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阳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油茶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为探讨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区,为油茶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研究油茶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关系的基础上,筛选出了油茶种植气候区划指标和地形区划指标;利用邵阳县及其周边10个气象站点1985~2019年的气候资料以及邵阳县90 m×90 m DEM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以及层次分析法,开展了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和评价.结果表明: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区和最适宜区面积合计占全县面积的92.15%;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较小,分别仅占县域面积的7.79%和0.06%.  相似文献   

2.
邵阳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油茶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为探讨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区,为油茶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研究油茶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关系的基础上,筛选出了油茶种植气候区划指标和地形区划指标;利用邵阳县及其周边10个气象站点1985~2019年的气候资料以及邵阳县90 m×90m DEM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以及层次分析法,开展了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和评价。结果表明:邵阳县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区和最适宜区面积合计占全县面积的92.15%;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较小,分别仅占县域面积的7.79%和0.06%。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火龙果生长气候影响研究基础上,分析建立了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对元江县气候区划因子进行了基于空间模型的精细推算,借助GIS平台,依据区划指标得出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综合区划,并分析了元江县火龙果种植存在的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元江县火龙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可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区域,最适宜区为元江县河谷、山谷周边海拔在500~800 m的平坝或坡地,可大面积种植高品质火龙果;适宜区为元江县流域沿岸低海拔地区和海拔在800~900 m的坡地;不适宜区为海拔在1 000 m以上的山区,低温冻害时有发生;其余地方为次适宜区,可小面积种植。影响元江县火龙果种植的气象灾害有高温热害、渍害、低温冻害和大风。  相似文献   

4.
范莉  王妍  何永坤  代磊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297-4300
根据涪陵区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筛选出茎瘤芥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借助重庆市1∶5万地形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涪陵区茎瘤芥进行了种植气候区划,按照气候条件适宜性,划为种植一季适宜区、种植两季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为涪陵区发展茎瘤芥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香蕉对生态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确定了影响广西种植香蕉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采用GIS技术对区划指标进行小网格推算,得出广西不同地理背景下1 km×1 km网格点上的有关气候要素值,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和多层复合方法,对广西香蕉进行种植生态气候适宜区的划分,并对区划结果评述和建议,为广西香蕉生产的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广西香蕉种植生态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香蕉对生态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确定了影响广西种植香蕉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采用GIS技术对区划指标进行小网格推算,得出广西不同地理背景下1 km×1 km网格点上的有关气候要素值,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和多层复合方法。对广西香蕉进行种植生态气候适宜区的划分,并对区划结果评述和建议,为广西香蕉生产的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斌    尹剑    邱远宏    徐泽田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2):140-148
为实现气候变化下杜仲的科学种植布局,基于CMIP6发布的2021-2040年的4种气候情景,利用最大熵模型研究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贵州省杜仲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高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黔中、黔西南地区,低适宜和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高海拔区和北部、东南部高温地区。4种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杜仲生长气候适宜度体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低排放情景下与现状接近,高排放表现为适宜度的降低和不适宜区的扩大。不适宜区的扩大主要分布于贵州省西北、北部和东南地区。综合4种气候情景绘制了杜仲气候适宜性区划图,高气候适宜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0.62%;高气候适宜区和中气候适宜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2.85%,开发潜力较大。研究同时统计了各县区杜仲适宜性种植潜力,分析了贵州杜仲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温度类变量对杜仲适宜度影响较大,贵州杜仲生长最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均温度在15~17.5 ℃、最暖季平均温度在23~26 ℃、最湿季节平均温在22.4~24.7 ℃,最热月极高温度在27.5~32 ℃、年均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海拔亦是影响杜仲适宜性区划的重要因素,贵州杜仲更适合海拔在700~1 400 m的区域生长。研究结果可作为未来杜仲种植布局的参考,以实现优质杜仲资源的高品质和高产。  相似文献   

8.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浙江特有的经济林种之一,浙江的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比较适宜山核桃的生长,但由于区域布局的不合理制约了浙江山核桃的发展。根据山核桃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山核桃栽培的气候区划指标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花期晴天数。综合考虑4个气候因子以及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等环境要素,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9个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应用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山核桃栽培区划的综合评估模型。结合浙江省土壤地理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屏蔽不适宜山核桃种植的地块,将浙江省山核桃栽培综合区划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等3个等级。结果表明:浙江省山核桃最适宜栽培面积约占评价区域的26.31%,适宜区栽培面积约占33.39%,不适宜区栽培面积约占40.30%。图1表3参17  相似文献   

9.
寻甸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9333hm2左右,烟叶总产量在40万担左右,种植面积全昆明市第1,在全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全县烤烟进行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对烤烟生产科学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从光照、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建立农业气候要素的统计模拟模型;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采用"4月份平均气温"、"7—8月份平均温度"、"7—8月份日照时数"和"6—8月份降水量"4个区划因子作为分区指标,对寻甸县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和气候区化。研究显示:寻甸县大部分地区为次适宜区,没有不适宜区;适宜区和最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5个乡镇,次适宜区分布面积最大,为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区的过渡地带,该结论与当前种植状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广西八角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IS技术开展八角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的步骤和方法.根据八角生产对气候、地形等环境条件的要求,确定八角种植的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广西90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和1∶25万地形数据,通过建立区划指标数学模型的方法,将区划指标因子推算到1 km×1 km细网格单元上,实现了气候资源分布的细化;采用GIS技术划分出八角种植的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给出了细网格区划专题图,为八角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提供了气候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与RS的贵州省芒果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各县主要气象台站1995—2014年的气候统计资料为基础,综合考虑气候、海拔、坡度等因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软件,确定芒果的种植区域,将不适宜芒果种植的地块屏蔽,完成贵州省芒果种植气候区划专题图制作。结果发现,贵州省芒果可种植区域划分为优势种植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一般种植区(次适宜区)。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流域低热河谷地带。优势种植区面积为46 037.4 hm~2,占芒果可种植区域面积的98.86%,主要分布在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低热河谷地带海拔203~850 m的区域;一般种植区面积为531.07 hm~2,占芒果可种植区域面积的1.14%,分布在赤水河流域海拔210~400 m处。本区划可为贵州省芒果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绿橙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确定了绿橙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利用海南省气象台站最新3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建立了琼中县主要气候要素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的支持下,对无观测站地区500 m×500 m网格单元上的气候要素值进行了推算,并利用反距离权重差值法进行残差订正,制作了琼中绿橙种植气候区划专题图。区划图划分出琼中县绿橙种植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针对各区域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建议,为绿橙的合理布局及趋利避害、绿橙产量和品质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橡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天然橡胶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物资,受气候因素限制,中国种植橡胶树范围有限,迫切需要厘清天然橡胶树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域。本研究旨在划分出中国橡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布,以阐明中国橡胶树种植的气候差异格局。【方法】根据中国橡胶树种植区的自然气候特点和生物学特征,基于橡胶树种植存在概率、橡胶树台风影响概率和橡胶树寒害影响概率,分别采用最大熵模型和影响橡胶树种植的5个主导气候因子(最冷月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值、月平均温度≥18℃月份、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计算橡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数。根据台风历史资料和橡胶林台风灾害分级标准计算橡胶树台风灾害指数、参照《橡胶寒害等级(QX/T169-2012)》行业标准计算橡胶树综合寒害指数。根据确定的橡胶树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气候适宜性指数、橡胶树台风灾害指数、橡胶树综合寒害指数),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中国橡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区划结果划分为高适宜区、中适宜区、低适宜区。【结果】橡胶树种植的气候高适宜区面积约4.99×104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0.94%,主要分布在海南儋州、澄迈、定安、乐东、保亭,广东徐闻、雷州、湛江、阳江,云南景洪、勐腊,福建诏安、云霄,广西防城等地。该区域气候条件优越,但部分区域属于台风高影响区,因此需要防御台风灾害对橡胶树的影响。气候中适宜区面积约8.85×104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35.86%,主要分布在在海南琼中、东方、昌江、万宁、琼海等,广东廉江、高州、茂名、信宜、惠来、潮州,福建漳州、漳浦等,云南瑞丽、旧过,广西北海、合浦。与高适宜区相比,该区域橡胶树寒害发生概率增加,部分区域受台风影响概率也增加,应针对不同灾害特点,加强橡胶寒害和风害的防御。气候低适宜区面积约10.3×104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43.20%,主要分布在在云南盈江、永德、思茅、屏边等一线,广西玉林、浦北,广东阳春、海丰、陆河,福建华安等地。该区域主要受寒害影响为主。【结论】该方法考虑了农业气候资源与农业气象灾害的综合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中国橡胶树种植的气候优势区域分布,对橡胶树种植的区域布局和科学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展北海市甜瓜种植区精细化气候区划,为北海市甜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甜瓜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合北海甜瓜生产实际,确定北海市甜瓜种植的精细化气候区划指标;基于北海市19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地理属性,建立区划指标空间分布模型;借助GIS技术完成北海市甜瓜种植的气候区划.[结果]北海市的沙田、山口、白沙及闸口镇等地区8~12月>10℃有效积温超过1770℃、<10℃天数不足3.2 d、昼夜温差较大、降雨天数最少(沙田镇除外),日照相对较足,划分为甜瓜种植最适宜区;公馆、常乐、廉州、福成、南康、兴港、营盘、银滩、海城区、地角等地区及涠洲岛的气候条件能满足厚皮甜瓜生长需要,能出产较高品质的甜瓜,划分为甜瓜种植适宜区;沙岗、石湾、石康、曲樟、平阳镇等地区的气候要素资源分布较均匀,资源量均在适宜区至次适宜区间,划分为甜瓜种植次适宜区;西场、乌家、星岛湖乡等地区>10℃有效积温最少,降雨天数最多,降水量大,且昼夜温差较小,<10℃天数最多,容易出现冻害,划分为不适宜种植区.[结论]基于北海市自动气象站气象资料和地理属性及借助GIS技术,可将北海市厚皮甜瓜种植区细化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寻甸县农村,特别是高寒冷凉贫困地区农民口粮、经济收入和畜牧饲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寻甸县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之一。寻甸马铃薯种植以春马铃薯为主,种植面积2万hm2,年产值达4.6亿元。《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马铃薯产业列为乡村振兴中需要壮大的特色优势产业,做好寻甸县春马铃薯的气候区划工作对助力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春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结合寻甸当地气候特征及春马铃薯生产实际,选取7—8月平均气温和8月降水量2个因子作为寻甸县春马铃薯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因子,并按照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进行分级。结果显示:寻甸县春马铃薯种植最适宜区面积最大,其次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有较小面积的分布,结论符合当前种植实际。  相似文献   

16.
广西火龙果种植生态气候区划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龙果是广西特别是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为合理利用广西气候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火龙果产业,通过对火龙果生态气候要求的分析,确定了种植火龙果生态气候区划指标,并对广西火龙果种植生态气候区进行划分和区划结果评述,划出生态气候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为广西火龙果生产的优化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充分利用绥阳县气候资源,合理布局金银花种植区域。[方法]选取了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日平均气温3℃天数、≥16℃天数和20~30℃天数以及5月平均气温作为绥阳县金银花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遵义市13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逐日气温和日照资料,基于绥阳县1∶25万的地理信息数据,采用梯度距离反比权重法对6个区划因子进行了空间插值;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分别构建了各区划因子的隶属度函数和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按照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3个等级完成了绥阳县金银花种植适宜性区划。[结果]绥阳县金银花种植的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900 m以下的川道、坡塬,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1 200 m以上的山区。[结论]冬季温度偏低、热量条件不足及日照偏少是制约全县进一步发展金银花种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陈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230-231
针对文成县茶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植基地选择和气象灾害防御等问题,在调查取得的数据基础上,利用全县36个区域站多年气候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根据茶树栽培气候区划指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茶树栽培气候区划,将文成县的茶树栽培区划分为适宜栽培区、较适宜栽培区和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9.
利用福建省古田县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标准气候统计资料,以及14个区域自动站建站以来的年平均气温、降水资料,根据气候资源的小网格分析方法,建立古田县水蜜桃种植气候区划因子与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模型,以GIS为技术支撑,对古田县种植水蜜桃的最适宜区域、适宜区域、次适宜区域和不适宜区域进行区划,结果表明:古田县水蜜桃种植的气候适宜性主要在中部和东南部,适宜区域和最适宜区域占古田县土地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20.
三明市甘薯安全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甘薯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确定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初日~秋季极端最低气温稳定通过9℃终日的日数(80%保证率)为甘薯安全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以此建立三维区划模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制作空间分布区划图,提出若干趋利避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