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为了给人们营造更加健康和谐的生态居住环境,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园林景观设计建设工作。近几年来,园林景观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园林景观的建造种类和规模逐渐扩大,很多园林景观设计建造方法层出不穷。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入手,针对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轴线控制手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期能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范蕾 《花卉》2018,(14)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生活的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可以说是城市整体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而现代园艺技术对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实现现代园艺技术和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效结合,才能够更好的推进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对现代园艺技术和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进行有效的分析,希望能够不断推进当前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自古以来与传统文化的传承都紧密相连,而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我国园林景观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儒家思想文化在我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审美设计中得到了完美展现,不仅寄托了人们对文化信仰的追求,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当代的园林设计者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对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改革创新。将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与儒家文化思想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传统文化元素在多个设计领域得到应用。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已建设了多个蕴含传统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在这些园林景观中,传统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提高了园林景观中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的美观性,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园林景观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其主题和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主题的规划要兼具人文、自然、社会3个方面,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园林景观环境。主要针对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花卉》2019,(24)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也同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园林景观的设计和投入使用,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逐渐成为一座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和外在表现。我国园林景观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期的园林景观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化素养,而现代社会的园林景观设计,更不能给忽视传统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代代人们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博大精深的名家思想。因此,传统文化的合理应用,将成为现代园林景观的灵魂所在。不过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在传统文化的结合运用上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从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和价值入手,剖析了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设计问题,同时对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如何更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吴东航 《花卉》2016,(20):47-48
随着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也受到了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作为校园文化环境的物化形态,园林景观对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式园林景观不仅具有古典特色的外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校园中建设中式园林景观,不但能够使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得到提高,还有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园林景观作为我国社会建设发展长期存在的事物之一,其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其既作为艺术的部分存在,又作为文化的部分存在。因此,注重文化传承和人性关怀的融合使用,将两者综合体现的结果呈现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价值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设计取得了巨大成就,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之美。这是因为,建筑设计师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使现代园林景观呈现出古香古色的古典美。传统文化元素是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文化积淀,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能够丰富现代园林景观的内涵。因此,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园林景观的价值,而且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0.
《花卉》2017,(10)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由重数量到重质量转变的情况下,工程建筑领域和城市管理的供给改革迫切,需要园林绿化和园林景观设计更加高效科学,保障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的提升和国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将其应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园林景观和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关系着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提出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的措施,希望对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文化品位,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保证居民居住环境优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王振  杨晨 《现代园艺》2014,(20):96-96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在不断提高。在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越来越重要,园林景观设计是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有目的的创造和策划,满足了现代化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有着优秀历史文化的国家,文化有着其独特的价值,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本文对园林景观设计做了一些简单介绍,分析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探讨了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园林景观设计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保障这一设计工作的开展成效可以达到预期,研究了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实际设计过程中,灵活应用地域文化的方法,以期能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牟婷璐 《花卉》2022,(4):34-36
为了解决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不足,并加强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园林景观以及传统文化的并重发展,本文以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统与发展为例,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的不足等内容展开分析,并提出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措施,如结合地域文化体现传统茶文化、结合景观要素提炼并合理利...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地域文化浓郁的城市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星星。中国的众多古城位列其中,如苏州、北京等地,这些城市的共同点便是将地域文化融入到了城市中的园林景观中,为城市建设增加了最显著的标签。本文从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原则着手,探讨了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方法,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地域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花卉》2017,(16)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通过对人文景观、地理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刻画,运用独特的技艺和方式为人们展示一种新颖的视觉体验。近些年来,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发展迅猛,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体现了我国设计理念中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特色,为园林景观设计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本文对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深刻探讨地域传统文化在未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园林景观作为我国特色建筑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融入直接决定了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在园林景观设计产业的现代发展中,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融入赋予了景观园林设计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探索地域性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意义,并根据所参与的工程实例,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元素应用的要点进行分析,以推动园林景观设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论述与分析新时期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不断发展的主要趋势两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与效率,改善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与人们生活生产环境,推动城市实现文明建设与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5000余年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元素在整个世界上都有及其广泛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实践证明,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加快园林的建设发展进程。本文针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和特点,深入探讨了传统文化元素创新运用在现代园林景观策略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城市的发展,让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同化,很难挖掘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造成园林景观无法体现出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而我国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具有各色各样的地域文化,有效融合园林景观设计,一定会让园林景观展现出超凡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先是分析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继而阐述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表现民族文化,旨在推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