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7、2008年在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场研究了播期和播量对潍麦7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及播量对潍麦7号产量等农艺性状影响较大,以播期10月2日的产量最高,10月上旬为宜播期;播量在666.7m2基本苗10万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的生产特性,以2005—2006年度山东省小麦高肥1组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临麦4号和对照品种潍麦8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临麦4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的生产特性,以2005-2006年度山东省小麦高肥1组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法,分别对临麦4号和对照品种潍麦8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临麦4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104-108
2008—2009年通过对潍麦7号以及以潍麦7号为亲本的后代在13个不同生态地域进行的抗病、抗逆性研究,明确了潍麦7号作为优良育种亲本的价值。研究表明,潍麦7号在不同生态地域的总体表现为抗病、抗逆性性能优,可作为抗病、抗逆优异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超级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麦4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临麦4号和对照品种潍麦8号的丰产性、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临麦4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超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18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黄淮南片水地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周麦1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18号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广泛适应于河南省及黄淮南片麦区早、中茬种植,其产量水平在该区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镇麦9号的丰产稳产广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镇麦9号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丰产性、稳产性、广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麦9号的穗粒结构较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和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0.511 0);镇麦9号的丰产、稳产性好,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各试点间的丰产性效应和变异度均较小;镇麦9号的适应性强,增产点较多,具有比较理想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8.
小麦新品种丰产性与适应性鉴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个小麦品种进行丰产性和适应性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试验结果表明,渝麦10号、R210、渝麦7号的性状综合表现较好,可以在重庆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2014-2015年在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10个播量,分别设3次重复,研究播量对潍麦8号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量对潍麦8号产量等农艺性状影响较大,基本苗22万/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黄准南片水地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濮麦9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濮麦9号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广泛适应于河南省及黄淮南片麦区中、晚茬种植,其产量水平在该区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直播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花油8号进行稳产性分析。[方法]在DPS软件下分析了2006~2009年云南省区域试验中花油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对其年度间、试点间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花油8号品种3年24个点次平均产量达到3379.17kg/hm2,其株型较紧凑,早熟性突出,着粒密、角粒数高,年度间产量差异不大;在云南8个不同生态条件下,均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丰产稳产性突出,特别适宜云南乃至中国南方早熟油菜产区直播栽培。[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油菜丰稳产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烤烟新品种南江3号在贵州烟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K326为对照,研究了烤烟新品种南江3号在贵州五大具有生态代表性烟区的农艺性状、生育期性状、抗病特征、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及吸食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K326相比,南江3号在贵州烟区长势强、生育期长、抗病力强、产量和产值高、烟叶外观质量好,吸食品质与K326相当,在贵州烟区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麦新品种平安7号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方法]根据2006—2007年度、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区试试验汇总资料和2008—2009年度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汇总资料,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适应度、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Cosolin)对平安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平安7号表现出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结论]该研究为平安7号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宿9604小麦新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卫生  程守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6):721-722,727
利用 1998和 1999年安徽省淮北片半冬性组区试资料 ,应用高稳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宿 96 0 4等小麦新品种 (系 )的丰产性、稳产性及生态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宿 96 0 4两年平均较对照周麦 9号增产 12 .10 % ,属于A级水平 ;两年b值分别为 0 .82 6 7和 1.0 2 2 6 ,高稳系数为 93.37%和 83 .2 2 % ,是一个丰产、稳产型品种 ;两年灰色关联度ri 分别为0 .86 3 1和 0 .90 81,均居第 2位 ,接近参考品种 ,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并对宿 96 0 4丰产稳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分析连云港地区生态、栽培条件及城乡居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的消费需求,制定了小麦优质高产育种目标。按照育种目标选配亲本,以优质品系鉴94(73)为父本、丰产抗病品种鲁麦21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培育成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连9791)。多年多点区试表明,连麦2号丰产稳产、耐肥抗倒、适应性较广,具有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多、千粒重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优良等特点,有较广阔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稳系数(HSCi)法和适应性参数(ai)法,结合变异系数法、产量平均数及回归系数(bi)法,对2005年辽宁省中北部地区玉米品种布局试验的11个品种进行了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综合分析。通过高稳系数法分析得出,辽单127号、东单60号、铁单18号、丹玉39号(CK)、沈玉17号的高稳系数值较高,通过产量平均数与适应性参数联合分析法得出,辽单127号、东单60号、铁单18号的产量较高且适应性参数较小,通过产量平均数与回归系数联合分析法得出,辽单127号、沈玉17号、东单60号、丹玉39号的产量较高且回归系数较小。辽单127号和东单60号高产、稳产且适应性好,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在试验地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小麦品种中育12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对中育12号,豫麦49和周麦18小麦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产量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育12号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结论]中育12小麦品种广泛适应于河南省种植,其产量水平在该区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