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对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原同心村五社进行的实地调查,首先对失地农民的问题,如大量征地征而未开发导致失地农民与政府矛盾加剧,政策不断变化失地农民损失惨重,征地补偿费过低侵害失地农民权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未得到落实,就业无路和安置无果等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通过土地换保障和创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等相应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对农村征地冲突中不同利益诉求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当前农村征地制度和征地过程中多方利益的冲突与协调问题。运用演化博弈论和实证分析法对高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地案例进行分析,厘清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三者两两之间演化博弈的关系与过程,研究表明:(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失地农民的博弈中,主要考虑中央政府在地方政府违规时监管尽力的收益、中央政府实施介入的成本、监管失效带来的损失等因素;(2)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失地农民的博弈中,主要考虑地方政府选择违规的额外收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违规的罚款等因素;(3)失地农民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博弈中,主要考虑失地农民上访的概率、失地农民上访的成本等因素。并提出化解征地冲突可以从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征地程序、加强中央政府的监督职能和地方政府的权利管制及合理处理争议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对湖南衡阳白沙洲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失地程度较高的金龙村和湘江农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征地及安置政策,借鉴国内外处理相关问题的成功经验,围绕合理有效使用征地补偿金、帮助失地农民就业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失地农民走出困境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贵阳市花溪区云上、洛平、大寨、吉麟、花溪等5村为例,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征地过程中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失地农民生活缺乏基本保障、对失地农民基本利益代表缺乏信任等问题,提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政府引导补偿款的合理使用、合理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等对策,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6,(11):99-102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不但失去原有土地,而且也失去土地附带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成本,对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情况、生产方式、经济情况等产生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都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征地意愿。本文基于乌鲁木齐县征地现状,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分析了失地农民的个人情况、家庭收入情况、征地过程对征地补偿情况和征地后失地农民的安置保障情况,通过分析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是反映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自身利益需求与征地补偿方式之间差异的重要标志。选取成都市龙泉驿区、金堂县以及温江区(分别代表成都丘陵区、山区和平原区3个典型地貌特征)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农户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了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满意情况。并运用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院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满意度主要与农户年龄、征地后家庭收入、被征地面积、征地意愿、政府征地工作透明度、征地补偿标准等6个变量相关,其对征地补偿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揭示出征地补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征地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更多的土地被征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现行征地过程中存在农民的利益缺乏保障,失地农民安置不当,土地资源的浪费等负效应,如征地纠纷和矛盾、集体产权模糊、耕地资源减少、征地制度操作不当等问题,这些负效应需要在征地制度的改革中动态解决。本文结合专业知识和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从征地制度沿革和现状考量的角度出发,对现行的征地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能对征地制度改革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三个主要方面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过程中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政策不统一、资金来源不稳定、历史遗留问题仍存在、法制建设落后等,并相应的提出解决对策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逐年攀升,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情况下面临着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我国在对失地农民征地安置过程中存在着分配不规范、安置补偿费标准低、就业难和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对此提出:分配规范化与补偿合理化、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探讨——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100户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在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存在补偿水平较低、补偿方式单一、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征地后生活水平降低等主要问题。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政府行政职能错位、征地补偿标准不科学、农民缺乏土地产权意识等原因。故必须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解决失地劳力的就业问题、规范分配行为,以期最终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关键在于失地农民是否能够顺利就业。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未来生活保障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青  王亚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98-4199,4243
对我国当前存在的失地农民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现有农地产权制度,构建土地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技能培养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武汉城市圈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对武汉城市圈典型城市的"1+4"城市的征地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征地补偿偏低,失地农民普遍不愿意土地被征收,并且多数希望征地后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此,政府应该继续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合理安置失地农民,严格限制征地用途。  相似文献   

14.
针对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肯定其是城镇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指出失地农民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牺牲,但我国相关土地法规并没有给予农民足够保护,对失地农民的保护举步维艰。分析了失地农民保护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上的缺陷,进而从发展政策、补偿标准、补偿范围、补偿方式等方面提出修正方案。  相似文献   

15.
崔玉玺  张联社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97-1298,1304
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导致我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缺失的根本原因是征地补偿制度缺陷、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自身能力低下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即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利用可持续生计方法分析,帮助农民增加生计资产积累,充分发挥政策、机构的正能量,以提高失地农民自身利益角度为出发点,引入可持续生计理念、完善征地补偿方法、关注失地农民再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女性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从经济、社会和文化3个层面构建城市融合度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对芜湖市女性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合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芜湖市女性失地农民整体城市融合度低于芜湖市原住民,芜湖市失地农民尚未完成完全的城市化。经济融合程度相对较高,与芜湖市原住民差距最小,社会与文化融合程度较低,较芜湖市平均水平差距大。而就业满意度、社交范围、安置政策以及固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影响女性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芜湖市制定惠及更多失地农民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作为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在分析了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生存和发展两个层面提出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入村调查和入户调查的方法,对杨凌区5个乡镇26个自然村和149户失地农民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杨凌失地农民高达54.5%,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为66.7%和97.4%。通过对杨凌失地农民的收入情况、就业、生活保障、征地补偿等现状调查以及失地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了进一步增加失地农民收入,促进就业安置,改善生活保障和完善征地补偿的对策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