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电激活参数的摸索,电激活和化学激活联合的研究,以确定适合于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体外成熟猪卵母细胞在电场时程60μs,1次直流脉冲的条件下,电场强度1.6kV/cm时其卵裂率(88.68%)和桑葚胚率(81.13%)较其他各组高。在电场强度为1.6 kV/cm,1次直流脉冲的条件下,脉冲时程20μs时,卵母细胞卵裂率仅为75.38%,桑葚胚率为64.62%;40和80μs时,卵裂率分别是84.62%和77.17%;100μs时,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和桑葚胚率都明显下降。在电场强度为1.6kV/cm,电场时程为60μs的条件下,2次电脉冲激活卵母细胞的卵裂率(87.50%)、桑葚胚率(81.25%)和1次电脉冲的卵裂率(88.68%)、桑葚胚率(80.1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均显著高于3次电脉冲的卵裂率(72.50%)和桑葚胚率(70.27%)。成熟卵母细胞经电刺激(ES)后,分别用CB(7.5μg/mL)、CHX(10μg/mL)、6-DMAP(2 mmol/L)、CB(7.5μg/mL)+CHX(10μg/mL)、CB(7.5μg/mL)+6-DMAP(2 mmol/L)各自处理4 h,ES+CB+CHX和ES+CB+6-DMAP组卵裂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但其桑葚胚率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电场强度为1.6 kV/cm,电场时程60μs,1次脉冲的电刺激对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IVM)孤雌激活效果最好;1次或2次电脉冲就足以激活猪卵母细胞,过高脉冲对细胞反而有伤害作用;电激活和化学激活联合应用可提高猪卵母细胞的卵裂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电激活前亚胺环己酮(CHX)预处理对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随后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去卵丘卵母细胞最佳电激活参数为120 V/mm,40μs,1DC。卵母细胞在含CHX(10mg/mL)的NCSU-23中处理10min获得的囊胚率最高,显著高于处理0、30、40min组。电激活前,用CHX预处理较短时间可提高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B、氨基酸在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体外培养体系中的作用,为优化相关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采用不同孤雌激活方法(Ele.+CB组、CB组、Ele.组、对照组),研究CB在激活中的作用。激活后采用PZM3培养液,并去除氨基酸成分,探索氨基酸对体外培养胚胎的作用。[结果]CB+Ele.组的卵裂率显著地高于其他3组(P<0.05),囊胚率为32.7%,囊胚细胞数为61.4,而其他3组均未出现囊胚。电激活(脉冲电压100 V/mm,脉冲时程100μs,脉冲次数1次)联合CB处理,可激活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至囊胚,CB有助于提高卵裂率、囊胚率。添加氨基酸的培养液中的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囊胚率、囊胚细胞数显著提高(P<0.05),表明氨基酸能提高猪孤雌激活胚胎培养效果。[结论]添加CB、氨基酸在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体外培养体系中能提高胚胎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激活方法对绵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绵羊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激活条件,本实验探讨了不同激活方法对绵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及其后的发育影响.选择体外成熟绵羊卵母细胞,随机分为3组:①电激活 6-DMAP 4h;②I(5μm)5min 6-DMAP 4h;③7%乙醇7min 6-DMAP 4h,培养48h后,各组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分别为60.93%,79.96%,78.28%;培养到7d时,各组的桑椹/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7.03%,42.84%,39.39%.化学激活的卵裂率、桑椹/囊胚率显著高于电激活(P<0.05);乙醇与Ionomycin相比,其卵裂率、桑椹/囊胚率差异不显著,但Ionomycin处理组效果稍好于乙醇组.结果表明,电激活、Ionomycin、7%乙醇都可以有效激活绵羊卵母细胞,并孤雌发育到囊胚,Ionomycin的激活效果最佳;同时也比较了不同电压对绵羊体外成熟卵母细胞激活的影响,以1.300kV/cm-1.350kV/cm,脉冲时间10us,脉冲次数为2次,间隔0.5s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电激活和胚胎培养的相关技术体系,研究电激活参数和培养液对猪卵母细胞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压为150v(以每lmm电激槽宽计,下同)、脉冲持续时间为100 μs、脉冲1次的电激活条件下,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效果较好;在脉冲持续时间和脉冲次数恒定的条件下,脉冲电压150V组的囊胚率显著高于100 V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电激活参数以及电脉冲联合6-DMAP对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电极盘,测定不同场强(1.1、1.3、1.5、1.7、1.9kV/cm),不同脉冲时程(30、50、70、90、110ps),1次脉冲下猪卵母细胞囊胚率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脉冲强度以1.5和1.7kV/cm效果最好,在80胂时其猪卵母细胞囊胚率分别达到(22.35±5.16)%和(20.59±9.41)%;脉冲强度1.5kWcm,1次电脉冲后4h联合6-DMAP激活卵母细胞,当脉冲时程达到70和90μs时,囊胚率分别达到(21.65±9.95)%和(23.10±16.27)%。[结论]在试验条件下,使用电极盘的最适电激活参数为脉冲强度1.5-1.7kV/cm,脉冲时长80μs,1次脉冲电激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摸索无透明带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ZFOs)电激活的条件和无透明带孤雌激活胚胎(ZFEs)的体外培养方式,为手工克隆法生产广西巴马小型猪体细胞核移植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场强、脉冲时程和脉冲次数激活ZIOs、ZFOs,用不同培养方式(微滴法和微穴法)培养ZIEs和ZFEs,检查第7天的囊胚率及囊胚的总细胞数。[结果]有带猪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电激活最佳场强和脉冲时程为125 V/(mm.80μs),微滴法培养的囊胚发育率为(30.54±11.06)%;无带猪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电激活最佳场强和脉冲时程为85V/(mm.80μs),微穴法培养,其囊胚发育率为(12.77±6.98)%;单次脉冲的激活效果好于多次脉冲。[结论]对有无透明带胚胎的培养方式,微穴法培养无透明带胚胎,微滴法培养有带胚胎较合适,一次脉冲可以有效激活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8.
不同因素对小鼠卵母细胞电激活及孤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卵龄、电脉冲参数、氯化锶、亚胺环己酮(CHX)对小鼠卵母细胞电激活及孤雌发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卵龄为17h的小鼠卵母细胞在场强1.0kV/cm,脉冲宽度30μs,2次电脉冲,激活液中含Ca2+、Mg2+和Sr2+的条件下激活后,再于含CHX的培养液中培养,可较好地激活卵母细胞,提高体外孤雌胚的发育率,激活率及桑囊胚率分别可达83.3%和57.5%。  相似文献   

9.
从猪卵巢上获取的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成熟42~44 h后去除颗粒细胞,选取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培养.试验采用不同的场强、脉冲时程和脉冲次数进行对照试验,并比较了细胞松弛素B(CB)辅助激活对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当场强为0.8 kV.cm-1,选取4个脉冲时程(80、100、120、140μs)参数分别进行1次、2次脉冲激活时,100μs、1次脉冲囊胚率最高,为(42.22±5.38)%,但同其他组无显著差异(P>0.05).2)脉冲时程为100μs,选取4个场强(0.8、1.0、1.2、1.4 kV.cm-1)参数分别进行1次、2次脉冲激活时,1.4 kV.cm-1、1次脉冲囊胚率最高,为(44.04±0.68)%,但同其他组无显著差异(P>0.05).3)场强为0.8 kV.cm-1和1.4 kV.cm-1,选取4个脉冲时程(80、100、120、140μs)进行1次脉冲激活时,1.4 kV.cm-1+80μs组囊胚率(54.60±2.86)%均高于其他组,且极显著高于1.4 kV.cm-1+140μs、0.8 kV.cm-1+80μs和0.8 kV.cm-1+140μs组(P<0.01).4)用1.4 kV.cm-1、80μs、1次脉冲激活卵母细胞后,使用CB辅助激活4 h的囊胚率为(54.07±3.12)%,极显著(P<0.01)高于不使用CB组.以上结果说明,电激活中脉冲次数对猪孤雌胚胎发育无显著影响,且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1.4 kV.cm-1的场强、80μs的脉冲时程,并使用CB辅助激活4 h,能够得到较高囊胚率的猪孤雌激活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一种稳定有效的卵母细胞激活方法,为兔体细胞核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兔超排后获得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2~24 h,经脱颗粒处理后采用不同激活剂和不同处理时间进行激活,体外培养5~7 d,观察胚胎发育与囊胚形成情况。结果:卵母细胞经过离子霉素作用5 min或者乙醇作用7 min均能被激活,但两者卵裂率、囊胚率都较低;乙醇和离子霉素分别与6-DMAP联合激活兔卵母细胞时,离子霉素+6-DMAP处理组卵裂率(73.7%)显著高于乙醇+6-DMAP处理组(38.5%,P<0.05);与离子霉素联合激活时,2.0 mmol/L的6-DMAP处理5.0 h时的卵裂率和囊胚率最高,达75.6%和45.5%。结论:激活方法对兔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率的影响很大,不同激活剂的联合应用及激活剂的作用时间对兔卵母细胞的激活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