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调节径流、改善气候以及保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对湿地的有效保护,建设湿地公园,不仅具有生态价值,也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科普教育。简单概述了湿地公园景观规划,分析了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索了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理念,实现了功能的分区以及景观的特色规划以及道路系统的规划等,使湿地公园得到了良好的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2.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但近年来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着过度公园化、景观同质化、生态硬质化、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本文将以具体的设计案例,探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理研究相关学术资料可知,湿地公园为特定区域内借助人工手段保护或修复现有湿地现场的生态类项目,属于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系统,同时重视展示宣教等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起到科普教育等作用。在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景观生态学理念进行生态规划并开展景观设计,从而更好地体现湿地公园的功能与价值。所以,主要通过阐述国家湿地公园的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然后提出其生态规划思路和景观设计方法,希望可以给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及景观设计提供比较合理的建议,以此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类项目的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意义概括来说有2点:一是降低人工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科学地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二是创造更多的动物栖息地和文化遗产,引导合理开展科普和文化休闲活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代表性项目,通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其生态设计的可取之处,博采众长更有利于设计师选用更合理有效的方式处理湿地设计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就会很容易发生变化,反应较敏感。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导致许多的湿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城市的不断扩张同样让城市边缘有越来越多的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资源的一种方式是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并且优化原本就有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可以搭建更多的可以用来满足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的景观空间,但这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要对湿地生态环境有着合理的保护。本文合理地探讨了如何将生态规划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中,使得湿地公园的布局能够更加合理、更加生态化。本文首先提出了生态规划和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等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了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可持续性、适宜性、协调性和同城性的原则,最后得出出水系梳理、岸线保护、植被恢复、动物保护和雨洪管理等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分析三门峡市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特点和问题。该湿地公园规划体现了保护和利用的统一,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于一体,并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但也存在技术与资金基础、重点保护区、水域及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生植物应用是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它是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生态保护、景观营造、资源经济、旅游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沙家浜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实地进行调查,统计介绍该公园水生植物的基本情况,并从水生植物造景角度剖析公园水生植物整体造景手法。  相似文献   

8.
湿地在地球陆地面积中约占6.4%,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地表景观,城市湿地公园必须对天然湿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这样才能建成集科普、保护及休闲于一身的公园。本文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士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瑛  曹宁 《现代园艺》2012,(24):71-72
湿地公园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可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适度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滨海湿地的概念及其环境特征进行解读,并以典型滨海湿地——海阳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功能规划、生态保护和修复、市民活动空间设置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论述滨海湿地公园景观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1.
湿地公园是一种以湿地为主要载体的公园形式,其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它可以容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等各种功能为一体。但无论其形式和功能怎样变化,总是以湿地资源为依托,围绕着湿地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张曼 《花卉》2018,(14)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湿地公园的建设作用、规划设计上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以大连龙湖公园为例,从公园设计的特色、规划的内容叙述,结合当下湿地建设出现的问题,希望通过科学的规划给予新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广州市重视的一项重大工程,在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方面,将湿地合理规划利用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的湿地公园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介绍海珠湿地的基本状况,以海珠湿地为例探讨湿地今后的保护与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保持湿地生境的基础上,在发挥湿地生态作用的同时,开发旅游资源,是湿地规划的首要问题.以SWOT的方法分析典型的城市湿地——齐齐哈尔市明月岛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确定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研究认为,应当把明月岛湿地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融湿地保护、湿地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全国著名的城市湿地公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花卉》2019,(24)
湿地广义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狭义指陆地和水系之间的过渡地,其水位通常在土地的表面或接近表面,或浅水掩盖着的土地。湿地公园是指以水为主题的公园。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湿地公园是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16.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本文通过对荆州明月公园生态植物配置的浅析,了解湿地公园是如何贯彻生态的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建设具有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7.
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其中,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是湿地公园开发建设的基础。在我国湿地公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前湿地公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以杭州大江东江海湿地规划为例,着重从湿地生态水系的构建与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两方面探讨湿地公园的保护策略,并提出建构新型的圈层保护模式,以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及合理地进行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晔 《中国园艺文摘》2016,(4):145-146,20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的综合效应,成为环境学、景观学和建筑学的研究热点。文章在分析湖州市湿地公园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对管辖区内湿地进行有效管理,做好长远保护和规划。同时,在湿地设计层面,提出利用雨水、保护原生环境、维持植被多样化等综合策略,促进湖州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设城区型国家湿地公园可以有效保护城市湿地资源,提升城市生态文化影响力。城区型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与常规的城市水景公园建设有很大区别。文章以江西赣州章江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对该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的科学评价,提出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为我国城区型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结合国家级湿地公园内的可建区域,在管理服务区内,通过对城市文化、滨水绿地的功能定位,从湿地科普与保护、场地文化记忆植入、区域发展与旅游效应、固岛技术与生物廊道的建设等方面研究我国县级城市河州中心岛滨水景观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