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甜瓜白粉病,又称白毛病、粉霉病。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虞城县不少农户利用当地的气候和地理优势,发展大棚和露地甜瓜生产,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因白粉病的发生,给甜瓜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症状甜瓜白粉病多发生在甜瓜结瓜期及  相似文献   

2.
白粉病作为危害甜瓜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甜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甜瓜白粉病的病原菌、症状表现、分布规律,传播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主要的防治技术。掌握甜瓜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控制其大规模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和减少由白粉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伽师县甜瓜主要流行性病害发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6~ 1 999年对伽师县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研究。证实了甜瓜霜霉病初侵染源为有霜霉病发生的黄瓜温室大棚。 6月至 8月上旬降雨量和降雨日数是甜瓜霜霉病流行的关键条件 ;当前生产中的甜瓜主栽品种均不抗霜霉病 ;甜瓜成熟期最易感染霜霉病和白粉病 ,其次是果实膨大期  相似文献   

4.
正1试验目的甜瓜白粉病的防治上一直存在着抗药性增强,老药剂防效持续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生产上的难题,筛选出防治甜瓜白粉病的高效药剂,特进行此项试验。2试验条件及地点2.1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作物:甜瓜;栽培品种:翠宝。2.2试验对象白粉病。2.3试验地点阜蒙县河西镇河西村。2.4试验条件温室:棚长100m、棚宽7.5m,连续3年种植甜瓜,白粉病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5.
伽师县甜瓜主要流行性病害发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农业科学》2000,(Z1):28-29
1996~ 1999年对伽师县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研究。证实了甜瓜霜霉病初侵染源为有霜霉病发生的黄瓜温室大棚。 6月至 8月上旬降雨量和降雨日数是甜瓜霜霉病流行的关键条件 ;当前生产中的甜瓜主栽品种均不抗霜霉病 ;甜瓜成熟期最易感染霜霉病和白粉病 ,其次是果实膨大期。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防甜瓜生长期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生产上常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但药液喷施到甜瓜果面,易使果面产生斑点,严重影响了甜瓜的商品性。为探究目前甜瓜生产上防治白粉病效果较好的几种药剂对"玉菇"甜瓜药害的严重度,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喷施40%苯甲·嘧菌酯SC处理和20%四氟·肟菌酯EW低浓度处理的果实斑点发生率均为100%;喷施20%四氟·肟菌酯EW高浓度处理的果实裂斑、裂果发生较重,裂斑发生率达70.32%;喷施80%代森锰锌WP和12.5%四氟醚唑AS处理的果实无斑点发生,对甜瓜果实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厚皮甜瓜白粉病是巴彦淖尔地区厚皮甜瓜生产的最重要的病害.尤以生长后期受害严重。厚皮甜瓜白粉病每年发生,发病率达100%,一般产量损失达10%~20%,而且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预防不及时甚至全田毁种。对此,我们针对巴彦淖尔地区厚皮甜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温室、大棚是大田甜瓜白粉病、霜霉病和病毒病发生的主要病源地,呈现出从温室甜瓜到拱棚甜瓜再到露地甜瓜、架子甜瓜,先早熟后晚熟的发生顺序。  相似文献   

9.
甜瓜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白粉病在阿勒泰地区露地、温室、塑料大棚中的甜瓜、黄瓜、西瓜上发生严重,据多年调查,每年8月上中旬白粉病在露地甜瓜上的病情指数达60%~80%。因此,针对甜瓜白粉病亟需筛选出多种见效快、持效期长、成本低、能够互补配套的杀菌剂,特进行此药剂筛选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供试药剂有25%腈菌唑乳油、40%腈菌唑可湿  相似文献   

10.
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西瓜炭疽病、甜瓜病毒病、白粉病、黄守瓜、瓜野螟、甜菜夜蛾大发生;西、甜瓜疫病、枯萎病,甜瓜细菌性缘枯病、角斑病、西瓜蔓枯病、红蜘蛛、节瓜蓟马等中等偏重发生:根结线虫病、甜瓜果实日灼病中等发生.还要警惕烟粉虱向西、甜瓜转移.  相似文献   

11.
甘肃甜瓜白粉病病原种及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甜瓜主产区瓜州县、民勤县和皋兰县采集25份甜瓜白粉病病原菌,通过显微镜观察,利用引进的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对本地区甜瓜白粉病病原菌的种及生理小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5份甜瓜白粉病病原菌均为单囊壳白粉菌(S.fuliginea)种,病原菌小种是S.fuliginea小种1和小种2US,其中小种1为优势生...  相似文献   

12.
鉴于甜瓜生长后期白粉病发生严重,为掌握几种药剂防治甜瓜白粉病的具体效果,特以"玉菇"甜瓜为供试品种,进行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 d,30%己唑·乙嘧酚ME 625倍液、20%四氟·肟菌酯EW 750倍液、21.5%氟菌·肟菌酯SC 500倍液、40%苯甲·嘧菌酯SC 312倍液、25%乙嘧酚ME 227倍液对甜瓜白粉病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0.02%、85.91%、84.30%、67.32%、61.22%。同时,40%苯甲·嘧菌酯SC、20%四氟·肟菌酯EW处理的"玉菇"甜瓜果实上斑点发生率达100%,表明这两个药剂会严重影响果品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13.
在春大拱棚甜瓜中进行甜瓜白粉病的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甜瓜白粉病发生初期,喷施4%朵麦可水乳剂、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等高效低毒杀菌剂,不但具有良好的防病效果,而且对甜瓜安全性好,可在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新疆甜瓜(Cucumis melo L.)白粉病抗性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选育具有白粉病抗性的新疆甜瓜育种材料。【方法】以1个肉质松脆、高感白粉病的新疆甜瓜品种与高抗白粉病的美国Cantaloupe类型甜瓜品种为原始亲本进行杂交,采用植株田间自然抗性筛选结合果实品质鉴定的方法,经回交和自交,转育肉质松脆、高抗白粉病的新疆甜瓜育种材料。【结果】选育出个3高抗白粉病新疆甜瓜类型纯系材料。【结论】利用引进抗性资源进行新疆甜瓜白粉病抗性转育是必要且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甜瓜白粉病,又称白毛病、粉霉病。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虞城县不少农户利用当地的气候和地理优势,发展大棚和露地甜瓜生产,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因白粉病的发生,给甜瓜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白粉病是甜瓜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生比较普遍。一般病株率5%~20%,严重时病株率可达80%以上,对无公害甜瓜生产影响极大。因此搞好甜瓜白粉病的综合防治,尽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和不科学用药的问题,可以降低农药残留量而提高甜瓜品质。  相似文献   

17.
朵麦可4%水乳剂防治甜瓜白粉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蒲城县常年种植大棚甜瓜面积1 800hm2,生长后期白粉病发生十分严重,瓜农多年连续使用唑类药剂防治,效果变差,经济损失严重。用朵麦可4%的水乳剂防治甜瓜白粉病,筛选出最佳使用剂量和安全使用方法,有效提高了防治效果,避免长期使用唑类药剂抑制甜瓜生长的不良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我县设施农业发展迅速,面积在1300多公顷以上,栽培的瓜类、蔬菜发生白粉病后喷翠贝,虽然防治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2009年在我县园艺场温室甜瓜上进行了好力克和翠贝防治白粉病对比试验,为今后白粉病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樊月  谷俊霞  钟俐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1):2041-2045
[目的]研究甜瓜幼苗叶片中的SOD、POD、CAT同工酶与甜瓜白粉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白粉病感病甜瓜品种伽师和白粉病抗病甜瓜品种MR -1为材料,利用PAGE电泳方法分析三种同工酶在接种白粉病前后酶谱的变化.[结果]感病品种伽师和抗病品种MR -1的POD、CAT、SOD受白粉病胁迫后,同工酶谱均有变化,POD酶带在第3d时有新的酶带出现,伽师:P4 (Rf=0.80),MR -1∶P1(Rf=0.68),且感病品种伽师比抗病品种MR-1的POD活性变化更迅速;CAT同工酶无新的酶带出现,但两品种的两条CAT同工酶酶带分别在接种白粉病后3和12d出现两次峰值;SOD同工酶酶活性变化相对较弱,无新的酶带出现,但SOD同工酶酶带S1(Rf=0.50)的活性有变化呈6d增强9d降低的趋势.同时,在接种白粉病后甜瓜白粉病抗病品种MR -1的POD、CAT、SOD酶活性始终比甜瓜白粉病感病品种伽师的酶活性强.[结论]甜瓜幼苗期接种白粉病菌后SOD、CAT、POD的活性变化可以作为衡量甜瓜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从甜瓜霜霉病、甜瓜枯萎病、甜瓜白粉病、甜瓜病毒病、甜瓜炭疽病、瓜蚜、黄守瓜及白粉虱等方面阐述了影响商丘市早熟甜瓜品质的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并分别介绍其防治措施,以期为商丘市早熟甜瓜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