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试验研究日粮添加胍基乙酸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遗传背景一致、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二元杂交经产母猪54头,随机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设2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胍基乙酸600 mg·kg~(-1)。试验从妊娠后期(103 d)至21 d断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胍基乙酸0.06%组初生仔猪弱仔率降低60.68%(P0.05),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5.85%(P0.05),21 d仔猪断奶重提高5.65%(P0.05),断奶仔猪生成活率提高4.09%(P0.05)。两组间泌乳母猪采食量、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和窝产活仔个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日粮添加胍基乙酸600 mg·kg~(-1)可以提高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21 d仔猪断奶重,降低初生仔猪弱仔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大豆黄素对初产母猪妊娠后期(从第85天开始)和哺乳期抗氧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母猪(约克夏×长白)227头,待分娩后,对乳猪进行交叉培养,每头母猪哺乳乳猪10头。将母猪随机分为4组,妊娠85 d后,对照组饲喂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基础日粮(对照组),试验分别添加大豆黄酮15、30、45 mg·kg-1。测定母猪的繁殖性能、断奶窝个体增重、血浆大豆黄素的浓度、乳成分以及母猪血浆和奶的抗氧化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相比于大豆黄酮45 mg·kg-1添加组,日粮添加大豆黄酮15、30 mg·kg-1显著增加了仔猪日增重(线性,P=0.003)和断奶窝重(线性,P=0.01),分别增加约10%。在泌乳期第1和7天,乳蛋白率呈线性增加(P0.05);第7、14天,乳的脂肪含量呈线性增加(线性,P0.05),其他生产性能的衡量指标均不受大豆黄素的影响(P0.05)。母猪血浆中大豆黄素浓度呈线性升高(P0.000 1)。在整个哺乳期添加大豆黄素,血浆SOD活性(P0.001)、总抗氧化能力(P0.05),过氧化氢酶(哺乳期第7~18天,P0.05)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哺乳期第7天,P0.05)均线性提高,而血浆MDA含量降低(线性,P0.05)。母猪补充大豆黄素后乳中CAT和T-AOC活性没有受到影响(P0.05),哺乳期第18天的SOD活性(P0.001)和初乳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均提高。除第14天外,在哺乳期的各个阶段乳中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线性,P0.05)。结果表明,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大豆黄素能提高抗氧化指标,降低母猪的乳和血浆中MDA含量,改善乳成分,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60只5.5 kg 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公母各4只)。各处理组饲粮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分别为0(空白对照组)、10、20、40、80 mg·kg-1。试猪饲养至7、42d时每个重复分别选取平均体重的试猪屠宰并取样测定。【结果】断奶后8—42 d和整个试验期阶段,大豆异黄酮40 mg·kg-1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和2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后8—42 d时,大豆异黄酮20 mg·kg-1组料重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后7d,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随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提高有降低的趋势,其中添加大豆异黄酮40和80 mg·kg-1组试验猪肝脏中的MDA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1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添加大豆异黄酮20 mg·kg-1组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4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和80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添加大豆异黄酮10 mg·kg-1组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后8—42 d时,2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试验猪料重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42d时,添加大豆异黄酮40 mg·kg-1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大豆异黄酮20 mg·kg-1组肝脏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后42d,大豆异黄酮40和80 mg·kg-1组的空肠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大豆异黄酮40 mg·kg-1组空肠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饲粮大豆异黄酮对空肠的金属硫蛋白(MT)含量有显著影响作用,其中大豆异黄酮10 mg·kg-1组空肠的MT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断奶后7、42d对照组仔猪十二指肠绒毛成舌状排列,绒毛顶端凹陷且脱落严重,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绒毛损伤程度降低,其中40 mg·kg-1组仔猪十二指肠绒毛最完整,成柱状排列。添加大豆异黄酮对断奶仔猪42d的血液中CD4+的水平有显著影响作用,对淋巴细胞转化率、CD8+、CD4+/CD8+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大豆异黄酮10和20 mg·kg-1组血液中CD4+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对肠绒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早期断奶仔猪大豆异黄酮适宜添加量为40mg·kg-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2头健康、自然发情的纯种‘长白’后备母猪,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茶多酚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配种第3d起至断奶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茶多酚组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100mg/kg茶多酚的日粮.【结果】茶多酚组母猪窝产仔数较对照组多1.46头,窝产活仔数比对照组多1.76头(P0.05),21日龄断奶仔猪数比对照组多1.1头,个体质量和窝质量无显著差异.母猪断奶7d和21d内发情率,茶多酚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4.68%和7.14%;断奶10d内发情间隔,茶多酚组比对照组缩短1.45d(P0.05).妊娠90d时,茶多酚组血清T-AOC、CAT和SOD含量依次增加22.73%、25.32%和12.11%(P0.05),MDA降低28.68%(P0.05);产后10d,茶多酚组血清T-AOC和CAT含量增加11.14%和17.80%(P0.05),MDA降低12.38%,其余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后备母猪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可通过改善母猪抗氧化性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5.
妊娠后期采用不同饲粮攻胎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采用不同饲粮攻胎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体重、背膘厚、胎次和预产期接近的健康长白×大约克妊娠母猪3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怀孕母猪料,试验组在饲喂哺乳母猪料。试验期为母猪妊娠第90天至21d断奶。结果显示:(1)妊娠后期采用哺乳母猪料攻胎增加了仔猪平均出生重14.39%(P0.05),仔猪初生窝重13.29%(P0.05), 21d断奶重增加了27.12%(P0.05),试验组哺乳高峰期母猪采食量显著增加了12.58%(P0.05),试验组显著降低了母猪哺乳阶段掉膘(P0.05),但试验组母猪便秘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妊娠后期饲喂哺乳母猪料攻胎对母猪血液中Ig G、Ig A、Ig M无显著影响(P0.05)。(3)妊娠后期饲喂哺乳母猪料攻胎显著提高了母猪初乳中Ig G含量(P0.05)。(4)妊娠后期饲喂采用哺乳母猪饲料攻胎显著提高新生仔猪血液中Ig G含量(P0.05)。由此可见,妊娠后期饲喂哺乳母猪料攻胎能增加仔猪出生重、断奶重,同时能提高母猪哺乳阶段的采食量,采用哺乳母猪料攻胎相对于怀孕母猪料更能提高母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添加合成氨基酸对夏季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择长白×约克杂交母猪120头,随机分成3个蛋白质水平组(19.5%、18.5%和17.5%,均添加由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组成的合成氨基酸),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饲养到仔猪断奶。结果表明:18.5%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显著高于17.5%组(P0.05),与19.5%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日均采食量、背膘损失及断奶后发情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18.5%组血浆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17.5%组(P0.05),与19.5%组差异不显著(P0.05);18.5%组血浆部分氨基酸浓度显著低于17.5%组和19.5%组(P0.05),乳中部分氨基酸浓度显著高于19.5%组和17.5%组(P0.05);各组氮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水平每降低1个百分点,粪氮排泄减少6.0%。由结果可知,夏季高温环境下(平均温度29.5℃),哺乳母猪饲粮添加5种合成氨基酸,蛋白质水平为18.5%时哺乳母猪生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多肽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况、胎次及预产期相近的健康长白×大白二元母猪12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g/(d·头)茶多肽。试验从母猪产前7 d开始,至产后21 d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的产活仔数、仔猪初生个体重和初生窝重有提高趋势,分别提高了4.22%、10.43%和2.41%(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21日龄个体重、21日龄窝重和窝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了0.91%、0.90%和0.38%(P>0.05),但仔猪个体平均日增重却下降了2.36%(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增高了1.63%(P<0.05),白蛋白(ALB)和葡萄糖(GLU)含量有提高趋势,分别提高了0.89%和11.57%(P>0.05),尿素氮(UN)含量显著降低了22.32%(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提高了11.19%(P<0.05),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复方中药制剂防治仔猪腹泻效果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年生产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0头腹泻仔猪,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注射复方中药制剂,对照组不作处理,分析腹泻治疗效果;选取60头健康仔猪,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仔猪分别于出生2 h内、4日龄、10日龄注射复方中药制剂,对照组不作处理,分析腹泻预防效果;选取16头品种、胎次均相同的产后母猪(产仔数无差异)及其对应的哺乳仔猪(初生质量差异不显著),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母猪产后注射复方中药制剂,对照组不作处理,测定其断奶仔猪数、21日龄个体质量、21日龄窝质量及断奶母猪再发情时间等指标,比较两者之间的繁殖性能、年生产力及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在治疗腹泻仔猪试验中,试验组的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预防仔猪腹泻试验中,试验组的腹泻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腹泻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母猪繁殖性能方面,试验组母猪21日龄窝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断奶仔猪存活头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仔猪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至再发情时间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每头试验组母猪和对照组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分别为17.60头和14.17头,根据当前市场价格纯盈利分别为5 249.32元和3 130.3元.【结论】说明中药制剂对哺乳仔猪腹泻的防治具有明显效果,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年生产力,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确定柠檬酸(CA)对妊娠后期、哺乳期母猪全消化道粗蛋白质(CP)、钙(Ca)、磷(P)表观消化率(CTTAD),血液生化指标、初乳和常乳成分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将48只母猪(长白×大白,3.82±1.00)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2头猪),分别添加CA 0、5、10、15 g·kg-1。试验在妊娠第90天开始,到哺乳期24 d结束,共48 d。在妊娠第107天、哺乳期0 d(分娩)、24 d(断奶)采血。在哺乳期第0天(分娩)和第14天收集初乳和奶样品。在哺乳期第20和21天收集粪样。结果表明,CA 15 g·kg-1组的CP和P的CTTAD显著增加(P0.05)。CA 10和15 g·kg-1组Ca的CTTAD显著增加(P0.05)。各处理对母猪和产子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包括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母猪体重(BW)产子数、出生窝重和仔猪增重的变化。在整个试验中,CA 10 g·kg-1组的血浆中Ca的浓度显著增加(P0.05)。添加CA提高了妊娠第107天血浆中磷的浓度(P0.05)。CA 15 g·kg-1组分娩和断奶时期血浆中的总蛋白、初乳和常乳中的总蛋白显著提高(P0.05)。CA 10和15 g·kg-1组提高了母猪血浆中IgG和IgA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CA 15 g·kg-1组初乳和常乳中免疫球蛋白显著提高(P0.05),常乳中IgG除外。因此,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粮中补充CA对母猪和产仔性能无显著影响。添加CA 10和15g·kg-1可以增强母猪对饲粮中Ca、P和蛋白质的吸收,提高母猪血液免疫功能,并且可以改善初乳和常乳对仔猪有益。  相似文献   

10.
选取年龄、胎次、品种基本一致的哺乳母猪4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加入0.1%的复合酶的基础日粮,结果显示:两组的仔猪21日龄断奶窝重和母猪哺乳失重等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在妊娠和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0.1%的饲用复合酶,可显著增加仔猪的出生重、断奶窝重和日增重,对减少母猪哺乳期失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选用48头配种日龄相近、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的大约克经产母猪,按胎次、体况等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8头。哺乳母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研究哺乳母猪饲粮中分别添加0,40,60,80,100和120g/kg苜蓿草粉对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苜蓿草粉对母猪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数和哺乳期仔猪成活率(P<0.05);对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仔猪断奶窝重、窝增重、断奶平均个体重、平均个体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2)添加苜蓿草粉降低了母猪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提高了母猪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母猪、仔猪血清胰岛素含量,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添加苜蓿草粉对乳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有一定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认为,添加苜蓿草粉对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有一定改善,且100g/kg添加水平表现突出,因此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饲粮中苜蓿草粉添加量以100g/kg为宜。  相似文献   

12.
五味子、柠檬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选择28日龄断奶二元杂交(长白×大约克)仔猪48头,平均断奶体重7.4±0.6 kg,平均分为4组,每组3次重复,每重复4头(公母各半),试验组分别添加1%CA、0.5%SC、1%CA+0.5%SC,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五味子(SC)、柠檬酸(CA)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A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P0.05),但对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SC或CA+SC除降低腹泻率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无影响(P0.05)。添加五味子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肝脏或脾脏SOD活性,提高血清GR活性,降低心脏或肝脏MDA含量(P0.05)。且日粮中添加五味子可提高断奶仔猪机体抗氧化功能,添加柠檬酸或五味子可改善断奶仔猪部分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选择体质量、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5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150和200 mg/kg广东紫珠提取物的试验饲粮,试验周期从母猪妊娠第30天开始至产后第25天结束,研究饲粮中添加广东紫珠提取物对母猪繁殖性能、免疫和抗氧化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 mg/kg组仔猪初生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和150 mg/kg组的仔猪初生窝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 mg/kg组仔猪断奶体质量及断奶窝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添加广东紫珠提取物可不同程度提高母猪孕中期、分娩时和断奶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3)添加广东紫珠提取物可不同程度降低母猪孕中期、分娩时和断奶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4)添加广东紫珠提取物可显著增加母猪肠道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细菌数量,添加100 mg/kg及以上的广东紫珠提取物可降低大肠埃希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P0.05);5)通过建立二次回归曲线,得出母猪饲粮中广东紫珠提取物最适添加量为121~165 mg/kg。综上所述,母猪饲粮中添加121~165 mg/kg广东紫珠提取物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母猪血清抗氧化水平,缓解母猪产后炎症反应,优化母猪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4.
选择相同胎次、长×大二元杂交的健康妊娠母猪16头(妊娠80±2 d),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试验组在母猪分娩前1个月~断奶后7 d,饲料中添加复方布他磷(加饲福)1 kg·t-1,混合均匀后直接喂饲。试验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分娩产程比对照组缩短52 min,差异显著(P0.05),仔猪初生重提高了20%,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断奶重提高了22%,差异极显著(P0.01),断奶后母猪的发情率提高了16.67%,差异显著(P0.05),说明布他磷对改善产后母猪的发情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饲喂大豆异黄酮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6头大约克夏母猪和52头二花脸母猪分别按预产期不同间隔地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组大约克夏和二花脸母猪妊娠85d至产后7d间,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大豆异黄酮8mg/kg和5mg/kg。结果表明,仔猪初生个体重和窝重,同一猪种内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 05),但试验组有增高的趋势;20日龄大约克夏仔猪个体重和窝重,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高1 38kg和14 30kg,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 01);20日龄二花脸仔猪个体重和窝重,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 05)。大约克夏仔猪断奶时(28日龄)个体重和窝重,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 21kg和12 23kg,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 05);二花脸仔猪断奶时(45日龄)个体重和窝重,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增加0 51kg和6 01kg,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 05)。同时,大豆异黄酮对大约克夏和二花脸母猪下一胎次的繁殖性能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精力莱公猪料对母猪哺乳期的影响,选择胎次相近的经产母猪60头,按每组30头,分试验组、对照组。经试验得出,窝产仔猪头数差异不显著(P0.05);窝产活仔猪数头数差异不显著(P0.05);窝平均出生仔猪头重(0.5kg)差异显著(P0.05);平均出生仔猪窝重(0.5kg)差异极显著(P0.01);窝平均出生仔猪头重(0.5kg)差异显著(P0.05);窝断奶仔猪头数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每窝断奶仔猪重(kg)差异不显著(P0.05);窝平均每头断奶仔猪重(kg)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哺乳期仔猪发病数(次)差异显著(P0.05);哺乳仔猪发病死亡数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哺乳期发病数差异不显著(P0.05);在哺乳期母猪治疗的药费:对照组49.9元比试验组44.2元高5.7元,在哺乳期仔猪治疗的药费:对照组85.6元比试验组73.8元多11.8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母猪防御攻击性对仔猪争斗行为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民猪、大白猪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评定将母猪分为强防御攻击性组(HMDS)和弱防御攻击性组(LMDS),比较不同品种、不同组别仔猪哺乳期和保育期行为及生长性能差异。选取民猪泌乳母猪15头及其仔猪115头,大白猪泌乳母猪15头及其仔猪134头,断奶后将体重相近仔猪随机混群,每栏8头,其中HMDS组仔猪4头,LMDS组仔猪4头。采用全事件记录法,观察和记录仔猪哺乳期和保育期争斗行为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民猪母猪防御攻击性极显著高于大白母猪(P0.01),民猪仔猪争斗行为强度显著低于大白仔猪(P0.05);HMDS组仔猪争斗行为表现显著低于LMDS组仔猪(P0.05),HMDS组仔猪社会秩序形成所需时间及皮肤损伤程度低于LMDS组仔猪,HMDS组仔猪断奶混群后社会等级、日增重、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高于LMDS组仔猪(P0.05)。由此可见,民猪母猪防御攻击性强,民猪仔猪争斗行为强度较弱;防御攻击性强的母猪对应仔猪在哺乳期和断奶后争斗行为强度较弱,社会秩序形成早,争斗激烈程度弱、皮肤损伤程度低,生长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了哺乳期母猪日粮中添加活性叶酸和肽聚糖对母猪泌乳力(20日龄窝重)、28日龄断奶窝重、仔猪成活率和腹泻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活性叶酸、肽聚糖能显著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率(P<0.05),并有一定的提高母猪泌乳力,促进仔猪生长、提高成活率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对繁殖母猪生产性能及子代发育的影响,选出2~3胎次、体重、发情期相近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3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6只。试验组母猪的饲料在配种前后各10d和分娩前后各20d添加复方中草药,记录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数以及仔猪初生窝重、周窝重,并计算仔猪平均日增重,每天观察仔猪腹泻情况,并计算腹泻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够显著提高窝产活仔数和活仔猪初生窝重(P0.05),能够极显著提高断奶前仔猪窝重(P0.01)。  相似文献   

20.
乳头秩序为影响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其稳定程度为评价哺乳期仔猪乳头秩序的重要指标。试验选取胎次、体况相近待产民猪母猪、大白猪母猪各30头,将每品种母猪随机分成人工固定乳头组(15头)和自由选择乳头组(15头),人工固定乳头组将体重较小仔猪固定至母猪前部乳头吮乳、体重较大仔猪固定至母猪后部乳头吮乳,探究各组仔猪乳头秩序建立过程及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人工固定组仔猪哺乳初期乳头竞争水平低于自由选择组,建立稳定乳头秩序所需时间和哺乳次数均极显著低于自由选择组(P<0.01);民猪建立稳定乳头秩序所需时间少于大白猪(P>0.05)。人工固定组民猪仔猪21日龄窝重、体重、增重、断奶仔猪均匀度及成活率均显著高于自由选择组(P<0.05);人工固定组大白猪仔猪21日龄、断奶体重、增重及窝重均显著高于自由选择组(P<0.05);民猪、大白猪人工固定组仔猪腹泻频率显著低于自由选择组(P<0.05)。可见,人工固定乳头可降低仔猪乳头竞争水平,缩短乳头秩序建立时间,提高母猪泌乳力、仔猪成活率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