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建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AHP法求得各个指标权重,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株洲市荷塘、芦淞、天元、石峰4区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株洲市4个区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别为不健康(评价值为0.3594)、不健康(评价值为0.3708)、不健康(评价值为0.3698)和良好健康(评价值为0.7833),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
在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利用32块样地数据,运用标准差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整体处于次健康状态,海拔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南方集体林区常绿阔叶林的健康评价问题已受到各界关注,文中主要是研究基于不同赋权法的常绿阔叶林健康评价问题.首先对常绿阔叶林健康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组合赋权法3种方法分别进行赋权,然后分别对福建省将乐林场国有林场(以下简称将乐林场)1996年和2007年的常绿阔叶林小班进行健康评价.通过分析比较确定组合赋权法为最佳赋权法,以此得到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林在1996年健康指数均值为0.60,处于亚健康水平,在2007年健康指数均值为0.62,处于健康水平,健康水平有所改善,符合实际情况,本研究结果为常绿阔叶林健康评价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评价模型对森林质量进行评价,主要方法是解决各个指标权重的问题。以红花尔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4种赋权方法对其评价结果的影响,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专家直接打分法确定其权重,并比较分析不同赋权方法得出的权重值与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主成分与专家直接打分法得出各指标权重结果大致相同,得出的森林质量等级均为Ⅱ级;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指标权重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得出的森林质量等级为Ⅲ级。分析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直接打分法在确定权重方面较其他2种赋权方法更为准确,获得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5.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一般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基础上,引申出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内涵;从自然、人为和社会经济因素3个方面分析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子,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将评价体系分解为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健康5个要素;结合一般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简述了适用于矿区的生态系统健康度计量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突变级数法。目前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还处在发展阶段,还需要在理论、“3S”等技术方面进行更深入及定量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洛阳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4项指标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选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3项指标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利用GIS技术,首先对各单项因子进行分析并得到其空间分布,再将其进行叠加综合,得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最后依据区域主导功能并结合生态现状进行分区,划分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区,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区,石漠化调控治理区,土地沙化调控治理区,城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恢复区6个区域,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特征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AHP法求得各个指标权重,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进行评价,对株洲市荷塘、芦淞、天元、石峰四区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区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别为不健康(评价值为0.3594)、不健康(评价值为0.3708)、不健康(评价值为0.3698)和良好健康(评价值为0.7833),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8.
土地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以庄浪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为例,选用熵权法、离差最大化法、变异系数法、均方差决策法、因子分析法及灰色关联度法6种常用客观赋权方法进行土地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于指标差异的敏感性较弱,不适宜对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熵权法、离差最大化法、变异系数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由于所采用的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值不同,对指标的赋权结果也不同,其中熵权法对指标差异的敏感性最强.因此,熵权法是最优的土地评价指标赋权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天山中部沙湾林场为研究区,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景观生态结构与功能、立地环境、生理生态状况等方面,从遥感数据提取有关衡量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指标因子,对沙湾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建立一套适合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为新疆天山中部林区森林健康维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和方法。【方法】利用遥感数据和新疆森林资源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各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作用和影响程度,采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结果】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在0.12~0.59,分析得出指数大于0.4的为健康,其中针叶林景观、阔叶林景观、疏林地景观、灌木林景观、苗圃景观、宜林荒山荒地、非林地平均指数分别为0.59、0.56、0.36、0.41、0.12、0.53、0.48,5个森林景观为健康。【结论】研究结果建立了一套适合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为新疆天山中部林区森林健康维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瓜州绿洲属于国家级极端干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光热资源丰富.但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严重.以1991-2007年瓜州县统计数据为基础,从自然资源状况、环境压力、社会经济状况三方面建立瓜州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用变异系数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瓜州绿洲生态系统处于Ⅲ级,即潜在不稳定状态.并认为水资源需求压力大、气候极端干旱、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及城镇化水平低是造成研究区生态系统潜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瓜州绿洲生态风险防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IKONOS影像城市植被信息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城市植被在IKONOS影像上的光谱、纹理、几何和位置响应特征,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城市植被进行分类.首先,利用NDVI和蓝波段光谱响应值的阈值将实验区分割为植被和非植被区,然后针对植被区利用区域增长算法进行二级分割,生成植被对象;根据植被在IKONOS上的响应特征,选择形状指数、亮度值、绿波段的最大差值、红波段的平均值、近红外波段的比率、近红外波段的方差和对象重心的位置,即横纵坐标以及Homogeneity指数等9个指标构建特征空间;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大似然法识别城市植被类型,并利用专家知识对分类结果进行再组合.研究表明,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城市植被信息总精度达到87.37%,Kappa系数达到0.8267.  相似文献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按照评价对象可归纳为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评价法两类若干种。以广州市208个土壤样品8种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采用分级统计、相关性分析、评价等级差值分析、综合排序分析等方法对目前主要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旨在推荐最适合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从评价结果的分级程度看,单因子指数法中富集指数法最优,综合评价法中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最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物元分析法与其他4种综合评价法的平均相关性系数为0.477,大于其他综合评价法的平均相关性系数,按照评价结果一致性原则,物元分析法最优;评价等级差值分析表明,模糊数学法与其他4种综合评价法评价等级的平均差值最小,为0.71,按照评价等级接近的原则,模糊数学法最优;通过综合排序比较各综合评价法的排序得出,模糊数学法平均排名最优,其次为物元分析法、内梅罗指数法、灰色聚类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综上所述,富集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是两种首选方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可以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沙棘涵养水源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专家咨询、现场调查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构建了沙棘涵养水源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参照其他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参数及经验公式计算等对指标体系进行等级划分。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涵养水源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沙棘在砒砂岩区涵养水源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其大面积种植对于改善砒砂岩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了显著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质和前景。研究显示,该评价方法可操作性较好,结果客观可信,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4.
池塘淡水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梅  傅泽田  何有缘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07-18010
以池塘淡水养殖水质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池塘水质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裴法对水质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建立了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用重要程度法和实测值相对隶属度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池塘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设计和实现了淡水池塘养殖水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企业淡水养殖池塘水质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磷指数评价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指数评价法是确定流域内磷流失的关键源区和进行合理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有效方法。国外磷指数评价法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1993年到2000年为第一阶段,以Lemunyon和Gilbert提出的磷指数评价计算方法为代表;2000年以后以Gburek等提出的磷指数评价计算方法为代表。经过不断发展完善,磷指数评价法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国内非点源磷污染评价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还没有建立起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流域农业非点源磷污染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区域尺度,以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为生态系统健康度的表征,选取21个评价指标,构建3个层次指标体系,在专家群咨询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借鉴生态系统医学理论划分健康等级,根据客观赋值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用极差法对参评指标进行标准量化,并建立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以山东省垦利县生态系统为例,从时间纵向上判断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走势。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3年,垦利县的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值由0.3664缓慢上升至0.7951,2003年生态系统属于亚健康状态,表明垦利县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逐渐加强,部分指标有所恶化。  相似文献   

17.
以延河流域为例,研究了基于G IS的植被恢复分区。在该流域植被恢复适宜性评价及分区中,主要考虑对植被类型(乔木、灌木)及植物生长影响较大的降雨、坡度、坡向、温度等因素,并采用专家评分法给各影响因子权重和适宜性评价赋值。经过G IS的数据处理、空间分析、模型建立及运算,得到植被恢复适宜性评价图,经过分类、合并,将延河流域植被(乔木)适宜性划分为极不适宜区、不适宜区、适宜区、极适宜区;灌木适宜性划分为不适宜区、适宜区、极适宜区,得到植被恢复分区图。  相似文献   

18.
张会敏  董玉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99-18601
运用专家调查法和蒙特卡洛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项目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为指标,建立了城中村拆迁改造风险评估模型,对城中村拆迁改造风险进行了评估,并以实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代县赵杲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应用GIS技术,构建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体系,以期指导森林公园规划与开发。通过对赵杲观森林公园景观影响因素的分析,选取景观原生度、敏感度、适宜度、健康度作为评价指标因子构建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因子叠加法、层次分析法,结合GIS 技术,科学分析各评价指标权重,建立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体系,并对赵杲观森林公园进行生态评价。结果表明,指标权重分别为适宜度0.3971、视觉敏感度0.2726、原生度0.1232、健康度0.2071。赵杲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数据最高值为3.0655,最低值为1.2071,整体景观生态状况良好。综合赵杲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结果,考虑公园实际状况划分对应保护区域,对各区域内人为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对公园后续开发利用提出对策。以评价分区为依据,提出公园规划优化策略,以期实现规划设计由传统粗放模式向科学生态的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宏观管理,在分析现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基础上,根据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建立了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有关文献确定了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标准,并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1993-2003年有关农业机械化统计数据测算出历年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为指导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