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闽北4种木兰科树种生长过程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差异,为选择适宜该区种植的木兰科树种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了闽北17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黄山木兰、乳源木莲及深山含笑林分生长情况,采用树干解析法比较4种树种生长过程差异,并分析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林龄的增长,4种树种林分胸径、树高及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均呈增长趋势。乐东拟单性木兰、黄山木兰、深山含笑、乳源木莲胸径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10、第7、第9、第12年,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5、第3、第5、第6年,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5、第4和第6、第3、第7年。4种树种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年均气温、年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年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结论]乐东拟单性木兰、深山含笑在闽北地区生长速度较快,适宜在该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浙西南山地野生花卉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的9种木兰科野生植物,包括乳源木莲、天目木兰、凹叶厚朴、天女花、景宁木兰、黄山木兰、深山含笑、野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从园林观赏角度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一资源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肖靖萍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32-134
介绍了珍贵用材和观赏树种深山含笑人工林培育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深山含笑培育优质壮苗的主要技术是适时采种,破皮和遮阴处理。在丘陵地区营造深山含笑适宜采用混交经营模式。混交林中杉木、深山含笑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大于各自纯林。混交林中杉木与杉木纯林比平均树高分别提高了19.05%~24.76%,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15.33%~27.74%。混交林中深山含笑与深山含笑纯林比平均树高分别提高了8.70%~15.94%,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30.91%~40%。3:1混交林、2:1混交林与杉木纯林、3:1混交林、2:1混交林与1:1混交林林分立木材积生长量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杉木与深山含笑混交对林分生长有积极作用,以混交比例3:1,2:1(杉木:深山含笑)为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福建沙县32年生乳源木莲纯林和杉木乳源木莲混交的乳源木莲系列生长形质、林分分化及空间利用能力特征。结果表明:乳源木莲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有显著促进混交效应,乳源木莲枝下高有显著促进混交效应,乳源木莲尖削度有显著抑制混交效应,但混交林培育对乳源木莲胸高形数、枝下高比例和树干圆满度无显著性影响。乳源木莲相对胸径变异系数,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有显著抑制混交效应。乳源木莲冠长、冠幅、冠形率、树冠体积、树冠表面积、生长空间指数、生长空间竞争指数等性状有显著促进混交效应。研究结论认为,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培育可显著促进乳源木莲生长,提高干形形质,缓解林木竞争与分化,提高空间利用能力,模式在同类生境条件地区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黄春 《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69-170,175
对马尾松、乐东拟单性木兰人工混交造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乐东拟单性木兰混交是可行的,按照2500株/hm2、1:1带状混交的规格栽植,2个树种的种间关系协调,空间分布合理,土壤理化性状,林分产质量明显改善。八年生混交林中马尾松的平均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纯林提高了39.75%、87.80%、19.87%。同时,混交林中马尾松大于平均胸径的径木所占比例比其纯林提高了30.6%,有利于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但此时混交林分结构稳定性较差,亟需进行适当的间伐,以进一步改善种间关系和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6.
乳源木莲的分枝特性与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乳源木莲纯林为对照,对10年生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的分枝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培育优质干材的调控技术。结果表明:乳源木莲分枝生长具有本身特性,其耐荫性强,枝下高低,具有分叉干现象,影响干形质量。乳源木莲通过修枝,树高提高5.7%,胸径降低5.7%;修枝后乳源木莲的胸高形率为0.51,高径比为1.05,枝粗指数为0.33,而未修枝的胸高形率为0.57,高径比为0.93,枝粗指数为0.21;人工接干后乳源木莲接干率为73%,通直率达87%,接干形率为0.87,树高提高33.3%,胸径降低4.4%。可见,乳源木莲通过修枝和人工接干,树干通直圆满,可以缓解分叉干现象,提高了木材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木兰科种质资源,笔者收集木兰科植物共6属10种,在合肥地区进行播种育苗试验及抗性评价。播种后,定期测量苗期苗高、地径,并对其抗寒性、抗旱性、病虫害、开花结实性状等指标进行观测、比较,筛选适于本地生长的木兰科植物。试验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广玉兰、黄山木兰以及鹅掌楸生长情况较好,红花木莲幼苗长势较差。广玉兰、乐东拟单性木兰抗寒性最好;深山含笑抗寒性最差。10种木兰科植物的幼苗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少数品种偶见炭疽病和黑斑病发生。供试木兰科落叶树种较常绿树高径比差值大。  相似文献   

8.
杉木深山含笑混交林分生物量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少木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21-123
研究16a生杉木和深山含笑(3∶1)混交林生物量结构。结果表明:杉木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为干根叶枝,深山含笑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为干根枝叶。16a生杉木深山含笑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木生物量中干、根生物量高于杉木纯林平均木;枝、叶生物量低于杉木纯林平均木。杉木深山含笑(3∶1)混交林其杉木枝叶主要分布在5、6、7层,占总枝叶量的84.9%,叶量占总叶量的81.5%;而混交林中深山含笑枝叶主要分布在3、4两层,占总枝叶量81.1%,叶量占总叶量的83.3%,混交林中深山含笑0~40cm细根占细根总量的8.3%,40~80cm细根占细根总量的83.3%,细根主要分布在40cm以下;混交林中杉木细根密集分布在0~40cm,混交林中杉木与深山含笑地下根系分布有明显的层次性。杉木深山含笑混交(3∶1)具有良好的林分结构,合理地利用了地上、地下的空间。尤其是深山含笑枯枝落叶多,易分解,系深根性树种,能够维持和提高林地地力,有利于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一种较好的混交组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深山含笑、银木、乐东拟单性木兰3种适宜郑州市发展的新型常绿阔叶乔木的形态特征,并从抗寒特性方面分析了各树种在郑州市的适应性,以期为当地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乳源木莲造林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报道乳源木莲人工造林试验及杉莲混交造林的生长情况和生物量结构,结果表明,乳源木莲具有适应性强,育苗造林容易成功,幼年生长快等优良性状,9年生的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平均胸径7.3~8.1cm,略小于杉木;平均树高7.1~7.4m,有略高于杉木的趋势.杉莲混交林生长良好,种间关系协调,生长稳定.乳源木莲是杉木优良的混交造林树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建议大力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1.
几种木兰科常绿树种在南京郊区引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江苏地区常绿木兰科观赏树种缺乏,急需引种该类树种满足绿化需要,为此,从江西林业站引种4种木兰科常绿树种(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ignis,乳源木莲Manglietiayuyuanensis,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的种子,在南京郊区进行引种育苗试验,观察种子发芽特性,4种树种在大田条件下苗期发育基本正常,对4种树种的苗期物候特性、生长规律和抗寒性作出统计分析,认为经适当的养护管理,在南京郊区以及亚热带丘陵地区及相关区域可以进行大田育苗。  相似文献   

12.
研究十一年生杉木与乳源木莲1:1株间混交(HZ11)、1:1带状混交(HD11)、2:1带状混交(HD21)、1院2带状混交(HD12)及杉木纯林5种不同混交比例对混交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院混交比例对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中杉木及乳源木莲的生长都有影响。林分蓄积从大到小依次为院HD21>HD11>HZ11>CK>HD12,林分蓄积量以处理HD21最大,处理HZ11次之。从生长效应分析,处理HD21较合适,但从改善林地土壤肥力,可持续经营以及培育主导目标诸多因素考虑,适当提高乳源木莲的混交比例是必要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无论是何种混交比例,树龄11年时杉木和乳源木莲的树冠生长都受到抑制,树冠枝下高抬高,冠幅缩小。因此,建议经营者要及时进行间伐,保留适当的树冠面积,为进入树干材积快速生长阶段的杉木、乳源木莲提供必要的有机物制造与供应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培育出大径材。  相似文献   

13.
胡少锋 《安徽农学通报》2013,(13):120-121,127
在闽中南部沿海山地开展湿地松、深山含笑人工混交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与深山含笑采用6:4星状混交(造林密度2 000株/hm2)是可行的,2种树种混交林冠呈镶嵌紧密结构,相互促进,明显提高林分产量和质量。8a生混交林中湿地松、深山含笑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各自纯林提高了7.7%、6.1%、20.0%和13.2%、10.5%、37.2%。混交林分蓄积量达26.61m3/hm2,分别比湿地松、深山含笑纯林提高了43.5%和20.4%;8a生时种间关系还比较协调,结构比较稳定,空间分布格局合理,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且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
大叶冬青不同混交造林模式的生长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进行大叶冬青混交试验。结果表明,大叶冬青、马尾松比较适合试验地气候、土壤,马尾松是大叶冬青的较佳混交树种,大叶冬青×马尾松混交能够促进大叶冬青和马尾松的生长,可在同立地条件林地进行推广;建柏、乳源木莲与大叶冬青混交也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林木的生长,可根据具体情况营造大叶冬青和建柏或乳源木莲的混交林;光皮桦不能适应该立地条件,大叶冬青和光皮桦混交林的生长状况不良。  相似文献   

15.
南京木兰科观赏植物引种调查及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历年引种栽培的木兰科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共引种木兰科树种32种,其中落叶的木兰属和鹅掌楸属种类生长好,观赏效果佳,常绿的含笑属、木莲属和拟单性木兰属种类次之;各属的成活和生长情况及观赏效果有一定差别,鹅掌楸属>木兰属>含笑属>木莲属>拟单性木兰属。对引种的木兰科树种的适应性和观赏效果分8个级别进行了评价,并对影响适应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引种木兰科植物的适应性受引种地的气候和种区系起源共同影响,其中,气候因素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乐东拟单性木兰在林下套种对森林公园台湾相思低效林进行改造,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随上层台湾相思郁闭度的增加而表现为生长量降低,而且林下种植乐东拟单性木兰的土壤肥力状况不如空地种植乐东拟单性木兰的土壤。森林公园相思林改造,可以通过逐渐采伐上层木后套种乐东拟单性木兰,以将其改造成为乐东拟单性木兰为主要树种的景观林。  相似文献   

17.
乳源木莲生长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福建沙县 17.5年生乳源木莲的生长过程 ,结果表明间伐前 (混交期间 )与间伐后 (纯林 )乳源木莲的生长动态变化很大。在 6年生杉莲混交林阶段 ,乳源木莲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可达 1.2 5m ,胸径达1.5 8cm。但随后由于林分密度大 ,间伐不及时 ,木莲的胸径生长开始大幅度下降。间伐杉木后第 3年 ,16年生乳源木莲胸径连年生长量迅速增长到 0 .84cm ,是 10年生时的 1.7倍 ;材积连年生长量是 10年生的 2 .4倍。表明乳源木莲具有早期速生的特点 ,最好与杉木混交造林 ,但初植密度不宜太大 ,以 180 0~ 2 2 5 0株 /hm2 为宜 ,并在 9~ 10年生间伐杉木 ,保存密度 90 0~ 10 5 0株 /hm2 。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南平人工林与天然林中的乐东拟单性木兰生长规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人工林林分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带皮材积分别为1425株.hm-2、18.30 cm、16.20 m和0.19736 m3;天然林中9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带皮材积分别为40.20 cm、19.50 m和0.91212 m3。2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人工林生长量远高于同龄天然林,树高、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高峰均比天然林早,峰值也比天然林大。天然林中的乐东拟单性木兰早期生长较慢,但后期生长量大,99年生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高于人工林29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是一种生长速度较慢的树种。  相似文献   

19.
林永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7):114-116
该研究通过对福建省建瓯市2001年营造鹅掌楸纯林和混交林进行调查,对不同的造林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林分中林木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鹅掌楸与南酸枣混交生长表现最好,鹅掌楸纯林、鹅掌楸与枫香混交生长情况次之,鹅掌楸与乳源木莲混交表现最差。研究结果可为闽北发展阔叶树造林提供思路,为林地经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福建含笑的资源开发和最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选取平均木和采用树干解析法,研究福建含笑在与杉木混交的林分以及纯林林分中的树干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福建含笑在与杉木混交的林分中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比福建含笑纯林早1年,树高连年生长量早4年,材积连年生长量早3年,而且在前10年混交林的胸径、树高、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始终比纯林大,说明与杉木混交能够很好地促进福建含笑的生长,福建含笑与杉木是一组很好的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