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8号的选育及其丰产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漯麦8号是漯河市农科院1998年选用鲁麦14为母本、豫麦41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2007008。为了更全面详细了解漯麦8号的生产特性,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了论述.并以2004~2005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B组区域试验汇总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等参数分别对漯麦8号和对照品种豫麦49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椎广应用。结果表明,漯麦8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2.
漯麦8号是漯河市农科院1998年选用鲁麦14为母本,豫麦41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过区试和生产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及适应性广等特性,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20070080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小麦优异种质资源漯麦4号,从利用漯麦4号做亲本选育出的小麦品种数量来表明漯麦4号是一个优秀的小麦种质资源,建议小麦育种者可以把漯麦4号做为主要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4.
漯麦18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12011)。漯麦18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在同类品种中位居前列,在2009—2012年参加国家区域及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居第一位;高产示范中,该品种产量连续2年超过10 500.0 kg/hm2,具有高产潜力;漯麦18具有低氮高效等优良特性,研究熟化漯麦18栽培技术,创新推广模式,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近3年累计应用面积80万hm2,实现了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麦新品种阜麦9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新品种阜麦9号是以周麦16为母本,漯45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抗寒、抗病、早熟等特点。该文介绍了阜麦9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阜麦9号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共有52个小麦品种参试,弱春性品种7个分别为兰考198、洛麦24、新麦29、偃展4110、漯麦18、众麦7号、04中36;半冬性品种45个分别为西农585、西农979、许科1号、许科168、许科316、许农5号、许农7号、商麦1号、中麦175、圣源619、众麦1号、众麦998、洛麦26、存麦1号、存麦5号、存麦8号、新麦28、新麦30、漯麦9号、良星66、平安8号、温9948-3、鹤  相似文献   

7.
漯麦4号(安90-2-9-2)具有抗寒、抗病、耐渍、抗倒伏、稳产高产的特点。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我们对其生育规律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1生育规律1.1生育期据多年多点观察,适期播种(10月10~15日)的漯麦4号,抽穗期为4月14~2...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小麦新品种漯麦9号的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抗倒性表现,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小麦新品种的高产栽培和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高产大穗型小麦新品种菏麦28(参试代号:菏麦08139-9)审定编号:鲁审麦20200004号品种来源:常规品种,母本漯9908号,父本潍麦8号。特征特性:半冬性,生育期232.8 d,比对照品种济麦22号晚熟1d。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春季发育快,拔节早。株高80 cm左右,穗长10 cm左右,株型松散,旗叶偏大,茎秆粗壮,穗层整齐,结实性好。麦穗长方形,  相似文献   

10.
漯麦8号是漯河市农科院1998年选用鲁麦14为母本,豫麦41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2007008.  相似文献   

11.
商麦1号是商丘市中原小麦研究中心利用漯麦4号变异株通过水旱混合选择系选而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抗寒、抗旱、高产、早熟,适宜在河南省旱作区种植,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2.
正一、选择优良品种在品种布局上,全县麦区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沙土地块以抗寒、节水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同时加强对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较好的品种的应用。秋作物玉米、花生、大豆等腾茬较早地块,可选用高产优质、抗倒抗病、增产潜力大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导主推品种,主要品种有:众麦1号、矮抗58、周麦18、周麦22、漯麦4-168、中育12、漯麦9号、濮麦10号等;一部分棉花、红薯、三樱椒、大白菜、萝卜等中晚茬,可选用分蘖成穗率较强的品种:矮抗58、周麦22、中育12等;种植强筋麦可选  相似文献   

13.
菏麦28是以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大穗型中早熟超高产品种漯9908为母本,以高产大穗型品种潍麦8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选择,培育出的新型大穗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穗大、粒多,同时又具有一定群体数量,具有丰产性好、综合性状好的优点,2020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适宜在山东省高肥水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4.
'漯麦116'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的以'绵阳21'为母本,'漯麦4号'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中熟品种.为进一步了解'漯麦116'的生产特性,根据多年联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对'漯麦116'丰产性、稳产性、抗性、适应性和品质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2017-2020年...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稳系数法对参加2003-2004年度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的10个品种进行高产稳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数产量较对照高,稳定性顺序为洛旱6号>漯优7号>科旱1号>佃庄9433>浚旱1号>豫麦2号>商5283>金麦6号>洛麦9775>周麦18,即洛旱6号、漯优7号、科旱1号的丰产稳产性较好;结合抗旱性分析,洛旱6号和科旱1号的抗旱性较好,是目前河南省旱地小麦生产上具有较大利用价值的稳产、抗旱小麦新品种.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参试品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产3因素中有效穗的变异系数较大,在生产中因地制宜地使用栽培措施,使小麦品种达到理想穗数,是保证旱地品种取得高产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6,(13)
正为筛选出适合宜阳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特安排此次试验。1参试品种洛麦2 3、众麦1号、华育198、平安3号、漯麦18、百农207、郑农17、平安9号、郑麦583、豫麦41;豫麦49-198为对照品种。2试验方法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667平方米,小区间隔40厘米,四周设保护区。3试验地情况设在宜阳县柳泉镇花庄村,交  相似文献   

17.
1999年5月14日,河南省科委、省政府小麦办、漯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漯河市联合召开了漯麦4号鉴评会。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胡廷积教授,省小麦专家刘应祥,省科委副主任黄兴维,省农科院副院长张忠山研究员等25位鉴评委,对漯麦4号给予了充...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漯麦76籽粒灌浆特性,给该品种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漯麦76和对照品种郑麦113与偃展4110为供试材料,使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分析灌浆参数与千粒重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河南省品种试验数据资料,分析漯麦76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籽粒千粒重呈“S”形增长,成熟时漯麦76千粒重达到56.25 g,最大灌浆速率为2.42 g·d-1,平均灌浆速率为1.37 g·d-1,均优于对照品种,中后期灌浆快、积累量大,且平均灌浆速率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这三要素对漯麦76产量的提升存在不同的影响,总效应大小依次为千粒重>穗数>穗粒数。因此,生产实践中,除了确保有效穗数,还要注重稳定穗粒数,采取加强灌浆期水肥管理的措施,提高千粒重,以此来实现三要素协调提高,从而达到漯麦76的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9.
众麦1号是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漯麦4号作母本,西北矮秆选系(97-2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矮秆、大穗、抗寒、抗病、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04019.在生产试验示范和推广中,该品种表现出品质优良、稳产高产、抗病、抗倒等优势.2009年,在大旱之年,沈丘县种植的1.33万hm2众麦1号平均产量555.9kg/667m2,高产田块产量700kg/667m2.  相似文献   

20.
漯麦26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以漯麦9号为母本、周麦2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本文通过对漯麦26在2016-2019年度间的区试及生产试验结果进行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成穗率、适应性等分析,结果表明,有具较好的丰产、稳产性、广适性,适宜在黄淮冬麦区、江苏省、安徽省、陕西省等多地种植,本研究旨为更好的推广应用该品种夯实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