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部分古茶园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个云南古茶园(种植年限为百年、数百年甚至千年)50个土壤样品的金属元素As、Pb、Cd、Hg、Cr、Cu、Fe、Mn、Zn和Se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其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用污染指数方法评价其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云南古茶园土壤Fe和Mn含量较高,Se含量较低,Pb(10.7~33.5 mg/kg),Hg(0.030~0.148 mg/kg),Cd (0.033~0.120 mg/kg),Zn (21.4~87.3 mg/kg)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Cr(15.4~98.5 mg/kg),As(12.2~33.1 mg/kg),Cu(13.6~43.4 mg/kg)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根据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古茶园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状况,所有古茶园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表明古茶区土壤属于清洁水平,未受重金属污染,满足有机茶园环境条件,适合建设有机茶园.  相似文献   

2.
福建茶园土壤及茶叶重金属监测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福建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对闽南、闽北、闽东16个产茶乡镇53个土壤样品及86个茶叶样品重金属含量进行抽样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的土壤铜含量为3.97~19.13 mg·kg-1,铬含量为7.97~56.40 mg·kg-1,铅含量为12.26~134.74 mg·kg-1,镉的含量为0.07~0.26 mg·kg-1,锌含量为13.30~307.52 mg·kg-1。茶叶铜含量为3.25~41.00 mg ·kg-1,铬含量为0.42~7.64 mg ·kg-1,铅含量为0.46~4.71 mg·kg-1,镉含量为0.02~0.13 mg·kg-1,锌含量为15.44~31.28 mg·kg-1。80%以上福建主要产茶区域土壤污染水平达清洁水平,主要产茶区域茶叶铅、铜、镉含量未超标,调查区域有3个点茶叶铬含量超过限量标准,茶叶锌含量值变化幅度较小,表征茶树对土壤锌元素吸收比较稳定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红景天制剂中砷、汞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HNO_3-H_2O_2为消解剂对试样进行微波消解,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砷、汞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μg/L、0~1.0μg/L,线性方程分别为IF=241.67981c-21.74423(R=0.99987)、IF=1322.4766c-8.1358(R=0.99982)。在红景天膏剂、片剂和颗粒中的砷含量分别为0.362、0.280、0.210 mg/kg,汞含量分别为0.17、0.022、0.031 mg/kg。砷、汞检出限分别为0.02、0.01μ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4.31%~101.09%、 93.45%~102.62%(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省松阳县新兴镇茶区选一段山脚下高速公路,在其中200 m路段的路边种植3m高的小松树作为绿篱,从绿篱伸向5°山坡上茶园深处500 m设为绿篱区;相连的200 m路段不种植绿篱,从其路边伸向山坡上茶园500 m为对照(CK)区。在种植绿篱前、后1.5年,采集1芽1叶嫩梢、成叶和表土,检测铅、砷、镉、铬、铜、镁、锰、钠、镍和锌10种元素含量。结果:(1)种植绿篱前后,无论绿篱区还是CK区,嫩梢、成叶和表土的铅等10种元素含量范围皆没有明显改变,比如绿篱区内,种绿篱之前距路边0 m、100 m、200 m、300 m、400 m和500 m的1芽1叶嫩梢、成叶和表土的铅含量范围分别为0.25~0.55 mg/kg、0.47~2.11 mg/kg和23.11~37.46 mg/kg,种植绿篱1.5年之后,则分别为0.23~0.56 mg/kg、0.45~2.13 mg/kg以及23.05~37.42 mg/kg;(2)种植绿篱前、后,未有距离路边愈远,重金属含量呈递减的趋势;(3)铅、砷、铬和锰在嫩梢中含量明显小于在成叶中含量,4者在成叶中有累积效应;铜、镁、锌和镍在嫩梢中含量明显大于在成叶中含量。认为:现阶段高速公路汽车尾气和扬尘对于路边茶园的重金属污染可忽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宁市上市蔬菜砷污染现状。[方法]通过测定西宁市4种主要市售蔬菜马铃薯、小油菜、油麦菜、黄瓜中的砷含量水平,对蔬菜砷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估。[结果]马铃薯、小油菜、油麦菜、黄瓜4种蔬菜砷含量分别为0.018、0.008、0.039、0.008mg/kg,均低于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砷限量标准,超标倍数均为0,污染指数分别为0.036、0.016、0.078、0.016,属于安全清洁水平。[结论]西宁市市售蔬菜达到了无公害蔬菜的要求,可以放心消费。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苗期砷胁迫下磷用量对磷高效水稻99011和磷低效水稻99056生长以及对P、As吸收的影响。试验设3个磷水平(0、30、150 mg/kg)和5个砷水平(0、25、50、100、200 mg/kg)。结果表明,苗期施砷显著增加了两个水稻品种地上部及地下部砷的含量,降低了两个水稻品种的株高、分蘖数、地上部及地下部干质量;施磷不但促进了两个水稻品种的生长,而且还增加了根系对砷的吸收量。当土壤砷浓度为25 mg/kg和50 mg/kg时,施用30 mg/kg磷抑制了两个水稻品种砷向地上部的转移,但施用150 mg/kg磷却促进了砷向地上部的转移。相同的处理,磷高效水稻99011地上部干质量和根干质量均显著高于磷低效水稻99056。施砷后,在30 mg/kg磷水平上磷低效水稻99056的砷转移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同时测定人参中砷和锑的含量。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及氢化物发生条件下,还探讨了还原剂及其用量与还原掩蔽剂对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氢化物一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结果在测定条件下,砷的线性范围为0—10μg/L,r=0.9998,检出限为0.06μg/L,回收率102.3%,精密度(RSD)为3.45%;锑的线性范围为0-10μg/L,r=0.9999,检出限为0.027μg/L,回收率94.7%,精密度(RSD)为4.72%。用该法测定了标准物质茶叶中砷和锑的含量以进行比较,结果与推荐值相吻合。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应用于人参中砷和锑的检测,获得较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稻米砷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砷作为一种典型有毒元素被认为是最为严重的污染物之一。砷元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毒害过程。水稻对砷的同化吸收能力高于其他谷物,稻米是人体摄入砷的主要来源之一。水稻籽粒中砷以无机As(Ⅲ+Ⅴ)、二甲基砷(DMA)为主,其中无机砷占总砷的10%~90%。大米中总砷含量为0.005~0.710mg/kg。研究发现含砷大米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大米中砷以DMA为主,且DMA含量随总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另一类是大米中砷以无机As(Ⅲ+Ⅴ)为主,含量也随总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淹水厌氧环境是造成水稻砷富集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土壤富氧条件下种植水稻可有效减少水稻对砷的吸收。砷元素在水稻根际环境中的行为研究、微生物调控作用研究、水稻体内砷代谢机制的分子生物学及功能基因组研究等对未来水稻中砷的研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检测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福州市蔬菜基地69个土壤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量、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OCPs检出率为100%,质量分数范围为4.63~375μg/kg,平均值为92.6μg/kg;滴滴涕(DDTs)检出率和残留量最高,检出率达100%,质量分数范围为4.63~298μg/kg,平均值为55.7μg/kg。土壤中OCPs主要污染物为DDTs、六六六(HCHs),且以代谢产物为主,无新污染源进入。土壤中OCPs综合污染指数为0.100~0.432,为最低1级,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质量标准,对哺乳动物的风险较低,但个别蔬菜基地土壤中DDTs残留量对该区域鸟类和土壤微生物可能有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0.
耿安静  王富华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2):2373-2377
采用高压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同时测定了5种不同海藻的汞和砷含量以考察海藻的食用安全性和海水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汞、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0、0~20.0μ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9,检出限分别为5.0×10-4、0.01 mg/k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0.5%,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7%~98.1%、96.6%~104.8%。高压消解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省时、消解完全,HG-AFS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可对汞和砷同时测定。对5种海藻中的汞和砷测定比较发现,不同海藻汞、砷含量存在一些差异,但都低于限量标准,以石花菜中汞和砷含量最低。褐藻门富集汞的能力强于红藻门,但褐藻门和红藻门富集砷的能力没有明显的界限。该研究的5种海藻均满足消费要求,海水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