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修水县开展蚕桑生产效益年活动雷国民修水县农业局修水县为了抓住机遇,巩固发展蚕桑生产;推进和深化蚕桑系列开发,提高蚕桑工程总体效益,使桑、蚕、丝、绸形成较大规模,自今年3月15日起,举全县之力,大力开展以增产、增质、增收、富县、富乡、富民为目的,以主攻...  相似文献   

2.
修水县大面积发生桑瘿蚊詹根祥,尹益寿(江西农业大学植保系)徐俊,卢大贵(修水县蚕桑局,修水县征村乡蚕桑站)桑橙瘿蚊(EpimyiaSP)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一种为害桑树顶芽的十分重要的害虫,也是近两年来我省在修水县大面积发生的一种省内桑树新害虫。桑橙瘿...  相似文献   

3.
赵成元 《蚕学通讯》2008,28(2):57-59
南部县是国家“东桑西移”工程试点县、国家农业标准化蚕桑示范县、四川省优质商品茧生产基地县、南充市蚕茧主产县。近年来,南部县以南充建设“千年绸都”、实施蚕桑“百万工程”为契机,以推进“旱地桑园化、养蚕集约化、经营合作化、技术标准化”进程为载体,促进了蚕桑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就江西省乐安县的蚕桑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修水县黄溪村的“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江西信达茧丝绸有限公司的“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永新的“蚕桑+”复合经营模式等几个典型的经营模式与路径作总结介绍,为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四川蚕业》2007,35(3):46-46
为推进南充市委、市政府蚕桑“百万工程”建设进程,促进蚕桑产业的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由南部县蚕桑局负责起草编写的南部县蚕桑系列八项地方标准,经由南充市南部质监局组织的有蚕桑研究员2人,高级农艺师1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7人,科技、标准化工作人员5人,共15人组成的评审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修水茶产业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是江南著名的茶区之一,也是双井茶、宁州工夫红茶(简称宁红茶)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据史料记载:修水产茶始于唐、盛于清,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修水县2013年有效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大力扶持蚕桑产业发展,支持蚕桑基地、蚕桑合作社、桑叶开发利用、龙头企业、蚕桑技术服务等项目的建设,并采取多项措施强化项目的管理、推进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稳定发展了修水县的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8.
上饶地区实施“蚕桑工程”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成仙球(上饶地区农牧渔业局)一、全区”蚕桑工程”态势的估价1993年是我区实施省政府“蚕桑工程”的第四个年头。在这一年中,由于各级政府对蚕桑生产的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广大蚕区干部、蚕农的艰苦奋斗,在...  相似文献   

9.
浅谈蚕病的综合防治曾春生(江西省修水县蚕桑局332400)“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防治病虫工作的方针,是劳动人民长期同病虫害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蚕病的防治,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才能有效地把蚕病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蚕病...  相似文献   

10.
蚕桑是扶贫优势产业,可当年栽桑当年见效,对促进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重要的作用。2019年修水县立足蚕桑产业资源优势,推出多举措助力产业精准扶贫工程,通过政府支持、产业奖补政策、技术骨干把关、合作社和示范户的引领带动等一系列措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1.
蚕桑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标准化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推广应用的共同趋势。所谓标准化不是机械呆板、千篇一律的老一套,而是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集成,是一种规范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蚕桑生产标准化对于广大蚕农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而又难以接受的新课题,推广蚕桑生产标准化技术不仅是蚕桑行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我市探索和尝试推广应用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受到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与现状江西省蚕桑生产历史十分悠久,据史载,我省养蚕远在东晋南朝时代就已经很发达了,距今已有1700年左右的历史。宋时《义宁州志》(即现修水县)上有一首诗,“迢迢一水绕千山,桑柘阴阴聚落宽”,“好事莫传江北信,渔樵自不织衣冠”。在县志上记载栽桑养蚕之事的还有许多,特别是在唐、宋、元朝代更多,可见当时蚕桑生产是相当发达的。到了明、清,江西的蚕桑生产逐渐下降,泰和县记载“明初泰和有桑一园,故有绢匹之税,后园废,而税仍征”。这一记载可见一斑。江西在二次世界大战前,曾产蚕茧1.11万担,以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盘剥,已是奄奄一息,到1949年,年产茧仅210担。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蚕桑生产,省农业厅1956年在广丰县举办了全省蚕桑技术训练班,以后陆续又培训了一些县农业局的在职农业技术员,使得重点产茧县都有  相似文献   

13.
修水县,位于我省西北部,与湖南的平江、湖北的通城接壤,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好地方。历史上,修水就是我省蚕桑生产的重要产区之一。宋、元之际,诗人们就以“桑拓阴阴万树巷”“耕桑乐业勤耘锄”等美好词句,描绘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修水县三都镇投产桑园473hm^2.2006年春季养种6559张,产鲜茧268.9t,平均张种产41kg,平均茧价22元/kg,总产值592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春季蚕桑收入295元以上.成为历史上春蚕生产最好的一年。在引导蚕农春季蚕桑生产过程中.三都镇按县蚕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严格要求.抓好春季桑园管理,落实“三低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白僵病和血液型脓病的防治对策蒋华堂(修水县蚕桑局)蚕桑生产的最终产品为蚕茧,它是生产效益的具体体现。蚕病则是蚕在转化成茧的过程中一项极其重大的破坏因素,是蚕桑生产夺取高产丰收一道严重的障碍。当前,一我国蚕病的总发病损失率大约在10%左右,低的蚕区约为...  相似文献   

16.
修水县地处赣西北边陲,种桑养蚕历史悠久,现有桑园面积10万亩,是江西省最大的蚕桑基地县,蚕桑已成为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收烘矛盾日益突出,茧价波动频繁制约产业发展。为加强蚕茧收烘管理,修水县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多措并举,全力维护蚕茧收购市场稳定,保护  相似文献   

17.
修水县蚕桑产业风风雨雨三十年,历经坎坷,在市场大潮中起伏发展,艰难前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茧丝绸市场的变化,修水县蚕桑产业逐渐出现劳动力紧张,桑园弃管弃养,蚕种任务难落实,蚕茧收购价格不稳定,比较效益偏低,农民养蚕积极性下降,产业发展出现下滑局面。为此,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睢宁县农业局贯彻实施江苏省农民培训村村通工程的第一年,蚕桑作为我县特色产业,是农民培训村村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一年里睢宁县蚕桑科技人员随同讲师团对全县60个蚕桑重点村进行了系统的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并接受了蚕桑技术咨询。在接受蚕农技术咨询时,不少蚕农反映其家的蚕养得“又白又胖”,但上蔟后不结茧子,其中比较严重的一户反映2005年秋季,  相似文献   

19.
根据《浙江省蚕桑西进工程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县蚕桑生产实际情况,2004~2005年认真组织实施“蚕桑西进工程”,成立了桐庐县“蚕桑西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调研制订了“蚕桑西进工程”五年规划,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程建设,重点抓好蚕桑规模小区  相似文献   

20.
蚕桑产业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项目。云南省是农业大省,因此必须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机遇,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投入,扩大种养规模,扶持龙头企业,发挥优势,充分利用蚕桑综合资源,增加产业附加值,实现云南蚕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