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人类对维生素的探索可以追溯到5500年前。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发现能治疗夜盲症的物质,也就是今天的维生素A。1934年,罗氏在全球率先开始工业化生产维生素,从那时起,现代维生素产  相似文献   

2.
<正>2000年后,随着维生素卡特尔联盟的分解,全球维生素产业发展翻开新的一页。其中最具意义的标志是中国维生素产业凭借20世纪90年代的苦心积累,快速发展,在生产规模、产品品质、市场营销等方面获得全球领先地位,顺利承接了国际维生素产业转移,成为全球维生素生产中心。2006年是全球维生素产业开启新格局的元年。自此之后的十年里,中国维生素产业享受市场红利,获得利润回报,中国维生素企业也在生产、营销、市  相似文献   

3.
中国维生素产业真正崛起始于2000年,此后的中国维生素产业经历了产业的转移重组与格局的不断演变。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衰退,中国作为全球维生素生产中心终不能独善其身,产能周期与需求周期叠加效应的影响,使产品利润大幅下滑,产业步入"寒冬"。面临长期的亏损,企业正在积极谋求变革,市场变化将成为其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驱动力。而这一切似乎在2014年尽显。2014年,中国维生素产业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对市场的影响不仅仅是供应量和价格的大幅波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未来发展。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维生素及上游原料的生产影响不容忽视;资本市场整合的力量、营销网络的重新组织包括技术创新也在推动维生素产业向着新的方向发展。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第九届)"于2014年12月18—19日在浙江杭州雷迪森铂丽大饭店隆重召开。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维生素单体生产企业、复合维生素制造商、饲料企业、养殖一条龙企业、维生素贸易商、证券公司、媒体等500余名代表齐聚杭州,就维生素当前产业发展热点及关键问题进行探讨。限于篇幅,本文仅对论坛中部分精彩内容进行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王统石 《饲料广角》2006,(22):41-41,43
1维生素 当初罗氏出售维生素,在国内的畜牧行业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诧异。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快就证实了罗氏公司决策的正确。因为维生素这个产品.不符合罗氏公司的经营风格了。这实际上让我们意识到一个事实:维生素,中国可以自己生产了。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现已成为国际医药与保健品市场的主要大宗产品之一。据有关资料,20世纪末,全世界医药、营养保健品、食品、化妆品、饲料等行业每年消耗的各种维生素原料的市值已达25亿美元。在维生素家族中,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已成为当今国际维生素市场上的三大支柱产品,年销售额合计约20亿美元。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不少弄潮儿,也酝酿着变幻的风云。历经多次洗牌,维生素市场格局日趋合理,中国维生素生产企业也在风雨中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2000年以后,随着卡特尔联盟的分崩离析,世界维生素产业发生大规模重组。至2007年,伴随着安迪苏退出维生素E油市场,行业整合基本完成。在世界经济一片繁荣的背景下,维生素产业进入暴利时代,2007—2009年间,维生素价格经历了过山车般的疯狂。伴随着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维生素产业面临更多挑战,全球性生产和需求面临环保、资源、贸易政策、金融政策、技术、消费等多方面因素交叉作用,已经进入新一轮整合周期。面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全球维生素产业规模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维生素市场呈现怎样的新格局?维生素企业面临怎样的竞争环境?在全球不断变化的需求市场中,维生素企业又该做出怎样的调整?本文围绕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牧杂志》2007,43(24):1-2
我国维生素产业起步晚,发展快。目前,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随着市场和技术的不断成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营或股份制维生素生产企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维生素生产的中心,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维生素出口国。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维生素饲料添加剂工业,上海第六制药厂和上海三维制药公司日前分别与全球最大的维生素生产、供应商瑞士国豪夫迈·罗氏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成立罗氏泰山(上海)维生素制品有限公司和罗氏三维(上海)维生素有限公司。上海第六制药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维生素A及其系列产品的生产企业。这次与瑞士罗氏公司合资建立的罗氏泰山(上海)维生素制品有限公司将年产维生素A油剂600吨、维生素干粉1000吨、维生素饲料添加剂浓缩料2000吨、预混含饲料10000吨和特种预混合饲料300O吨。上海三维制药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维生素E生…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7—8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第十二届)"在山西太原万达文华大酒店成功召开。大会就当前维生素产业的热点现象和问题、市场格局变化及2018年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维生素单体生产企业、复合维生素生产商、饲料企业、养  相似文献   

10.
2月10日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与荷兰帝斯曼 (DSM)签署出售合同 ,以19亿欧元的价格将维生素生产部门出售给DSM。罗氏宣布 ,“圆满完成了退出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精细化工业务的战略目标”。罗氏同时宣布 ,已经解决了所有指控该公司垄断维生素产品价格的投诉 ,可望在今年春季瑞士政府就会结束对其反垄断调查。出售去年9月 ,罗氏公司透露了将维生素生产部门出售给DSM生命科学和制药公司的计划。不过 ,按当时罗氏的计划 ,出售维生素生产部门涉及的金额高达22.5亿欧元。之所以要以低价出售该部门 ,是因为“世界经济持续疲软以及美元兑瑞士法郎…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2月12—13日,历时一天半,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于江西南昌圆满落幕。本届论坛以“新周期下维生素价值链重塑”为主题,邀请了13位业内专家和2位特色演讲嘉宾围绕维生素产业链从研发、生产、市场、应用等各个角度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内容从产业发展到技术应用、从产业前景到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精彩纷呈。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维生素单体生产企业、多维制造商、国内外饲料企业、养殖一条龙企业、维生素贸易商、证券公司、媒体等800余位嘉宾出席本次论坛,共叙友情、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2.
预计中国2012年维生素产量同2011年持平,达24万t;全年出口量18.8万t,同比下降2%。2012年不同维生素品种出口价格同2010年相比,在不同区域价格波动差异较大。2012年国内经济下行,原料成本、人力成本却高居不下,维生素及其相关的饲料市场也不能独善其中,产品价格滑落,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竞争新平衡尚未完成。  相似文献   

13.
1999年5月,美国司法部宣布维生素卡特尔的两个主要合谋者已与司法部达成认罪协议,并宣告卡特尔联盟终结。这个形成于1989—1992年的维生素卡特尔联盟被称为"全球卡特尔联盟之母",是上世纪90年代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国际卡特尔联盟,其中共涉及21家企业、200多位个人、16个维生素产品(包括类胡萝卜素和复合维生素),涉及的销售金额超过300亿美元,而对这些企业或个人的罚款总额超过50亿美元。2000年后,随着维生素卡特尔联盟的分崩离析,世界维生素产业发生了大规模重组,格局演变令人眼花缭乱,价格起伏动荡不安,全球维生素产业发展翻开新的一页。本期,我们将近十年维生素产业所发生的大事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4.
[新闻背景]2011年12月8-9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浙江杭州成功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十几位专家针对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畜牧业的发展形势、维生素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维生素生产的技术应用及市场格局变化、产品价格趋势等备受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报告与交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阎汉平先生,浙江省畜牧局、饲料办领导出席了会议.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维生素生产企业、进出口贸易公司、饲料养殖公司及证券投资公司等500余位参会代表前来参加,参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维生素产业起步晚, 发展快。目前,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 随着市场和技术的不断成熟, 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营或股份制维生素生产企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维生素生产的中心, 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维生素  相似文献   

16.
6、维生素 B6(1)现状罗氏公司是世界上生产维生素 B6的最大厂家、日本的维生素 B6由第一制药厂,武田和罗氏日本子公司三家主宰,国内市场上流通的维生素 B6,主要是罗氏子公司和第一制药厂的产品,武田公司生产的维生素 B6全部出口,发往美国、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维生素 B6在日本的销价为10,000日元/Kg,多年未变。(2)展望一般常用饲料中均含有足够的维生素 B6,基本上可以满足畜禽营养需要,即使需要补充,添加量也有限,因此维生素 B6的年销售量只有10T 左右。今后  相似文献   

17.
2018年12月13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上海虹桥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盛大开幕。本届论坛主题是“分化与聚合机遇和挑战”,会议历时一天半,共有13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和2位特色演讲嘉宾带来的深度访谈,内容围绕维生素格局变化、精准营养及对畜禽的影响等展开,涉及方向从产业发展到技术应用、从产业前景到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包罗万象。丰富的会议内容也受到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维生素单体生产企业、复合维生素生产商、饲料企业、养殖一条龙企业、维生素贸易商、证券公司、媒体共800多位参会代表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根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表明,2005年全国从事14种单体维生素生产企业有130多家,从事氯化胆碱生产企业达到110多家。维生素生产总量达到(含氯化胆碱)31万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维生素饲料添加剂品种最为齐全的国家之一,必将发展为世界维生素饲料添加剂工业生产中心。一、我国维生素饲料添加剂工业发展回顾我国维生素工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主要以生产医药用原料为目的。进入20世纪70年代,若干种B族维生素已能自行生产,维生素C两步法生产工艺的研究成功在…  相似文献   

19.
《当代畜牧》2013,(5):28
<正>最近几年快速发展,中国已具有生产所有维生素原料的实际能力,且产品质量与价格竞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优势,中国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维生素出口国之一。随着饲料工业不断发展,维生素生产企业应该也一定可以生产出更多适合专业化生产的专用产品;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与完善,部分饲用维生素使用成本可望进一步下降,结合与之配套的专业性服务工作的提供,饲用维生  相似文献   

20.
预计2018年中国维生素产量为32.8万t,同比增长3.1%,占全球产量的77.0%,市场价值32.5亿美元。预计2018年中国维生素出口量为24.7万t,同比基本持平,出口金额达24.5亿美元,同比下降22.1%。2016——2017年维生素价格暴涨,部分产品吸引新进入者加入市场竞争。如果同过去十几年中国维生素产能的周期性变化相比,近两年新投建的维生素项目竞争力不强(个别企业除外),具体表现为仍以低水平重复建设为主,产品技术进步有限。未来的维生素产业整合可能出现3种力量,一是突破性的技术进步颠覆产业原有格局;二是领先厂家在价值链上的持续布局;三是通过资本杠杆撬动行业整合。其中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和价值链的优化整合将成为产业发展的2股核心力量,并促成未来5~10年中国在维生素乃至精细化工领域出现真正的全球性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