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新疆于田绿洲农业资源潜力分析及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疆于田绿洲地处干旱内陆区,生态环境脆弱,是一个以灌溉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落后地区。着重计算分析了绿洲的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光温水潜力和光温水土潜力,结果表明水分和土壤肥力是限制该区农业生产潜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对光、热、水、土资源空间组合错位的认识有助于农作物的合理布局,为绿洲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尽管该区农业发展比较落后,但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主要表现在耕地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种植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四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农业资源生产潜力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理论,遵循科学性、可度量性及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以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目标层,以气候、水环境、植被、土壤及污染负荷为要素层的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然后选取1980-2008年相关数据,计算各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并对甘肃省各环境要素的动态演进路径和总指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论显示...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用水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不同学科的界限逐渐模糊 ,重叠交叉越来越明显 ,精确化与数量化方法与手段逐步完善 ,新的学科生长点不断出现。生态环境用水研究是当前生态学、水文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等的前沿领域与热点之一 ,尤其是联系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 ,描述生态演化与水资源相互关系的关键指标与中心问题。 2 1世纪全球问题 (人口 -资源 -环境-发展 )变得更加严峻 ,生态环境用水研究面临着如何满足社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日益增长需要的挑战。近 6年来有关生态用水研究在概念、重要性、理论计算方法、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水资源承载力等方面都有了共识并取得了有意义的发展 ,本文旨在有关工作基础上 ,对上述相关方面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为推动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单元,以流域系列统计资料和野外实际调研为研究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考虑到流域社会经济、水文水资源、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农业节水水平及其生态环境对农业节水潜力的影响,构建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节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的农业节水潜力实现水平进行了评价,其评价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农业节水潜力实现水平2003年比1996提高了49%,比2000年提高了17%,说明该流域随着农业节水措施的实施及节水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节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且农业节水潜力实现水平将越来越高,目前尚存在较大节水潜力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5.
论晋陕蒙接壤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晋陕蒙接壤地区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认为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干旱少雨、风沙危害严重 ;地形破碎、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面积大、侵蚀强度大。继而分析了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和人为的因素 ,同时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振兴地方经济、土地资源开发、土地再利用四者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引起的原因 ,提出主要措施有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重点搞好以治沙为中心的综合治理 ,加强土地管理搞好国土开发 ,并搞好小流域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脆弱性模糊物元分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民勤绿洲水资源、环境和土地利用现状,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民勤绿洲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总体评价.在分析影响民勤绿洲生态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将模糊理论、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可拓集合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民勤绿洲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水资源、环境、土地资源和人工干预等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民勤绿洲生态环境脆弱性状况总体评价为Ⅲ级,即非常脆弱.该方法简捷、易于计算编程,为西北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疆玛纳斯流域生态环境需水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概念出发,就西北地区的一个典型的流域代表玛纳斯河(以下简称玛河)流域的生态特点与问题,提出玛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概念,并概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的现状。根据玛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的定义,本文从降水———径流的发生与演变出发,按山区和平原生态圈层结构分层次计算玛河流域生态需水,并区分生态需水的水源组成(降水、径流)。分析计算结果,对玛河流域生态需水计算结果进行供需平衡分析。  相似文献   

8.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解决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问题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不合理的用水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资源过度开发,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恶化等。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灌溉大部分仍采用粗放型的宽河大渠输水、田间大水漫灌方式,灌溉定额普遍偏高,农业节水潜力很大。本文重点定量分析了该绿洲农业用水效益、农业节水潜力,建议农业节水的途径及节水灌溉技术应从骨干工程改造节水、中低产田改造节水、降低地下水位节水、改造作物灌溉制度节水、加强管理节水等几个方面进行。最后提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转型初期新疆绿洲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转型初期,人们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容易忽视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化是新疆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潜力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城市发展过程又常常伴随着资源与环境间生态平衡破坏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水资源缺乏、大气和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绿地减少等等。文中通过分析绿洲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新疆城市化进程中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态势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结合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半干旱退化山区生态农业建设技术与示范”专项,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根据宁南半干旱退化山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和相关雨水集蓄资料,计算了彭阳中庄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结果表明:(1)示范区雨水资源最大理论潜力为5491000m3,目前就地利用、异地利用和叠加利用3种利用方式的比例分别为36.85%∶1.47%∶61.67%;(2)示范区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为5479732.3m3,占全流域雨水资源潜力的99.79%;(3)目前试区雨水资源现实潜力量为3863997m3,仅占可实现潜力量的73.43%。从试区雨水资源的可实现潜力来看,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后套绿洲水资源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后套绿洲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完全具有扩大农田面积和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的优越条件。但是,必须合理引黄和扩大利用地下水,抓紧防治土壤盐碱化,增加水利投入,推行节水农业,后套绿洲农业生产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2.
榆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榆林地区水资源现状、潜力、发展趋势,探讨了开发途径和对策,提出水资源利用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农田灌溉要以节水灌溉为重点,把水资源的监察作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使水资源得到科学地保护与持续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林业发展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我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制定正确的林业资源发展战略,研究林业发展潜力并揭示潜力提升空间是十分必要的。选择27个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8》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林业发展潜力的10项主要评价指标转化为评价的5个主要因子,并对27个省进行排名发现,各地区林业资源占有和经营、林业资源质量和管理,以及自然、培育和人文转型潜力发展不平衡,南方各省的林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提出了提高南方集体林区森林活立木蓄积量,继续和深化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省不同地貌类型区分布的9个典型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单位GDP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单位耕地水资源量、单位面积水资源量、灌溉率等7项评价指标,采用模糊识别理论模型,计算得到水资源承载能力(WRCC)的相对隶属度和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在考虑主观权重条件下,基于互补理论的二元对比方法确定主观权重,通过级别特征值计算得到典型县域WRCC级别。结果表明,陕南地区4个县的水资源充足,其水资源与经济发展较为协调,可开发潜力很大;关中地区3个县水资源已严重超载,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人工干预;陕北地区靖边和安塞县水资源不富足。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土地整理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内蒙古水土资源条件和利用特点、土地整理潜力、粮食生产能力等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内蒙古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但水资源严重不足,这是该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此,本文提出了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的内蒙古土地整理的规划布局和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疆绿洲农用地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农耕理念成因和新疆绿洲农用地适度规模意义的分析,从水资源和现已利用农地潜力的视角,验证了绿洲农用地和耕地的适度规模,并提出了有约束条件的绿洲农用地水土资源利用是实现绿洲农用地适度规模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COD浓度、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用水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用水效益、生态环境用水率等9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影响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四大主成分,对榆林市各分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分布不均,综合评价值差异明显;横山、定边、府谷、榆阳区和神木的综合评价值介于1 365.12~10 447.86之间,水资源承载力属中等水平;靖边的综合评价值为10 468.962,略大于Ⅰ级标准值10 447.86,可知其水资源承载力较弱;子洲、佳县、清涧、绥德、米脂、吴堡各区综合评价值均小于1 365.12的三级标准界限值,说明该六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强,其水资源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最后提出提高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春秋季沙丘水分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植被破坏严重,沙丘活化明显,是新疆干旱区植被恢复的重点地区之一,当地降水稀少,其沙丘的水分状况便成为植被生存和恢复过程的关键条件,为掌握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不同部位的水分状况,从2003年3月到10月植物生长期内利用中子仪进行连续监测的结果表明:沙丘含水量月变化与月降水量分布相一致;流动沙丘0-30cm的含水量低于固定沙丘,而其它各层都高于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含水量从上部到下部依次升高,而固定沙丘则并无此规律;流动沙丘中部和下部稳定湿沙层处在距沙丘表面60cm以下,且厚度超过100cm,固定沙丘稳定湿沙层只存在于沙丘中部距沙丘表面60~150cm深度范围内,其厚度不超过100cm。  相似文献   

19.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疏勒河流域是目前甘肃省移民和农业开发的重点地区 ,也是“再造河西”战略实施水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随着移民范围和开发程度的迅速增大 ,进一步提高流域水源及其循环转化关系的研究程度 ,及时发现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在广泛收集有关水文、水利化现状资料和实际调查数据的基础上 ,计算和评价了疏勒河流域的降水资源、冰川资源、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 (包括地下水补给资源、允许开采资源、储存资源 )、水资源总量的数量和特征 ,评价和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