色彩搭配为园林的水景增添了神采,而且在净化空气和水体上起到了相对重要的作用,水湿生植物的景观特性和设计,在园林景观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是生命的起源,从远古时期,人类就懂得逐水而居,生活在水源的附近。中国古代建筑更是将建筑与水融合,其中以苏州园林为代表。苏州园林是水与园林、建筑结合的完美模型。本文主要以苏州园林为对象,研究园林建筑与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探讨传统园林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水体在其中起到怎样的影响。以及在设计园林时,水体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理念和制造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园林主要是由建筑、植物、道路结合自然环境,从而营造适合人居的和谐环境。中国古典园林主要以自然山水为景观骨干从而构建山水园林。主要分析了园林景观的概念,进而剖析中国传统园林的美学思想及其造园原理,提出中国传统园林主要有"中和""气韵"以及"意境"3种审美形态,并具有深远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园林美学在苏州留园园林中的运用,并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塑造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自然美,并主观寻找一种和人文、环境、水体三者相统一的园林设计理念。深入了解与观察大自然,再从中将感染力比较强的艺术形象提炼出来,通过写意手法将情境交融、寄情于景的园林意境创造出来,此为设计园林水体景观的目的,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美学对园林水体艺术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现代水景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园林的水体循环模式,从水景设计的尺度、景观水体的选择、水体循环处理方式等方面,分析中国传统园林水景设计对现代水景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在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师法自然"自然观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于世界其它园林体系的园林,吸引了后代的持续学习与模仿。但在现代社会,将现代造园手法融入古典园林设计中,也不失为一种对古典园林的延续与发展。现以实例来探索现代造园手法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一直深受诗词和绘画等艺术的影响和渗透。两宋时期绘画和诗歌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达到空前的水平,这极大促成以叠山为代表的造园艺术在创作技艺、布局手法、审美角度和赋予的情感及表达的情趣等方面的成熟。文章从两宋时期园林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探讨园林模仿诗画和其意境的互通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于婷婷 《现代园艺》2014,(24):127-128
中国的园林艺术容纳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追求意境美为核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无论是造园历史,还是造园艺术,都堪为是世界艺术经典,因此,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典园林是人造的空间艺术,在所创造的景观区域内,以地形为基础,以建筑和道路格局为骨架,按照园林设计思想,将山石、植物和水体相互交融,在人们的视线范围内形成相对于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当人们处于这样的园林空间内,就会在园林设计者空间观念的感染下感受到心境的放松。本论文针对空间观念与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和空间的要素之一。园林中的植物包括各类野生或人工栽培的植物,包括从草本到木本,从地被植物到高大乔木。由于各种植物在形态、色彩、质地和性格特征上的差异,植物在园林中绘制出色彩斑斓、变幻多姿的景观画面,构建舒适、实用、能够产生心理共鸣的园林空间。植物作为园林中有生命的要素,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可替代的因素。植物在园林中具有观赏功能、建造功能和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17.
草坪是指草本植物经人工建植或天然草地经人工改造后形成的具有美化环境作用与观赏价值的坪状草地。草坪作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必不可少。合理地利用草坪设计园林景观,可以表达出既经济适用又美观的园林效果,为人们创造出舒适优美、赏心悦目的学习、生活、工作、休息和游憩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和园林的瑰宝,园林材料是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随着时代发展,中国传统园林材料在景观中运用除传承传统做法和文化思想外,表达怀旧情怀的同时,用现代景观语言诠释传统文化,在应用范围、组合方式、表现手法上有新的发展,通过大胆的创新赋予景观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与现代园林设计理念的融合,能更好地促进园林景观的全面优化。因此,将中国传统园林模式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非常有必要。主要围绕中国传统园林模式的运用进行概述,并探讨传统园林模式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突出传统与现代设计的整体性,分析传统园林设计要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模式。  相似文献   

20.
日本园林初始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中国古典园林相仿的。由于中日两国的地理、文化、经济、民俗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园林观。采用不同的造园要素,主要从中日园林的建筑,水体和石3个造园要素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