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升寄生虫形态学教学水平,充分利用内蒙古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寄生虫教研室积累的大量寄生虫标本进行授课,通过加强兽医寄生虫标本室建设和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提升标本管理水平及寄生虫标本服务教学的水平,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1分类寄生虫是暂时或永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夺取被寄居者的营养物质,并给被寄居者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动物。寄生虫种类繁多,根据其与宿主的关系,可分为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和机会致病寄生虫。  相似文献   

3.
动物抗寄生虫药物主要用于防制动物寄生虫病,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有效手段。抗寄生虫药物的药效建立在药物分子与寄生虫或动物机体不同靶组织、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由于抗寄生虫药物种类多样,抗寄生虫机理复杂。随着新抗寄生虫药物的开发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化学合成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抗寄生虫药物的品种和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新的药物结构和作用靶标不断发现,作用机理研究也不断深入。作者主要对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寄生虫分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蛔虫、鞭虫、结节线虫、肾线虫、肺丝虫等,这几种体内寄生虫对猪机体的危害均较大,成虫与猪争夺营养成分,移行幼虫破坏猪的肠壁、肝脏和肺  相似文献   

5.
畜禽抗寄生虫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寄生虫和抗寄生虫药的基本常识,目前常用抗寄生虫药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肠道寄生虫与菌群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道菌群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寄生虫和宿主的关系十分密切。寄生虫感染往往会对宿主产生不利影响,其致病作用与寄生虫种类、寄生部位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有关。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失调和炎症性疾病;肠道菌群也影响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定植、增殖和毒力。肠道寄生虫包括寄生蠕虫和原虫,近年来对肠道寄生虫与菌群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无论是原虫还是蠕虫感染均可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改变,对宿主产生致病作用,而蠕虫对炎症性肠病的潜在治疗作用一度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寄生虫的认知。肠道菌群可促进或抑制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且益生菌对肠道寄生虫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或治疗作用。目前对寄生虫与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对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明确寄生虫与肠道菌群的相互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深入理解寄生虫-肠道菌群-宿主的相互关系、研发有效的抗寄生虫微生态制剂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就近年来肠道蠕虫和原虫与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提供新的策略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璇  王璐  谢跃 《畜牧与兽医》2023,(9):125-133
寄生虫小G蛋白(small G-proteins或small GTPases)是一类结合和水解GTP的蛋白。作为细胞信号传递的重要桥梁,寄生虫小G蛋白与虫体不同调控因子和效应器分子相互作用,介导了寄生虫的营养、发育与寄生等重要生理过程。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在寄生虫研究中的大量运用,寄生虫小G蛋白种类及其功能也在被不断更新。研究表明,寄生虫小G蛋白家族不仅参与虫体的生长和发育,而且在寄生虫与宿主互作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有关寄生虫小G蛋白的研究缺乏系统、全面的归纳、分析和总结,本文在介绍小G蛋白家族的基础上,综述近年来寄生虫小G蛋白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提出小G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抗寄生虫药物靶点候选,为寄生虫病防控药物研究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8.
家禽感染寄生虫病很常见,混合感染也不鲜见,但要高效安全的选用抗寄生虫药亦非随意之事;养禽户中乱用、滥用、超量使用抗寄生虫药的现象时有发生,防效起伏不定,严重的会造成家禽中毒死亡,确应引起重视。一、怎样科学选用抗寄生虫药。1.要选用广谱抗寄生虫药。家禽有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两大类,它们的种类很多,有时受一种寄生虫侵害,更多的是混合感染多种寄生虫,对此应据情选用广谱抗寄生虫药防治,以提高疗效,降低防控成本,实现一药多效和高效。当然广谱也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说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可以防治所有的寄生虫病,实际选药时还要  相似文献   

9.
王鑫 《养猪》2023,(6):113-116
生猪养殖中,如果发生寄生虫感染和传播会对生猪的健康和生产收益造成不利影响。了解生猪养殖中常见的寄生虫种类、生长特点和传播特性,对降低生猪寄生虫患病率、及时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生猪养殖中寄生虫造成的危害,阐述了常见的皮肤寄生虫和肠道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部位和传播途径,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办法,为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提供了思路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猪体内寄生虫的控制策略就是要懂得何时和应用驱何种虫药清除寄生虫,防止寄生虫成熟、产卵和污染畜舍以及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赵翠卿 《北方牧业》2013,(13):27-29
分类篇猪场常见寄生虫种类及危害猪的寄生虫种类繁多,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寄生的环境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表寄生虫两个大类,也可以根据生物学分类粗略地分为原虫、蠕形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几大类。由于养殖环境和方式的改变及养殖技术的改进,部分寄生虫种类或已基本灭绝,或对生猪生产已经构不成威胁;还有一部分是本来对猪的健康影响就不是很大,而且在预防和治疗其它寄生虫篇  相似文献   

12.
<正>寄生虫的问题伴随着家畜生产者已经很长时间了。对于生产者来说,寄生虫可以引起很多方面的经济损失,包括降低饲料利用率、增加上市时间和降低屠宰价值。随着现代饲养技术的改变,目前在猪上主要针对3种体内寄生虫和1种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包括猪蛔虫、鞭虫和结节虫。主要的体外寄生虫为螨虫。猪蛔虫:猪蛔虫是现代养猪体系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也是可以测量的最大寄生虫,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福州动物园杂食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采集8种杂食动物粪样20份,经麦克马斯特漂浮法检验发现3种杂食动物感染寄生虫种类8种,分别是棕熊感染线虫、蛔虫2种寄生虫;小熊猫感染贝蛔虫、类圆线虫和短膜壳绦虫3种寄生虫;豪猪感染蛲虫、鞭虫和球虫3种寄生虫。杂食动物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7.5%(3/8),感染强度最高者为小熊猫贝蛔虫卵,高达12 210个/g。福州动物园杂食动物大多成群饲养,感染寄生虫的动物多属于寄生虫混合感染,驱虫工作难度大。  相似文献   

14.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锌依赖的内源蛋白酶,能降解几乎所有的细胞外基质。研究发现,寄生虫存在MMPs,且感染宿主后可引起宿主MMPs表达改变,从而破坏宿主组织屏障,利于寄生虫入侵,调节寄生虫感染后疾病的发展与转归等。鉴于MMPs在寄生虫疾病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重点综述了寄生虫疾病中宿主和寄生虫各自MMPs的研究现状,为寄生虫疾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功能的系统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舍饲肉羊感染寄生虫主要分为内寄生虫感染,如片型吸虫、消化道线虫和体表寄生虫感染,如虱、螨、蜱等。内寄生虫可导致羊贫血、消瘦、局部水肿、下痢、流产等。外寄生虫以吸食羊血为主,使病羊瘙痒、不安,影响采食、休息,导致皮肤发炎和消瘦。1疥癣病  相似文献   

16.
火烧坪种草养畜示范场羊寄生虫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火烧坪种草养畜示范场羊寄生虫种类调查和主要虫种生态学观察和抗寄生虫药物及适宜制剂试验研究基础上,设计了用高效低毒抗寄生虫药的给药程序,在秋末冬初牧地上寄生虫停止发育初,给每只羊以治疗剂量的广谱抗寄生虫药片剂,以驱除羊体内的寄生虫,第2年春牧地上寄生虫即将开始发育时,再给羊以同样剂量片剂,以驱除冬季又感染上和上次驱虫残存的虫体,同时给每只羊一粒连续释放可达3个半月的长效控释药丸,以避免春夏牧地上寄生虫的感染。经过2年实施,羊体内寄生虫荷量下降95.2%,牧地也得到了净化,养羊经济效益提高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寄生虫学者对寄生虫形态、结构等特征的研究,寄生虫免疫学开始揭晓。目前使用的寄生虫疫苗主要是活苗或致弱苗,属劳动密集性产品,主要集中于原虫,包括球虫、弓形虫、新孢子虫、巴贝斯虫、梨形虫和贾第虫等,而针对线虫、绦虫和体外寄生虫的疫苗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8.
抗寄生虫药物能杀灭或抑制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生长繁殖,治愈或减轻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保障和促进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在最佳治疗时间内,规范合理地使用家畜抗寄生虫药物  相似文献   

19.
1猪场常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 目前已发现60多种寄生虫可以寄生于猪,分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体内寄生虫主要有线虫、绦虫、原虫、吸虫等;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螨、虱、蜱、蚊、蝇等,其中以螨虫对猪的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20.
正乌龟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乌龟机体而引发的疾病。由于寄生虫种类和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体外和体内寄生虫,而引起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也不相同。体内寄生虫种类有盾腹吸虫、蛔虫、蛲虫、线虫、血簇虫、隐孢球虫、锥虫和棘头虫;体外寄生虫有蜱虫、螨虫和跳蚤等,寄生虫病对乌龟的健康生长影响很大。1体内寄生虫1.1病症感染寄生虫的病龟,初期体表无特别明显的症状,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