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大垅三行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大垅三行穴播栽培技术自1996年开始研究,1998年示范,三年共计范373.3hm^2,平均单产188.96kg/667m^2,比近三年三垅栽培平均单产101.95kg/667m^2 ,增产87.01kg/667m^2,增产85.3%,该栽培技术由于采用130cm的垅体,以垅沟和苗带间深松,分层施肥和垅上三行等距播四项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具有抗旱,耐涝,合理密植,增强光合作用等能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为大豆幼苗快速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提早封垅,有效抑制草荒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了机械化大豆"三垄"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16年大豆机械化"三垄"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3.4万hm2,占全市16年大豆总播面积的89.4%,平均产量177.1 kg/667m2,比对照(生产田)155.5 kg/667m2增产14.3%,总增产大豆16.993万t,总增收37 349.064万元,取得极其显著的增产效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对该项技术的增产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进一步阐明了机械化"三垄"栽培增产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3.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推广的一项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技术核心是选用半矮秆品种,缩小种植行距,增加群体密度,使植株在田间分布更均匀,以提高光能利用率.靠群体增加大豆单产。该技术667m2平均产量200~250kg,较常规垄作平均增产15%~20%。1993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开始引进美国大豆窄行密植技术.  相似文献   

4.
大豆垄上三行“大垄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大豆110 cm垄上三行"大垄密"栽培技术,该技术是一项垄平结合、宽窄结合、旱涝综防的大豆栽培模式。主要解决阶段性降雨多或是土壤库容小,不能存放多余水的大豆栽培技术。在旱年比70 cm的三垄栽培能增产10%以上,在涝年比其他的大垄密栽培技术增产6%以上,常年其大豆产量能稳定保持在3 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5.
张兆麟 《中国稻米》2013,(4):125-128
永胜县于2005年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四类不同海拔稻区进行试验研究,以探索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配套技术。至2008年,通过试验示范及推广,四类不同海拔稻区许多品种都获得了高产,出现了历史性的高产突破,海拔1 100 m的涛源创下水稻单产1 287 kg/667 m2的世界高产纪录;海拔14 00 m的期纳创下水稻历史最高单产1 077 kg/667 m2,百亩连片核心样板区平均单产两次超1 000 kg/667 m2。2009-2011年永胜县累计推广该技术2.38万hm2,每667 m2产量平均697.7 kg,比常规栽培增102.1 kg,增17.15%,增产增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86优8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自育三系粳型不育系863A与自选恢复系宁恢8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 ,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审定。溧阳市2000年引进试种 ,连续3年种植表现为杂种优势强。该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结果简述如下。一、产量表现86优8号2000年在溧阳市种植13.3hm2,平均单产610kg/667m2;2001年示范种植450hm2,平均单产615kg/667m2;2002年示范种植480hm2,平均单产606.2kg/667m2。溧阳市南渡镇百亩丰产示范方 ,平均实收单产680kg/667m2;上黄镇坡圩村百亩丰产示范方 ,平均实收单产696.5kg…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再生利用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随着栽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的重视。1999年龙泉市推广面积1000hm2,主栽品种汕优669、协优63、优63、优92等,平均单产797kg/667m2,示范方面积71.5hm2,平均产量846kg/667m2,超吨粮田块有6个,最高产量达1111kg/667m2,再生季超400kg/667m2田块有3个,超450kg/667m2田块1个。从生产情况看,杂交稻再生利用高产技术,已趋成熟,只要技术到位,全年每667m2产量超“吨粮”已能够实现。现将该技术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黑土水分湿润特征及滴灌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静脉输液管为工具模拟水分滴灌,以明确点源供水条件下黑土水分湿润特征,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合理的滴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点源供水条件下黑土水分扩散半径约为20cm。以此为依据,建立了大豆大垄双行滴灌模式,其垄底宽为110cm,垄顶宽70cm,大豆双行间距为40cm;该模式下大豆产量为261.3kg/667m2,与不灌溉相比大豆产量增加73.0kg/667m2,增幅为38.8%,增产效果显著,效益明显大于65cm传统垄作。  相似文献   

9.
合丰42号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喜平 《大豆科学》2005,24(1):48-51
利用早熟高油大豆合丰42进行三种方式栽培,结果得出:合丰42平作窄行密植,行距30cm时,最佳密度为公顷保苗50-55万株;垄三栽培最佳密度为保苗35万株/hm2;穴播栽培产量和品质含量均最低,不适宜用于高油大豆合丰42栽培.合丰42优质、高产栽培最佳技术为平作窄行密植,其次是垄三栽培.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及技术要点,同时初步分析了增产原因。5a来依安县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推广达到10万hm^2,平均产量达165.4kg/667m^2,比对照田148.5kg/667m^2增产11.38%。实践证明,45cm双条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