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加深对积云在北极区域气候中作用的理解。[方法]利用一个北极区域气候模式,针对浮力能量型云模式以及质量通量型方案2种积云参数化方法,开展了北极区域气候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积云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的差别以及相似之处,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积云参数化方案对北极年平均地表气温分布模拟影响明显,浮力能量型云模式方案可以更好地模拟温度场,模拟的温度存在较大的冷偏差,且随着高度抬升偏差减小;质量通量型方案模拟的降水误差更小,模式对总降水的模拟水平主要由对大尺度降水的再现能力决定,提高大尺度降水的模拟水平对改善北极区域降水模拟是至关重要的。[结论]该研究可为区域气候模式的改进和气候变化的预测及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史洪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07-13110,13125
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LUCC研究的主要方向及关键问题。国内外LUCC研究包括4个方面:①LUCC的动态研究;②LUCC驱动力及驱动机制分析;③LUCC的环境效应;④LUCC模型研究及3S技术在LUCC研究中的应用。LUCC研究的基础在于数据的来源及整合,难点在于尺度的转换,焦点是模型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的研究热点,通过SWAT模型对半干旱、盐碱化严重的吉林省大安市进行降水入渗模拟。以2000、2004和2008年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SWAT模型的模拟结果,讨论LUCC与降水入渗量的相关关系。2008年与2000年相比,难利用地的面积有所降低,旱地、草地等发生了大面积的增加,研究区内土地状况有所好转。通过SWAT模型运行得到的结果显示:2008年的平均降水入渗量为56.27 mm,比2000年的值高。利用降水入渗系数法进行计算,也得到了2008年的降水入渗量高于2000年的结果,这与SWAT模型模拟得到的结果有着相同的趋势,且平均降水入渗量的标准偏差为5.27,说明SWAT模型对于研究区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和SWAT模型模拟数据可以得知,LUCC对研究区的降水入渗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能否增加降水,这是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工作中必然要考虑的问题。文章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就森林对降水的影响做了阐述。综合现有研究结果来看,森林对降水有无影响目前还没有普遍性的结论;对于局地森林对降水的影响应持保守态度,既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明确的结论必须结合当地地形、天气、气候条件做具体的研究分析后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才更科学,更具指导意义。因此关于宁夏植树造林是否对宁夏的区域气候产生影响,以及有什么样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森林的尺度,即多大面积的森林才会对区域降水产生影响,因为如果森林的面积很有限,对区域降水的影响是否也很有限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南山区城市化起步晚、发展慢,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西南山区特殊的地形和生态条件,城市化发展对区域气候将会产生一定影响。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绵阳市1985—2014年城镇化与区域气候(气温、降水、干燥度)的关系。研究表明,绵阳的气候要素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温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干燥度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降水变化不大。城镇化发展对气温产生的影响较大,随着城镇化率的升高,区域温度也会升高,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平均气温将增加0.048℃;而城镇化率对降水量和干燥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降水日变化特征的研究,不但有助于理解降水形成机理和区域气候形成机制,而且有助于验证数值模式某些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合理性.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8~2017年6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时降水观测资料,对辽宁省夏季降水的降水量、降水频率、降水强度的日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夏季气候平均降水量和降水...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生态水文效应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LUCC对水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使景观破碎化等途径。本文以生态水文学为指导思想,综述了LUCC与生态过程和水文过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认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仍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研究不够系统全面,不够深入,未来发展应当结合高新技术完善模型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LUCC驱动力模型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733-3735
从LUCC的概念入手,对LUCC驱动力模型进行讨论,分析我国LUCC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LUCC的环境效应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9.
刘惠民  孙小东  汪健钢  姚维霞  史小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61-15162,15177
地表覆被变化能改变地表能量平衡和水文循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气候和环境效应已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20年来内蒙草地退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50年来在人文和自然因子驱动下内蒙草地严重退化,草地产量下降,植被覆盖度减小,沙化面积增加。全球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荒漠化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内蒙草地退化可使该地区夏季降水减小,气温升高,加剧了干旱化。草地退化气候影响机制是植被退化使得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减少,陆面参数变化引起了水分循环和能量收支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大气环流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宋金易慧  崔亮伟  肖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62-11863,11866
LUCC是现今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与其相关的跨学科研究正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LUCC的发展过程、驱动力、LUCC模型和其与水文效应之闾的关系4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国内LUCC的研究现状,让人们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以期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领域的后续研究或者跨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罗伶书    杜盛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3,38(2):76-83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雨格局改变导致生态系统碳循环发生变化,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是土壤呼吸机理研究和碳排放模型构建与预测的重要内容,探究降雨梯度下林地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生态气候区作为降雨梯度表征,基于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重点总结以我国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3个气候区确定的降雨梯度下,林地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降雨梯度下降雨格局改变会对土壤水热状况、土壤底物、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酶活性等产生影响,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和林地植被类型都会影响土壤呼吸强度,导致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发生变化;降雨梯度下,各因素对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影响程度不同,且各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林地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存在不确定性。针对目前林地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应进一步统一土壤呼吸测定标准,通过长期野外实验结合室内模型推演增加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扩大研究范围,准确估算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林地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清楚、透彻地认识LUCC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核心领域并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在回顾国际LUCC研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LUCC的内涵、驱动因子及驱动机制,再将LUCC对大气、水体、土壤与生物等四大自然要素的环境效应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目前研究所取得的进展,最后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讨论与展望,对今后LUCC的环境效应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意见:重视遥感与GIS研究手段的同时,加强其他方法的应用;重视学科交叉,加强综合研究;环境效应的微观机理及反馈机制研究有待加强;将多尺度融合问题及构建普适模型作为今后研究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已成为区域水土资源利用研究的热点。针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总结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过程和水环境质量2大方面的影响。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主要是集中在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对水文要素的影响和影响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地下水与地表水循环2个方面。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是影响泥沙输出和造成水污染。目前,在基础理论与机理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水土复合系统及时空耦合研究较少,缺乏统一指标、对比集成分析,在模型研究与GIS,RS融合方面还有待完善。未来的研究应注重理论建设、机理研究、集成分析、模型融合。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技术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并通过对农业生产和相关产业的影响直接威胁我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农业生产基本数据和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资料数据;根据IPPC第5次评估报告中气候变化影响框架的基本思想,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与农业技术适应情景矩阵;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构建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主要考虑技术本身的特点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农业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区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作物适宜性、水资源条件、光温条件、地形条件、经济条件和生态条件等6个方面;应用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模型,可实现农业技术的区域适宜性评估,获得不同农业种植二级区内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内的桥子东、西沟为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输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年径流输沙有显著影响,治理流域比未治理流域在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年输沙率分别减少约44%、75%和86%;流域在土地利用后期(1995—2004年)比前期(1986—1994年)在平水年和丰水年的输沙量减少较大.从年内径流输沙变化来看,治理流域比未治理流域的减沙效应在5月和9月更为显著;而对于治理流域的两期土地利用时期,各月降水越多,后期时的流域月均输沙量比前期减少越多.暴雨洪水过程线和输沙过程线分析表明,土地覆被对流域暴雨洪水过程和输沙过程具有较强的调控作用.降雨和洪水流量频率分析表明,治理流域在前后两期土地利用时期,若具有相同频率分布的雨强,则任一重现期下流域后期土地利用时期的洪水平均含沙量小于前期.   相似文献   

16.
空间分析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机制研究是LUCC研究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机制,指出空间分析是研究LUCC机制的有效方法,然后着重论述了对地图的空间分析技术、空间统计分析、LUCC模型等空间分析方法在LUCC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并就存在的不足指出改进方向,以期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机制研究提出较明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萧县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三景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基本概况研究萧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根据研究目标,确定主要研究内容为:利用ENVI 4.7遥感软件对萧县不同时期的TM影像进行对比分析,解译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等遥感信息,分析并计算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将土地利用分为耕地、植被、水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等五种类型。采用最大似然法分别对萧县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三景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对比分析,获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